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防暑降溫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防暑降溫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23:22:44

諺語有雲“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指在季節交替,氣溫轉熱或轉涼之際,不要過早的脫掉或添加衣物,讓身體逐漸适應環境溫度的變化,這樣就不會因為氣溫變化而輕易生病。

防暑降溫的方法及注意事項(都說春捂秋凍)1

很多人已經将這句話作為保持身體健康的金科玉律。那麼面對最近持續不斷降低的氣溫,“秋凍”對身體有幫助還是危害?應該怎麼做才正确呢?

“問上醫”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秋凍”的這檔子事。

抗凍之前要清楚人體體溫調節系統的工作方式

在是否嘗試“秋凍”之前,我們必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是如何根據環境溫度變化做出調整的。

人的正常體溫在36℃~37℃之間(腋窩溫度),當外界氣溫升高或降低時,負責人體體溫調節的中樞下丘腦會根據人體的核心溫度與平均皮膚溫度的變化,“指揮”身體做出相應反應:

防暑降溫的方法及注意事項(都說春捂秋凍)2

1、環境溫度升高

當溫度升高或進行運動時,下丘腦就會發出指令,皮膚表層的血管将會擴張來增加血流量,帶走更多的熱量。如果還不行,下丘腦将命令皮膚排汗來釋放身體的熱量。

2、環境溫度降低

當氣溫降低時,下丘腦将命令皮下血管收縮,減少血流量來降低皮膚熱量的流失。如果還未達到目的,還将通過冷顫等方式增加體溫增加代謝率。

人體體溫調節系統無法抗衡氣溫持續降低的情況時,将會引起血液淤滞、組織缺氧引發心血管疾病,導緻人體的白細胞工作與代謝異常,抵抗力降低,增加感染與疾病的風險。

防暑降溫的方法及注意事項(都說春捂秋凍)3

抗凍有策略:涼而不寒是關鍵

相對抵抗高溫,人體抗寒的能力會弱一些,所以這也是為何人對冷的刺激比熱的刺激更敏感。而在人體體溫調節系統對寒冷的調整過程中可以看到,除了一些身體的正常響應外,并沒有對人體的抵抗力與免疫力有何種改善,甚至還會增加人體生病的幾率。

所以“秋凍”最重要的含義是讓人體能感受到涼但不會因寒而生病,這樣做可以讓人的健康不受影響,并且引導身體協調機制轉變。

防暑降溫的方法及注意事項(都說春捂秋凍)4

“秋凍”如何執行?關注氣溫,添衣有度

“秋凍”不用刻意去體驗,大家關注的應是氣溫變化,然後來适當增減衣物即可。

首先,氣溫逐漸變化時并不要着急猛增衣服,如果身體對于溫度變化并沒有表現太多的不适,可以不增加衣物或者拿一個外套在手裡,便于在感覺冷時及時保暖。

其次,當天氣驟然變冷時,就必須增加衣物,不能硬抗了。但不能一次穿太多,避免出汗引起不适,也不能穿太少,避免因受涼而引發疾病,記住涼而不寒就行。

防暑降溫的方法及注意事項(都說春捂秋凍)5

部分人群保暖為主,别受涼

對于部分體質弱,或者患有疾病的人群來說,天氣轉涼時,保暖不受涼比什麼都重要。

1、老人與小孩

相對成人來說,老人與小孩對氣溫變化産生的身體調節能力與抵抗能力都比較弱,氣溫下降時容易受涼引起感冒、肺炎、氣管炎等疾病。

防暑降溫的方法及注意事項(都說春捂秋凍)6

2、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氣溫驟降會使人體皮下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易引發冠心病、心絞痛等重大疾病,嚴重時還會導緻中風。

3、呼吸道疾病患者

很多呼吸道疾病患者對于氣溫變化非常敏感,比如哮喘、支氣管炎等患者,若不做好防護措施,極易引發呼吸道疾病。

4、關節病患者

很多關節疾病患者在氣溫轉涼時會出現腿部腫脹、疼痛症狀。這些患者在天氣轉涼時要及時注意關節處的保暖,避免受涼症狀加重。

防暑降溫的方法及注意事項(都說春捂秋凍)7

5、胃腸道疾病患者

部分胃腸道疾病患者的腸胃對寒冷反應十分敏感,遇到突然降溫的情況,如果保護不當将會引發胃腸道疾病。

以上就是“問上醫”本期帶來的内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