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東吳的陸抗有多厲害

東吳的陸抗有多厲害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1 07:59:18

漢末三國時期: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太傅、大司馬、大将軍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為虛職,大司馬和大将軍掌實權,在當時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在三國時期,孫權建立的吳國設立丞相、大司馬(另有左、右大司馬)、上大将軍。因此,對于東吳來說,大司馬可以說是武将之首了,不僅地位較高,也握有一定的兵權。在東吳曆史上,共有八位“大司馬”,其中就包括了陸遜之子陸抗。

東吳的陸抗有多厲害(東吳的八位大司馬)1

一、呂範

呂範(?-228年),字子衡。汝南郡細陽縣(今安徽太和)人。漢末至三國時期吳國重臣。黃武七年(228年),呂範被拜為大司馬,未得授官,便已病逝。孫權悲痛不已,遣使贈其大司馬印绶。孫權還都建業後,以太牢禮祭祀呂範。對此,在筆者看來,因為還沒有正式擔任這一官職就去世了,所以,呂範作為大司馬,自然是有所争議的。當然,吳國建立後,呂範累官至前将軍、假節、揚州牧,封南昌侯。也即不管是不是大司馬,呂範都為東吳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朱然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義封,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朱然曾随呂蒙擒殺關羽,以功遷昭武将軍,封西安鄉侯。呂蒙死後,朱然代替呂蒙鎮守江陵。夷陵之戰中,朱然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拜征北将軍,封永安侯。魏國果然趁機攻吳,朱然堅守不出,曹真、夏侯尚、張郃等魏将圍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從此“名震敵國”。

之後,朱然先後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朱然兩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斬獲。最後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赤烏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歲 。對此,在筆者看來,朱然因為參與了偷襲荊州、夷陵之戰、抵禦曹丕伐吳等戰役,所以其戰績的含金量是比較高的,也即可以和大都督陸遜一較高下。

東吳的陸抗有多厲害(東吳的八位大司馬)2

三、全琮

全琮(?-249年),字子璜,吳郡錢唐(今浙江杭州市)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将,桂陽太守全柔之子。黃龍元年(229年),全琮遷衛将軍、左護軍、徐州牧,娶孫權長女孫魯班,阻止太子孫登出征。赤烏三年(240年),出任大都督,大戰魏将王淩于芍陂。赤烏九年(246年),遷右大司馬、左軍師。對此,在筆者看來,全琮因為娶孫權長女孫魯班,所以其地位是比較特殊的。在此基礎上,作為東吳右大司馬,全琮的戰功實際上是中規中矩,也即缺乏令人側目的戰績。

東吳的陸抗有多厲害(東吳的八位大司馬)3

四、呂岱

呂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廣陵海陵(今江蘇省如臯市)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将領。赤烏八年(245年),陸遜去世,諸葛恪接替陸遜職位,孫權于是分武昌為兩部,呂岱督領右部,自武昌而上至蒲圻,被升任為上大将軍。建興元年(252年),孫亮登基後,任命呂岱為大司馬。就呂岱來說,擔任大司馬的時候,已經90多歲了。因此,在不少曆史學者看來,呂岱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長壽的武将了。

東吳的陸抗有多厲害(東吳的八位大司馬)4

五、滕胤

孫峻死後,由其堂弟孫綝執掌大權。滕胤的連襟、骠騎将軍呂據聯系北伐前線諸将推舉滕胤為相,希望分割孫綝權力,但并未成功,滕胤被改任大司馬,鎮守武昌。不久,滕胤與呂據密謀推翻孫綝,因計劃洩露而被殺,慘遭滅族。孫綝被殺後,景帝孫休為滕胤平反。在孫權去世後,東吳陷入到混亂中,也即孫峻、孫綝等權臣禍亂朝政,讓作為大司馬的滕胤都不能幸免。

六、施績

施績(?—270年),字公緒,丹楊故鄣(今浙江省安吉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将,原名朱績。左大司馬、當陽侯朱然之子,吳少帝孫亮登基後恢複本姓“施”。 施績有将領之才,轉戰四處,是孫吳中後期的大将,主要負責荊州地區的鎮守,官至上大将軍、左大司馬。因此,非常明顯的是,施績和他的父親朱然一樣,都官至大司馬,成為東吳的武将之首。在漢末三國時期,這其實是不少罕見的情況,也即很多名将之子的成就,往往無法和他們的父親相提并論。

東吳的陸抗有多厲害(東吳的八位大司馬)5

七、丁奉

丁奉(188年-271年),字承淵。廬江安豐(今安徽省霍邱縣)人。三國時期吳國著名的名将、權臣。永安七年(264年),孫休去世,丁奉扶立孫權的長孫、烏程侯孫皓為帝。丁奉升為右大司馬、左軍師。建衡三年(271年),丁奉去世。對此,在筆者看來,伴随着丁奉、陸抗等名将的去世,東吳後期也是人才凋零,從而無法抵擋西晉大軍,隻能接受滅亡的結局。

東吳的陸抗有多厲害(東吳的八位大司馬)6

八、陸抗

最後,陸抗(226-274年),字幼節,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将。赤烏八年(245年),陸抗襲封江陵縣侯,起家建武校尉,統領父親部衆。遷立節中郎将,把守柴桑。遷鎮軍将軍,鎮守西陵。吳國最後一位皇帝孫皓即位後,陸抗擔任鎮軍大将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等地,駐防于樂鄉(今湖北江陵西南)。陸抗曾擊退晉将羊祜進攻,攻殺叛将步闡,累遷大司馬、荊州牧,也即陸抗最終的成就,完全不輸自己的父親陸遜。

到了公元274年,陸抗去世,終年四十九歲。在不少曆史學者看來,陸抗與父親陸遜皆是吳國的中流砥柱,并稱“遜抗”,是吳國最後的名将。陸抗死後,吳國再無良将。天紀三年(279年)十一月,晉軍伐吳,晉龍骧将軍王濬率水陸大軍沿江而下,其作戰方略與陸抗所憂慮的完全一樣。對此,你怎麼看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