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園,簡稱“北植”?“南植”又是個什麼鬼?
北京有個“南植”,咳咳咳,不要展開聯想,和南方城市沒有半毛錢關系,它和“北植”一樣,可是正兒八經的北京植物園,讓我們細細說來。
北京植物園是1956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由中科院與北京市合作選址建立的植物園。北京植物園以香山路為界,分割為南(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隸屬于中科院)、北(北京市植物園,隸屬于北京公園管理中心)兩部分。老北京把大的在北邊一點的簡稱“北植”,小的在南邊一點的就簡稱為“南植”。
兩園對望,遊客多去“北植”,很少有人去“南植”,或者壓根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個植物園,傳聞很多外地人不知就裡,買了“南植”票進去逛了一圈就開始罵街說上當受騙,由此售票的一聽外地口音還得追問一下擔心遊客去錯了。
“南植”可真有點委屈,事實上,它與“北植”相比更側重科研,雖然趣味性相對低一些,面積也不及“北植”大,但是植物絲毫不輸“北植”,應有盡有,不僅種類豐富,并且遊客相對較少,反而更添一份安靜和舒适。 還有“南植”每個植物都有标簽,分門别類更專業,非常适合園藝愛好者,是個學習植物的絕佳場所。
“姥爺溫室”
“姥爺溫室”的開館時間是每周一至周日8:00-16:00,如果去之前沒做功課,到達後可以先看看溫室門前的溫室介紹和鳥瞰圖,做到心中有大局。


進入正門後首先來到的是四季花廳,先上圖。

看明白沒?沒明白就看下面的文字介紹,記者也是看了展闆介紹才知道這裡是時令花卉展區,中間硬地是個小型音樂噴泉(記者去的當天沒見噴)。

展闆上寫着這裡也是舉辦特色植物展覽的場所,此言不虛,記者去的時候這裡正在舉辦“一帶一路植物首展——非洲猴面包樹的故事”。首次知道猴面包樹還是讀法國童話小說《小王子》一書的時候,不曾想在這裡可以零距離接觸這一神奇樹種,并且還可以通過展闆來全面了解猴面包樹的故事。這個記者計劃後續單獨成文介紹,因為這個樹種實在是太有趣了。

“非洲猴面包樹的故事”展闆
四季花廳過後再往下走就是棕榈室。

有啥好東西?不管看門道的還是看熱鬧的,先看看展闆介紹,再對着找一找,精彩内容十有八九錯不過。

上圖,自己看



加州蒲葵
中部展區結束,向左轉,可看多肉、菩提、水生;向右轉,可看陰生、果樹、裸子、食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記者選擇先左後右。
向左首先來到的是多肉植物室。


先來看看非洲的大猴面包樹(和非洲野外巨大的樹相比,這裡的應該都算是小樹苗吧)。

猴面包樹,猴子吃的“面包”

大猴面包樹

象腿樹,宛如大象粗壯的大腿
再上些圖,看你認識多少。



沙漠玫瑰

阿拉伯沙漠玫瑰

白花虎刺梅

好高大苗條的一棵光棍樹
看完多肉植物室,接下來來到的就是菩提室,最大看點就是菩提和菩提樹下的地湧金蓮。



菩提樹被三顆地湧金蓮環繞

菩提樹的故事

擡頭仰望菩提樹

小菩提樹

文殊蘭
接下來就是記者最最最喜歡的水生植物室了,在“北植”的萬生苑不曾見過,在北京花卉大觀園也不曾見過,在這裡不僅可以見到大王蓮,還可以看到特别多樣的睡蓮、再力花、莎草等水生植物。




克魯茲王蓮

亞馬遜王蓮

長木王蓮

橙色蟹爪

水葫蘆開花

埃及莎草

再力花
左面展區參觀完畢後就要折返回右面展區,右面展區首先進到的就是陰生植物室。



流水潺潺

荷葉鐵線蕨


密林叢花燭

貫衆

白桫椤



秋海棠

意外發現一株泰坦魔芋花,因有類似腐肉氣味被稱為“屍花”,這株花已然枯敗,很難想象開放時這裡的味道。
接下來就是果樹室了。





最後是裸子植物室、食蟲植物室,并且食蟲植物室是以“套娃”的形式處于裸子植物室内部的,記者前去的時候正在修繕,估計一個月左右完工,隔着玻璃拍了張照。

中間的“套娃”溫室就是食蟲植物室哦
決心這兩室開放之日,再來一遊,賞花聽故事!
(本報記者薛光卿撰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