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舞台上跑龍套,俗稱“打旗的”。 你别看是打旗的,學問也深着呢!
“龍套”是怎麼來的?為嘛叫“龍套”?
最早的班社裡,沒有龍套這一行。就是主要演員在沒有事的時候,也要穿上兵卒的衣服跟着跑上跑下。
後來因為劇團的組織越來越複雜,慢慢就産生了跑龍套這一行。
龍套就是就是指扮演四個人一組的戰士、兵卒一類的角色,沒什麼詞,更沒什麼唱,所以那時候就沒有專業的龍套演員。
那時跑龍套的基本都是兼營,有些人白天做些小生意小買賣,晚上趕到戲院裡打旗,進了後台們,急急忙忙,裡面也沒什麼内衣内襯,就是光着膀子,把滿身繡了許多龍形的圓領對襟的衣服往身上一套,這樣後來就叫他“龍套”。
還有一個說法,是說大清朝乾隆皇帝,曾試穿過這種衣服,封建社會稱皇帝為龍,因而叫做“龍套”。不過這種說法靠不住。
跑龍套三個字,猛一聽,好像極不重要的配角。演來簡單容易,沒有什麼意思。其實,龍套裡面的東西,也極其複雜奧妙,如各種上下場方法,各種隊形變換,配合什麼鼓點子走動,什麼情況唱什麼曲牌大字等等,都需要花費相當時間才能學得會,演的好。
更重要的是,龍套必須會許多戲,因為差不多戲裡都有龍套。哪一場上,那一場下,如何會陣,何時帶馬,都必須記得很清楚。
要把龍套跑得好,通常有八句口訣要記牢并做到:
二目平視,旗勿高低,
端正嚴肅,步伐整齊,
前後兼顧,左右看齊
思想集中,節奏統一。
龍套在動作中的各種姿勢,如龍套标槍拿法、開門刀拿法、大铠荷包槍拿法、上手單槍拿法、下手單槍拿法、帶馬各種姿勢、儀仗各種拿法、青袍堂闆拿法、各種方旗拿法、雲童拿雲片拿法、女兵拿雙頭槍拿法等十一種。
龍套各種基本隊形:
一、升帳發兵(有小擺隊上、大擺隊上、雙進門上、走太極圖);如小擺隊上,有小擺隊上、歸裡歸正、帶馬領圓場下組成。
二、行軍路上(站門上,挖門上,倒脫靴上,紮基角上,斜門上,扯四門上6種)。
三、會陣交戰(雙上二龍出水會陣,領起二龍出水會陣,出城二龍出水會陣,領起鹞兒頭會陣,雙斜門會陣等5種)。
四、登舟去者(上船挖門,上船骨牌隊2種)。
五、棄舟登岸
六、人馬列開
七、絆馬索擒住
八、挑燈走陣
九、上朝奏本
十、禮佛降香
十一、擺隊相迎
十二、馬踏青苗
十三、三次擋道
十四、班師回朝
怎麼樣,這打旗的也不簡單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