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科學飲食的40條小常識

科學飲食的40條小常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1 13:20:03

陳阿姨剛退休不久,閑來無事,就開始一頭鑽進養生這件事裡,就像自己能夠長壽,然後帶自己的小孫子。有一次她看見網上一篇關于“過午不食就可以長壽”的文章,陳阿姨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深信不疑。

每天中午吃完飯過後,就粒米不進,就算是頭暈眼花,也要堅持到底。子女看見媽這樣,不忍心,怎麼勸說就是雷打不動。直到快一個月了,陳阿姨覺得自己渾身都沒有精神,去接小孫子放學,走着走着身體就開始走偏了,這讓陳阿姨開始懷疑“過午不食”是不是真的。

科學飲食的40條小常識(吃得少活得久被科學證實)1

想要長壽,“過午”不食,可不可行?

過午不食這種飲食方法,出自佛陀的戒律,就是在規定時間之外,不能吃東西。很多人就用這種飲食方法進行減肥還有養生,也就是将一日三餐變成一日兩餐。

中醫認為,不可學陳阿姨盲目嘗試。

特别是上班族,要是采取這種飲食方法,身體的運轉就會缺少能量,影響脾胃的功能還有身體其他組織的機能,中醫上的說法就是會氣血的生成與運轉,人容易出現低血糖,陳阿姨經常感到頭暈,走路不穩就是低血糖的表現。心髒也會受到影響,引發心髒疾病,不能及時地為身體各個器官供血,腎髒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免疫力會降低,要是被人感冒,很容易就會被傳染。

可見“過午不食”的做法并不會幫助身體長壽,反而還會引發大大小小的疾病,身體備受折磨,那怎麼吃對身體的健康有幫助,可以長壽。

科學飲食的40條小常識(吃得少活得久被科學證實)2

俗話說: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這個朗朗上口的說法,到底可不可信?

長壽不僅要少吃,時間也有講究

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經過四年時間,對于上百隻老鼠進行研究,發現一直食用低熱量食物的小老鼠,壽命延長10%,老鼠是夜間比較活躍的動物,要是在這個時候給老鼠喂食,這種老鼠壽命可以延長35%。要是把同樣的研究結果用在人類的身上,也就是說人在白天進食比晚間進食更長壽,夜宵就别吃了。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雜志《柳葉刀》曾經刊登過一篇研究認為中國的飲食問題是很大的,因為飲食而失去生命的人數也不少,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過多熱量的攝入。

飲食是我們充滿活力,我們都想自己能夠青春永駐,永遠保持自己最美麗的時刻,美國國立衰老研究所裡科學研究人員表示要是人類降低攝入食物的量,就可以延年益壽。

上世紀80年代,NIA用與人類基因結構相似的恒河猴進行研究,每天把恒河猴的食物量減少三分之一,發現猴子的壽命超過平均壽命20年,無論是小疾病還是癌症,發生率都有降低,特别是糖尿病,幾乎不會發生,而且外貌衰老并不明顯。

科學飲食的40條小常識(吃得少活得久被科學證實)3

這些研究結果換個簡單的說法,就是說人類的衰老是可以預防控制的,隻要在人類應該進食的時間,吃得少一點,就可以更長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表示人一天攝入食物的種類加起來要有12種,一個星期要有25種,這樣營養才能更全面,吃得少,也不怕營養不良。做到粗細搭配,主食可以加一點薯類或者燕麥,每日攝入的肉類最好在40—75克,蔬菜盡量以深色蔬菜,例如菠菜、苋菜、西蘭花、西紅柿等,吃到七分飽就停止。

科普時刻

七分飽:感覺胃裡沒有滿,現在不吃也不會覺得餓。

八分飽:胃裡滿了,但是還能再吃幾口,也不會覺得撐。

九分飽:可以吃幾口,但是這幾口可能吃的有點難受。

十分飽:一口吃不下了,再吃真相吐了。

除了吃,這2件事也是可以長壽的秘訣

01運動

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運動不僅鍛煉到身體,還有助于長壽。哈佛大學附屬麻省醫院表示,要是一個人進行12分鐘左右有點強度的運動,身體的新陳代謝就會提高,毒素還有廢物排出體外的速度就會變快,促進身體血液循環,防止血栓,預防心血管疾病。

科學飲食的40條小常識(吃得少活得久被科學證實)4

02體檢

體檢是一種直接、高效發現身體是否患病患癌的方式,很多潛伏在我們身體的腫瘤通過體檢就可以原形畢露。一般建議一年體檢一次,要是家裡有患癌病史,最好半年檢查一次。查出來的數據有異常,不要直接忽視,這可能就是疾病露出的“狐狸尾巴”,最好做更深入的檢查,花小錢買一個安心。

綜上所述,靠吃确實可以更長壽,但要吃的對,記住想要吃出長壽,一日三餐,頓頓吃得少,大概七分飽,然後及時收住手。

參考文獻:

1. 《“過午不食”能減肥還能延年益壽?金華名醫館專家:别輕易嘗試》——金華晚報 2015-08-27

2. 《長壽不僅要少吃!研究發現限時同樣重要》——光明網 2022-05-07

3. 《科學家發現長壽新規律:飯量減1/3,多活20年!》——生命時報 2018-01-2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