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最期待的港樂歌手

最期待的港樂歌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2 06:59:15

◎愛地人

音樂人顧嘉煇近日在加拿大逝世,一時引發了華人世界的紀念潮。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顧嘉煇這個人,但卻一定會聽過他的作品,如《上海灘》《萬水千山總是情》《鐵血丹心》《獅子山下》等等都是顧嘉煇作曲的作品。知名的音樂人有很多,但顧嘉煇的不同之處在于他稱得上是開山宗師級别的音樂人:他在創作上的中西結合、他對粵語流行音樂的開創意義,以及對武俠歌曲開創性的風格定義,在華語流行音樂領域都有着先行者的意味。顧嘉煇的逝世代表着粵語流行音樂一個時代的落幕,而關于他的傳奇音樂生涯,永遠值得人們懷念。

最期待的港樂歌手(港樂之父顧嘉煇)1

顧嘉煇的名字别寫錯

關于顧嘉煇其人其事,首先要明确的一個事,就是他名字的正确寫法。

很多人習慣把顧嘉煇打成顧嘉輝,這是錯誤的。據顧嘉煇的姐姐回憶,他們的父親當時把三姐弟分别取名為顧嘉瀰、顧嘉煇和顧嘉锵,也是剛好對應了五行中的水、火、金。因此,如果把煇換成輝,實際上就和原本的寓意不符了。

而顧嘉煇的姐姐顧嘉瀰,也是綽号“小雲雀”的名歌星顧媚。顧嘉煇恰恰是受到了姐姐的影響棄畫從樂,最終成為香港樂壇曆史上的一代宗師。

顧嘉煇從小就非常喜歡繪畫,尤其擅長寫生和素描,并且立志要成為一名畫家。1947年,姐弟兩人同時報考廣州美專,雖然雙雙獲得錄取,但卻因為家道中落、學費太貴,最終放棄了入讀。1948年,顧家移居香港,為了補貼家用,姐姐顧媚開始去歌廳唱歌,而顧嘉煇也在姐姐的影響下開始學習鋼琴,并很快成為一名琴師。

1961年,顧嘉煇首次參加了邵氏電影《不了情》的作曲比賽,創作了由陶秦填詞、姐姐顧媚幕後代唱的《夢》,也正式開啟了他的音樂創作生涯。此後,因為顧媚好友方逸華的推薦,顧嘉煇受到邵逸夫賞識,并得到了去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留學的機會,成為這個現代流行音樂學府的首位華裔學生。

學成回國之後,顧嘉煇開始擔任邵氏電影的電影配樂師,并為李小龍的多部電影配過樂。與此同時,顧嘉煇受到蔡和平邀請加入了當時開播不久的香港無線電視台(TVB),擔任選秀節目《聲寶之夜》以及綜藝節目《歡樂今宵》的音樂總監,直至後來出任整個電視台的音樂總監。

也正是從加入TVB開始,顧嘉煇為《啼笑因緣》《狂潮》《陸小鳳》《家變》《京華春夢》《射雕英雄傳》《萬水千山總是情》《上海灘》《蘇乞兒》等劇集創作電視歌曲——因為旋律悅耳、配樂精緻,再加上電視劇的傳播效應,讓顧嘉煇成為香港家喻戶曉的音樂人。

開創粵語歌曲元年

早期的TVB劇集普遍會借用歐美經典歌曲作為配樂,而1992年的《星河》雖然有了第一首定制主題曲,但它和1973年的《春晖》一樣,都是用國語歌曲當成粵語劇集的主題曲。這也是當時香港樂壇大環境的縮影。

最期待的港樂歌手(港樂之父顧嘉煇)2

黃霑和顧嘉煇

說起流行音樂的主流,要麼是英文歌曲,要麼就是國語歌曲,而粵語歌曲則主要出現在粵劇裡,或者一些比較民間草根的場合,很難登大雅之堂。不過,随着顧嘉煇在1973年為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煙雨濛濛》創作粵語主題曲,香港劇集曆史上才終于有了第一首粵語歌。

即使如此,在1974年TVB準備制作電視劇《啼笑因緣》時,當時負責音樂的“娛樂唱片”依然堅持讓顧嘉煇創作國語歌曲,因為唱片公司認為粵語歌曲沒有市場。直到顧嘉煇表示願意分擔一半制作成本後,“娛樂唱片”才同意他在作品裡用粵語填詞。于是,就有了1974年改變粵語流行樂壇的《啼笑因緣》。

顧嘉煇為《啼笑因緣》共創作了一首主題歌、一首配樂,以及4首插曲。6首作品都是仙杜拉演繹——此前的仙杜拉一直以演唱英文歌曲為主,但恰恰是這個特點,讓仙杜拉和顧嘉煇洋為中用的作曲形成非常好的搭配。顧嘉煇用中式小調加西洋和聲的作曲,遇到仙杜拉感性的假音來演繹,讓《啼笑因緣》的6首歌曲充滿了中西合璧的風情,并很快在香港的街頭巷尾傳唱。

再加上同年許冠傑發行了《鬼馬雙星》專輯,這一年也被稱為現代粵語流行樂的元年。《鬼馬雙星》和《啼笑因緣》兩張唱片後來也成為粵語流行音樂的鼻祖。

煇黃拍檔成就經典

在《啼笑因緣》這部劇集的6首歌曲作品裡,有三首為葉紹德填詞,另三首作品《送郎》《我和你》及《賣唱姑娘》由王森填詞,而王森正是黃霑在當時的筆名。

顧嘉煇和黃霑的合作源于1972年,當時的他們為香港地區首部華語音樂舞台劇《白娘娘》合作創作了多首作品,其中像潘迪華主唱的《愛你變成害你》更是傳唱一時,歌曲的歌名甚至還成為流行語,直到現在還經常被很多人在各種場景引用。

最期待的港樂歌手(港樂之父顧嘉煇)3

青年時期的顧嘉煇

此後,兩人也開始了十幾年的合作高峰,像《忘盡心中情》《上海灘》《世間始終你好》《一生有意義》和《獅子山下》,就是兩人合作的經典代表。其中的《獅子山下》更因為用音樂概括了當時香港人永不言敗的香港精神,而被很多人認為是香港地區的城市之歌。

正是兩人在音樂創作上的默契,他們被稱為“煇黃組合”。

顧嘉煇和黃霑的創作不僅成就了無數經典作品,還共同成就了很多歌手的事業。在梅豔芳參加“新秀歌唱比賽”那一年,顧嘉煇和黃霑就是現場的評委,其中黃霑給了滿分50分,而顧嘉煇則因為怕梅豔芳太驕傲,所以用“藝術沒有滿分”的理由扣了一分,即使這樣也給了梅豔芳49分的高分。之後,梅豔芳出道後的首支正式單曲就是由顧嘉煇和黃霑共同創作的,也可以說兩個人一手助力了梅豔芳音樂生涯的起步。

與此同時,張國榮在個人演唱會上幾乎每場必唱的作品《當年情》同樣來自顧嘉煇和黃霑共同的合作。在2000年的“煇黃演唱會”上,張國榮不僅在現場唱了《當年情》,還開玩笑說顧嘉煇和黃霑就是“樂壇父母”。雖是一句玩笑話,卻也代表了顧嘉煇和黃霑在香港樂壇乃至整個華人音樂世界的地位。

創新和伯樂兩不誤的“貝多煇”

顧嘉煇的優秀之處,在于他不僅僅隻是一個作曲家,還是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全能音樂人。

1979年,徐克在拍攝處女作《蝶變》時,因為作品未來主義的風格,所以希望電影配樂不走尋常路。顧嘉煇用當時非常前衛的Synthesizer(電子合成器)制作了很多新奇的音色,不僅讓徐克大開眼界,也在香港樂壇開創了用電子合成器制作配樂的先河。

事實上,從伯克利音樂學院回國後,顧嘉煇就開始了東西方音樂的創新實驗。他的作曲常常會在中國傳統的五聲音階基礎上加入西方和聲;在配器上,顧嘉煇也常常使用弦樂、爵士大樂隊以及搖滾樂裡的電聲樂器,從而讓東方的婉約和西方的壯麗相映成趣。

像為1983年版《射雕英雄傳》做的配樂就是這種東西合璧的代表之作。而這種既保持傳統又有現代韻律的武俠歌曲,事實上也就是後來國風音樂最早的模式。

與此同時,顧嘉煇也是一個非常有眼光的伯樂,他發掘的很多音樂人日後都成為香港樂壇中堅力量,如為劉德華、陳百強、譚詠麟等歌手擔任幕後的音樂人徐日勤和杜自持,都是顧嘉煇的得意門生;以電子音樂作為主要創作和制作的怪才周啟生,則是顧嘉煇的關門弟子。

除此之外,一手發掘陳慧娴和“太極”樂隊的安格斯,也曾經拜師過顧嘉煇;常年和梅豔芳及林憶蓮合作、在電子音樂及舞曲上也開一時風氣之先的倫永亮,同樣将顧嘉煇當成自己的老師。

黃霑曾經給顧嘉煇取了個外号“貝多煇”,認為他就是流行音樂界的貝多芬,這是很高的評價,但回顧顧嘉煇傳奇的一生、經典的作品,似乎又無法讓人反駁。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