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在織裡加工童裝的女工的自述,她表示,他們夫妻一直在織裡某童裝廠做加工,但該廠今年生意較差,他們夫妻近期已經好幾天沒有活幹,出門也找不到招加工廠的,糾結要不要早點回家過年。若接下去幾天都沒活幹,打算把機器賣了,離開織裡。
下面的評論也是一片唉聲歎氣
織裡作為中國童裝城,是全國最大的童裝批發基地,年産量達到4.5億件,從織裡童裝我們或許能透視目前中國整個童裝市場的現狀。
近年來,童裝品牌倒閉不在少數:2017年,網絡童裝第一品牌綠盒子宣布破産;2019年,北美知名連鎖童裝店Gymboree(金寶貝)宣布結業......就連街上的童裝店都在不斷地換門頭。
一位做了好幾年童裝的老闆娘就表示“童裝店其實看着光鮮亮麗,實則亞曆山大,童裝都要一手拿,但小童的衣服沒有中大童的好賣,因此每次斷碼清倉基本都是小童尺碼。但童裝現在跟大人衣服一樣,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樣式,壓箱底明年再賣根本不現實。身邊童裝店鋪有的一年一換老闆,壓力真的很大。”
一家做多年童裝面料的貿易商也談到:“今年童裝需求真的減少了,一般來說,童裝面料其實與成人服裝面料沒有區别,隻是在印染、後整理方面要求高很多,但是童裝面料暗含較多毛利,利潤空間足,2016年的時候童裝面料暢銷。但今年,童裝面料需求大幅減少,訂單量縮減了将近30%!”
同時,有數據指出,2019年10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童裝零售額同比下降1.2%,降幅相比上年同期收窄了2.6個百分點;零售量同比下降4.1%,降幅相比上年同期收窄了5.8個百分點。
相比于成人服裝市場來說,童裝行業規模小,可以說是整個服裝行業的衍生品,但是也不難看出,目前童裝行業也逐漸進入了“瓶頸期”。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壹
新生兒出生數量逐年減少,需求萎縮
2016年二胎政策開放,新生兒出生數量達到了10年來的峰值,無數商人瞄準先機,開始進軍童裝行業,自2016年開始,我國的童裝市場就開始迅速發展,速度一直領先于男裝與女裝,且增速差距逐漸呈現擴大态勢。
但随後幾年,出生數量就開始減少,但童裝行業的規模卻依舊在擴大。今年雖還沒至年底,但11月中旬統計出來的數據在1016萬左右,至年底,大概在1300萬左右,相比去年,大幅減少了200萬人口!供需失衡下,童裝行業開始遭遇“滑鐵盧”。
貳
經濟大環境不景氣,消費者經濟水平有限
2019年,全球貿易環境不穩,經濟增速放緩,居民收入水平有所下降,消費能力自然也有所下降。而童裝并不像奶粉、尿不濕一樣是生活必需品,作為消耗品,有錢可以多買幾件,沒錢可以少買幾件,以前買價位高的現在可以買價位低的,以前買低價位的,現在甚至可以買街邊攤。在經濟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收入不高,物價卻沒有下降,對童裝的需求自然不會高,這也加劇了童裝行業的萎靡。
2019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叁
童裝行業同質化競争嚴重
中國成人裝市場的增長空間因市場逐步成熟而縮小,商家都渴望在小朋友身上挖掘出更多的商機。在他們看來,現在童裝行業正處于從藍海向紅海的過渡階段,要抓緊機會。
但是,近年來,童裝行業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明顯。以淘寶上網紅女裝店為例,銷量較好、經營多年的女裝店已經擁有了完整且成熟的服裝設計團隊,他們基本都會利用自己已有的銷售渠道,開始創立自主童裝品牌,而多數童裝的設計樣式又基本屬于成人設計的縮小版,成人樣式尚且差不多,更别說隻是附屬品的童裝了。
而現在作為消費主力軍的80、90後父母除重視童裝款式之外,也注重童裝的質量,因此,線上線下的童裝大同小異。童裝市場的蛋糕就這麼大,做的人多了,競争自然就激烈了。
随着需求的不斷萎縮,想要在童裝行業的這片“紅海”分得一杯羹,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當然,今年不僅是童裝,男裝、女裝行業均不理想,在臨近年末的時間節點裡,對服裝行業來說是去庫存的一個好機會,但市場人士對明年的行情并不看好,明年不管是紡織業還是服裝業,或許都不好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