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之家 原創】“藍牌輕卡18噸敞開跑?高速随便上?”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穩步推進,各大企業逐步開始複工複産。此前被擱置的話題再次被扒了出來,難道藍牌輕卡真的可以超載上高速,随便跑嗎?
要知道,5·21“大噸小标”被央視曝光以來,藍牌輕卡超重超載的現象可以說是引發了行業地震。難道此前煞費苦心推進多年的超限超載治理工作會為超标藍牌輕卡打開一個“缺口”,答案是顯然不可能。
藍牌如果可以超載 黃牌車型還有活路?
為什麼此前藍牌輕卡18噸可以上高速會引發巨大的争議?其實很簡單,該話題将直接影響到卡友們的核心利益高速通行費和高速路權。并且,根據按軸收費新政車型分類标準,一類車型與二類車型的過路費差異多達2倍甚至是更高。
顯然,如果藍牌輕卡可以超載拉貨,那對黃牌車型必定是極為不公平的。黃牌車型除了路權不如藍牌輕卡之外,還存在更高的購置成本、運營成本以及準駕要求。一旦藍牌輕卡準載噸位放寬,黃牌車型将無活路可言。
藍牌輕卡可以18噸?斷章取義
藍牌輕卡總質量真的可以到18噸嗎?我們先回顧一下相關政策。2019年12月17日,交通部辦公廳發布通知,明确六軸列車驅動形式為6×4的總質量限值為49噸。并且,明确指出各地對于車貨總質量不超過18噸的兩軸貨車,不得以超限為由禁止其通行高速公路。
正因如此,有很多媒體誤讀“藍牌車不超18噸!正常上高速”,典型的斷章取義。在通知中明文指出,“鑒于二軸車數量多、涉及面廣、情況複雜,在相關部門統一部署專項管理前,各地對于車貨總質量不超過18噸的兩軸貨車,不得以超限為由禁止其通行高速公路”。
此處已經說明當前高速通行方案隻是過渡方案,後續必定将會嚴格治理。同時,該通知僅說明暫時可以上下高速,但絕不意味着“藍牌輕卡超過4.495噸”為合法行為。
超載判定依據 以行駛證為準大家必須明确一個事實,兩軸貨車十八噸内可上高速并不代表藍牌超載合法,這項政策隻是推進高速通行标準的一個過渡階段。
首先,在去年6月發布的《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車型分類》(JT/T 489—2019)對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貨車車型分類進行了如下重新定義。
為了明确區别藍牌車型與黃牌車型的分類标準,在兩軸車中單獨分出了“車長小于6000mm且最大允許總質量小于4500kg”這一類,與兩軸黃牌車進行了明确區分。
并且,在2016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自2016年9月21日起,對于公路貨運車輛,各地交通運輸、公安部門要嚴格按照強制性國家标準《汽車、挂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規定的最大允許總質量限值,認定車輛車貨總重是否超限超載。
其中針對二軸貨車,還規定了車貨總重不能超過行駛證的限定總質量。
因此,判斷車輛是否違法超載的依據還是“車貨總質量是否超過行駛證上标明的總質量”,路政和交警依然可以通過行駛證判斷車輛是否違法超載。同理,藍牌輕卡超載将面臨着嚴格的處罰。
超載車折戟沉沙 未來何去何從?從長遠來看,藍牌超寬、超重等車型必然會面臨淘汰,而且時間應該不會太長。從市場上來看的确如此,現各大車管所對超标車型嚴卡死守,不予上牌,甚至還有不少2019年生産的超标車型砸在經銷商手裡,面臨回爐重造。
從各大商用車企業的動作來看,在5.21大噸小标事件曝光之後,已經做出快速反應。在6月18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的第321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中,各輕卡廠家已經對既有産品的公示進行了調整。
大部分具備輕卡生産資質的車企都把4.2米輕卡的總質量進行上調,升級成為黃牌車型。這同時意味着,此類輕卡将在無奈中退出原有的藍牌市場。
顯然,城配運輸需求并不會因為嚴查超載而減少。輕卡未來何去何從,其實現在大多數廠家已經給出了答案,藍牌輕卡将回歸城市物流的本質,輕量化、大容積車型将逐漸成為主流,新能源城配車型受技術限制,略微可能滞後,但一定是主流。
寫在最後:
據此前一份數據統計,截止2018年,不合規藍牌的數量占輕卡市場結構的34%。顯然,“一刀切”的做法并不是最好的解決矛盾的最好方式。目前,超标藍牌輕卡雖然尚且留有過渡期,但國家一定有後招,别抱僥幸心理。
“不怕嚴查超載超限,擔心政策執行不統一,不公平。”我相信這是大多數卡友的聲音。因為隻有在公平有序,合法裝載的環境下,才能确保跳出運價惡性循環的怪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