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内江威遠牛燈舞

内江威遠牛燈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4-30 02:24:28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鄭志浩 整理

牛燈舞始創于清朝中期,起源于内江市威遠縣越溪鎮倆母山下,是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民間舞蹈,具有濃郁的巴蜀鄉土氣息。

内江威遠牛燈舞(威遠越溪牛燈舞)1

牛燈舞,顧名思義以放牧、農耕為背景進行創作,編制牛頭和牛衣,以說、唱、走、跳為表演形式,目前形式多為一人扮演放牛娃,二人扮演牛,将牛吃草、打滾、刨虱子、洗澡,牛與牛打架、放牛娃騎牛、唱山歌等各種動作融入其中,體現出農民對牛的喜愛和關懷,寄托對來年豐收的期盼與祝福。

舞蹈前,牛頭的制作是關鍵環節。傳統的牛頭制作,先用毛筆在棉布上畫上簡單的花紋,然後蒙在簸箕上,用橡膠球塗黑做成眼睛,縫上用棉花縫制的牛角。牛頭顔色不同,寓意也不同。黃色象征莊稼豐收,紅色象征着日子紅火,而青色、黑色就是水牛的顔色,表現了牛與農耕密不可分的關系。早年間,在鄉村裡沒有路燈的時候,就有人拿着桐油燈、煤油燈為表演隊照路,這一舞蹈也就有了牛燈舞的說法。

牛燈舞在越溪鎮及周邊地區深受老百姓喜愛,有單牛表演、雙牛表演、群牛表演、牛燈和獅燈共同表演等多種形式。上門拜年祝福一般是單牛表演,廣場和舞台表演多用雙牛、群牛或牛獅共同表演。不過,傳統牛燈舞表演形式比較單一,缺乏故事性。表演随意性大,主要是走鄉串戶行叩拜禮,說四言八句為人們講好話,形式較為單調,上世紀八十年底一度淡出當地群衆的視線。

在創新傳承上做文章,威遠在牛燈舞原生态表演的基礎上,以當地濃郁的川南鄉村風俗為依托,讓表演内容有了很大的調整。在變革過程中,單牛表演改為雙牛表演,并結合山歌、吹笛等方式,進行劇本創作,使表演更有故事性,推動牛燈舞登上了正式的舞台。

2009年,越溪牛燈舞被四川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10年,作為四川省選送的節目,越溪牛燈舞參加首屆“中國農民藝術節”,得到組委會高度評價,獲最高獎“精粹獎”,演出道具被中國農業博物館永久收藏。

威遠在越溪鎮也建成了越溪牛燈舞民俗陳列館,重點展示和傳承越溪牛燈舞的曆史、表演形式、音樂和道具制作等相關知識,打造牛燈舞傳習基地。威遠還将把越溪“牛燈舞”文化、古砦文化相結合,在倆母山打造禅茶山穹窿景區,推動民俗文化的傳承發展。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