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悲情的十首詩

最悲情的十首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11:31:53

戰争,人世間最慘烈之修羅場。

戰争,也是人世間最大的悖論,終不知,是誰為誰做了嫁衣裳。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談論戰争倫理,都是徒勞。泱泱人類文明,戰争從未缺席。

隻是,一觸即發的,從來不是戰争本身,而是争奪生存資源的人們的野心和瘋狂。我們談論的戰争倫理,隻能以誰先挑起,誰先侵略,作為标杆,無奈地把戰争劃分為正義的和非正義的。

隻是,無論是怎樣的戰争,生民最可悲,生民才是那修羅場裡被熔煉的丹丸。

我們需要和平,我們愛護和平。

十首先人們留下的反戰詩,曲盡戰争慘烈,道盡生民悲苦。

最悲情的十首詩(最著名十首反戰詩)1

01

三首寫盡戰場恐怖場景。

其一: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出自曹操《蒿裡行》)

一代枭雄曹操,既是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又是傑出的文學家,曹操幾乎代表了那個時代認知的巅峰。當曹操轉戰南北,目睹戰場的暴力和血腥,也掩不住對戰争的厭惡,對戰争所帶來的巨大破壞力,深感悲涼。

戰死的兵士,屍體曝于野,有的已成森森白骨,方圓千裡聽不到雞叫聲,老百姓已經百裡存一,生民凋敝,一派荒涼瘡痍,看到的人,都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英雄如曹操,跨馬揚鞭,縱橫馳騁,亦逃不開滿目悲涼。

最悲情的十首詩(最著名十首反戰詩)2

其二: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出自杜甫《兵車行》)

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寫過不少的戰争詩,讀來格外的觸目驚心。

“古來白骨無人收”,與曹操的“白骨露於野”,有着同樣的悲怆。而杜甫在訴說恐怖戰争上,卻是達到了一種陰森鬼氣,其中的悲涼和内心的潮濕之感,在雨濕鬼哭中,絲絲蔓延出來。讀之,無不令人有深陷荒涼寒潭的無助和恐慌感。

其三: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出自杜甫《垂老别》)

杜甫對現實關照的深切,一是時代的由盛而衰,所産生的剝離感,因此,對現實變化的感知就愈加敏感,愈加深刻。二是杜甫本身皆俱批判家和詩人,所特有的清醒與細膩,往往會把真實描寫得入木三分。

《垂老别》一句“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把戰争現場的毀滅性,以一個“腥”字和一個“丹”字,瞬間讓你從嗅覺和視覺,跌入到積屍遍野、血色大地的恐怖場景中。

隻是,這就是真實的戰争!

最悲情的十首詩(最著名十首反戰詩)3

02

四首寫盡生民悲苦。

其一: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出自唐杜甫《春望》)

每每讀杜甫的《春望》,總有種恍惚之感。

戰後的都城,因戰火荼毒,破敗不堪,生民流離失所,城裡的草木早已沒有了人去修剪,如今已是瘋長混亂。看到此情此景,内心湧上悲涼,隻是,看到路邊的花開了,卻有了一種物是人非的況味,有了一種事事休的絕望。突然,一聲鳥叫,居然讓人膽戰心驚。

這種戰後的創傷,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撫平?“恨别鳥驚心”,驚的是人心,是戰争的無情和殘酷。

其二:

羹飯一時熟,不知贻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出自漢代《十五從軍征》)

初次讀《十五從軍征》,是高中時代,當時覺得戰争讓很多人家都失去了親人,連飯熟了,都不知道給誰吃了,此所謂“家破人亡”。

如今再讀,卻是多了無數的凄涼,以及人間恍惚。普通人,來世間走一遭,不過是陪伴親人,一生平安便是福。如今卻是白發人送黑發人,隻是白發人,煮好飯食,卻不見親人來吃,一陣凄涼湧上心頭,扔下飯勺,匆匆出門,望着曾經離去的方向,那人,不知在何處,是能歸,還是不再歸?

戰争,奪去了親人。等待,成為了最大的煎熬。

其三: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出自《詩經·君子于役》)

《詩經》的簡潔質樸,是《詩經》的藝術魅力之一。

八個字,卻最深入戰争的肌理,“不知其期”,與“古來征戰幾人回”,“大将難免陣前亡”,都是異曲同工之妙,更可謂是描述戰争離亂,生死難料詩詞的開山之作。

其四: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出自唐陳陶《隴西行》)

其實,人生最怕無常。如果一切皆日常,反是最大的奢侈了。

《隴西行》的悲劇色彩,就在于這種日常與無常的對照。

你看,丈夫早就戰死在了無定河邊,風蝕日曬,都已成一堆森森白骨,而他的妻子卻還完全不知情,仍在夢中思念着他。以“河邊骨”對“夢裡人”,一個恐怖,一個詩意,極盡對照,悲劇意味愈濃,對戰争厭惡愈甚。

最悲情的十首詩(最著名十首反戰詩)4

03

三首寫盡戰争悖論。

凡是戰争,都會有既得利益者。

這個既得利益者,一定是打勝的那一方。而處于戰争食物鍊頂端的指揮者、決策者,是最終的既得利益者。而他們的“既得利益”,卻是需要戰争雙方無數兵士的獻血和生命為鋪墊的。

其一: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将功成萬骨枯。(出自唐曹松《己亥歲》)

請你不要再去談論什麼立功封侯的事情,你要知道,那些将軍的功業,都是由千百萬士兵的生命換來的。

關于戰争既得利益的問題,曹松“一将功成萬骨枯”,可謂是一語中的,流傳千古,警戒後人。

其二:

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将軍覓戰功。(唐張蠙《吊萬人冢》)

張蠙《吊萬人冢》與曹松《己亥歲》幾乎以同樣的視角,講述了戰争的真相之一,也是勸誡生民看清戰争本質,尤其于平民而言,戰争隻有傷害。那些隻知赢得戰功的将軍,更是不顧兵士安危。

其三:

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出自唐李約《過華清宮》)

李約的這首《過華清宮》,雖然有誇張之嫌,有對發起戰争之因的偏激之嫌,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有些戰争的發起,有太多的私欲,有太多的荒謬,有太多的個人意志,于是,這些戰争,就成為了人世間最可恥的事。

最悲情的十首詩(最著名十首反戰詩)5

04

戰争,最大的悖論就是:

你以為你在為正義和和平而戰,而實質不過是某些權力組織在分贓。

如今的局勢,似乎也能應和這樣的悖論。

你看,挑事的挑事,助力的助力,扔彈藥的扔彈藥,被慫恿的愚蠢至極,被打壓的,隻因它威脅到了旁人的利益。

而于生民而言,流離失所,骨肉分離,家園殆毀。

而所有的結果,不過是某些意志所熱衷的操控和利益争奪所緻。

生民,都是熱愛和平的。

請對戰争說“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