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的盈利方式,是産品人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你知道你的産品多久能盈利嗎?本文筆者就這個問題從6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解讀,與大家分享。
投資回報率、投資回報期、投入産出分析……這些都是經濟學領域的名詞。
對标到互聯網行業,那也應該是商務或運營部門的小夥伴應該苦心研究的問題。奈何這活落在我這一産品小白頭上……
這裡可以分享一下“我在低頭坐,活從天上來”的小故事:每周的例會上,老闆都會問一個相似的問題,“按我們現在的推廣節奏和産品現狀,我們能多久賺回推廣和運營的成本……?”當老闆問出這個問題時,整個會議室都一片寂靜。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偷偷看向我們的運營小姐姐,依據Sue做産品前做過了一年的運營工作,以及對運營崗位的工作内容來看,這問題應該由她來回答的。而每次都在這沉默中,老闆都以三兩句釋放壓力的牢騷,結束了會議。
而在上上周,同樣的場景下,我被點名了!!!!
做PM就不能讓别人說你是不行,就算是女PM 也不能允許有人說這話(哈哈哈)
前情交代完了,那就來說說看Sue梳理的這個投入産出模型吧,希望有小夥伴可以探讨探讨。
一、用戶來源劃分先要搞清楚用戶都是從哪來的,才能有後面的價值放大,或是“對症下藥”。
根據自身産品的情況和推廣的策略,對新用戶的來源進行用戶标記和劃分,以内容 社交的産品為例,來源劃分有但不限于:市場/商務渠道、運營活動、社群擴散……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規定一個用戶隻能記一個來源信息
所以需要定義來源的優先級,當出現同一個用戶存在多個來源信息的情況時,按優先級進行選取。
而這個優先級,是根據産品功能、推廣渠道,甚至是不同部門等因素對整個項目的盈虧影響和重要程度來定義的
二、用戶行為劃分除了辦公場地的租賃、物資采購和人力成本外,還有關于産品獲客、産品運營等等會在項目支出上占大頭的類目,像品宣諸如此類的,就不一一列舉了(用老闆的話來說,就是哪哪都在燒錢~~)
大多數類目的投入和産品,是相對清晰明了的,比如:
- 花了多少錢租了這個辦公室多長時間;
- 花了多少錢給團隊配備多少人力,這些人輸出或産出了什麼
- 花了多少錢獲取了多少新用戶
- 花了多少錢做了哪些活動,活動提升了哪一項關鍵指标
- ……
如果我們隻關注投入成本獲取的新用戶,有多少是有付費意向的,每天産出了多少價值(有多少人充了或付了多少錢),那看到的永遠隻是那一小群人,那一畝三分地。
Sue認為應該關注用戶的更多行為,産品的更多場景。
将用戶行為分成兩大類:成本行為和收益行為,對應的定義分别是用戶做了這類行為會增加平台/産品成本的,做了這類行為會帶來平台/産品收益的。根據産品自身的設計,将符合定義的用戶行為一一列舉。
下圖為Sue所在項目的用戶行為梳理腦圖,涉及保密不便分享完整版本,看個大概哈~
三、投入産出模型一:單次采量的投入産出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模型是預測性質的,所以是基于過往一段時間一定量的數據監測之上的。
也就是說,在老闆投錢采量前,我需要回答他,這一次投入的成本,按過往的數據作為參考,有沒有可能賺回來?什麼時候能賺回來?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2019是過去10年最差的一年,是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慌~~)
所以作為一家小小的創業公司的老闆,他主張不打無把握的戰,不做無回本可能的投入。
模型概述:某來源單次采量獲取的(激活登錄APP)新用戶,以該來源過往采量的用戶行為數據(新用戶日均人均行為成本&日均人均行為收益)為參照,按過往新用戶的留存率遞減累加
需要明确新用戶的定義:注冊當天(自然天)的用戶
補充說明:由于模型是基于均值來推算的,故模型成立有以下前提條件:用戶來源的質量相對穩定,即同一來源,投入相同的成本,能獲得相同的新設備激活,激活到注冊登錄APP的轉化率相同,用戶有相同的平台成本&收益行為(人均行為成本和人均行為收益),這些假定的定量需定期計算和校準。
示例:來源A計劃投入a元,能帶來b個注冊登錄APP的新用戶,來源A的新用戶活躍留存情況大緻為次日~第4日分别為60%、45%、35%,從第5天開始活躍留存率穩定在30%。
新用戶日均人均行為成本和日均人均行為收益分别為x、y,則本次投入可預測産出的價值為:
z=(y-x)(b 60%b 45%b 35%b 30%b 300%b 3000%b ……)
四、投入産出模型二:存量用戶的投入産出産品推廣一段時間後,一定會留下一定量的活躍用戶。
如果說你的産品都留不住任何用戶,那可能需要關注的不是投入産出的問題,而是應該好好去複盤一下産品的定位和設計。
都說再準确的數據,都可能帶有“欺騙性”
Sue所在的項目就是了,有段時間日活的數據看着挺漂亮的,那條折線圖以穩定的趨勢緩慢地往上走,但伴随着走高的數據還有平台的活躍成本。
現在普遍的産品都會加類似打卡、簽到等維持用戶活躍的功能,我們是做内容 興趣社交的産品,所以也會鼓勵用戶創作内容和互動社交,也存在着相應的活躍成本。
不要小看這些幾分幾毛的支出哦,用戶量級稍微起來,這可能就是一筆比較大的成本了哦(請勿對比多金燒錢的大平台)
所以要辨别日活用戶中,哪些人是在榨幹平台,哪些人是在貢獻價值。可通過監測用戶行為、标記用戶設備或IP等方式進行鑒别,這裡就不做分享了。
模型概述:某來源的存量用戶(日活用戶中的老用戶),以老用戶的日行為數據(老用戶日均人均行為成本&日均人均行為收益)為參照,按已有的留存規律預測未來的日活,然後得出日活對應的日淨收入,最後得出當前存量用戶一段時間後的淨收入
補充說明:同單次采量的投入産出模型,這個模型也是預測性質的,所以也是基于某些變量假定不變的條件下才成立的。假定定量有:日均人均行為成本、日均人均行為收益、留存率。同樣需要定期計算和校準
示例:假定該來源當前的日活用戶為d,從今天起該來源再無新增用戶的情況下,通過過往數據分析得出:來源A的新用戶活躍留存情況大緻為第2日~第4日分别為a%、b%、c%,從第4天開始穩定在c%。
按注冊時間可算出前1天注冊的用戶數量為f1、前2天注冊的用戶數量為f2,3天以前(包括前3天)注冊的用戶數量為F,由此預測當前日活用戶在未來每一天的産出價值,和第n天後累計的價值。
對應的圖例:
(由于單日數據可能存在較大的波動性,為了使分析結果更準确,日活用戶數d、前x天注冊的用戶數fx應當取一段時間内的平均值)
五、假定定量(關鍵指标)的統計與監測前面提到的幾個關鍵指标是假定定量,實際上它們都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而波動,所以要
一直對它們進行統計和監測,确認在小範圍内穩定,當出現較大變化時需及時關注和分析,并實施對應措施恢複數值到合理範圍内。
(1)針對單次采量的投入産出模型:
- 各來源,每天的新設備激活數;
- 各來源,每天的新注冊用戶數;
- 各來源,新用戶注冊當天産生的行為總成本;
- 各來源,新用戶注冊當天産生的行為總收益;
- 各來源,新用戶的流失周期和穩定留存率。
(2)針對存量用戶的投入産出模型:
六、模型搭建和分析的目的
- 各來源,每天活躍的老用戶;
- 各來源,每天老用戶産生的行為總成本;
- 各來源,每天老用戶産生的行為總收益;
- 各來源,老用戶的流失周期和穩定留存率。
任何的數據分析,都應該有明确的目的。如果目的不夠清晰,别說分析,就連數據提取都無從下手,在茫茫的數據庫中寸步難行。
除了回答老闆那個回本的問題,Sue還帶着其他的分析目的,想通過分析讓老闆更清楚現狀,給他提供下一步的方向和方案(雖然升職加薪已無望了2333)
- 哪些來源的投入需要放大?
- 哪些來源的投入需要縮小?
- 哪些來源的存量用戶在榨幹平台?
- 哪些來源的存量用戶在貢獻價值?
- 成本壓力大的用戶行為主要有哪些?
- 收益空間大的用戶行為主要有哪些?
數據分析的結果,應該具有指導性:
- 新用戶的人均行為收益>人均行為成本,且老用戶的人均行為收益>人均行為成本。符合上述條件的來源,應當放大投入
- 新用戶的人均行為收益<人均行為成本。符合上述條件的來源,應當縮小投入
- 老用戶的人均行為收益<人均行為成本。符合上述條件的來源,存量用戶在榨幹平台,應當及時遏制
- 老用戶的人均行為收益>人均行為成本。符合上述條件的來源,存量用戶在貢獻價值,應當多加引導
- 某成本行為的日均人均金額>全部成本行為平均的日均人均金額(區分新老用戶)。符合上述條件的用戶行為,造成平台的成本壓力大
- 某收益行為的日均人均金額>全部收益行為平均的日均人均金額(區分新老用戶)。符合上述條件的用戶行為,存在平台的收益空間大
本文僅為個人不成熟的分析總結,希望有不同分析思路的小夥伴,歡迎讨論指教。
本文由 @素小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