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6 08:57:50 來源:河北工人報
職工代表張菲飛以情動人地說:“6月公布的人員分流安置方案,分流涉及到130人,其中35人要轉崗,95人要被裁減。廣大職工不同意這種一刀切的做法……”
全省工會首屆集體協商競賽現場 河北工人報記者鄭榮玺攝
話語剛落,企業代表劉芳芳答複:“提到裁員,首先我們的心情是沉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導緻國外訂單大量縮減,截至5月底,公司訂單隻有去年同期的60%。迫不得已,企業打算裁減95人……”
……
職工分流安置方案,作為此次集體協商的首個話題,職、企雙方包含首席代表在内的各4名代表,談判伊始便唇槍舌劍。
如果不是看到“全省工會首屆集體協商競賽”等字樣的提醒,還以為這是一場集體談判。
10月23日,“穩就業、促發展、構和諧——全省工會首屆集體協商競賽”在石家莊舉行。經過各地工會層層選拔,來自承德、張家口、秦皇島等10支代表隊、40名優秀選手,分别以既定案例為背景,針對協商議題分企業和職工方協商代表進行現場模拟集體協商初賽和決賽。
初賽中,10支代表隊按照預定規則分A、B兩組進行。活動現場,職、企雙方代表簡單地進行自我介紹後,按照模拟案例——《冀望鞋業公司集體協商案例》給出的情況,圍繞員工分流安置方案、協商一線生産崗位最低月工資标準和提高底薪要求、協商女職工“三期”權益保護措施以及協商成型加工等崗位員工的健康體檢和特殊崗位津貼等,按照各自分工從中選擇2-3個議題協商,從中尋找充分的理由,通過現場談判争取達成目标。“此次比賽,是在參照全國集體協商比賽形式和流程的基礎上,結合我省集體協商工作實際開展的。比賽采取積分制,按照預先抽簽結果,分初賽、決賽兩場進行。比賽采取百分制,對每隊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分。”省總工會保障工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來自省總工會、省人社廳、省工商聯相關部室負責人和河北勞動關系職業學院專家學者組成的裁判組,按照評分原則對參賽隊在儀表禮儀、協商主題、協商能力、團隊協作、協商氛圍、協商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在省級層面搞集體協商競賽,這在我省工會民主管理工作曆史上還系首次,滿足了村民文化學習和娛樂活動的需要……幾年來,通過産業幫扶、教育資助、醫療保障、社保兜底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地開花,學院的駐村扶貧工作賬單滿滿,收獲滿滿,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時值深秋,天氣漸涼,早已易地搬遷脫貧的劉衛龍特意選了個休息日,一大早就趕回村裡,給駐村幫扶的工作隊隊長王東明送去了止疼藥。“老王有腿腳疼的老毛病,在村裡東跑西颠,天氣不好時會經常犯。”這件事,劉衛龍牢牢記在心上,盡管住進縣城離得遠了,卻總想着能為隊長再做點什麼。
事情要從今年2月說起。當時,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村民居家防疫,出行不便,生産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保障村民正常生活秩序,幫助村民盡快複工,就是系在工作隊心頭的大事。3名工作隊員春節後一直堅守崗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迅速摸清了村民的外出務工需求,想方設法幫助牽線搭橋。在此期間,還要每3天一次驅車趕往百裡之外的縣城,幫助村民代購生活物資。
把方便留給群衆,把危險留給自己。在人人談病毒色變的特殊時期,駐村工作隊的3名同志堅定逆行,從未想過懼怕和退縮。在工作隊的幫助下,7名村民順利返回工作崗位或找到了新崗位,穩定了經濟來源,提高了家庭收入。對村裡的留守人員,工作隊經常噓寒問暖,解決外出務工村民的後顧之憂。早春時節,連着幾次雨雪交加,王東明的腿疼病犯了,走路一瘸一拐,村民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劉國林把自己采集的草藥送到老王手裡,就想讓他泡泡腳、驅驅寒。
用真情暖民心,以實幹赢信任。如今的大黃峪村,山清水秀,道路通暢,村容整潔,果園飄香,幾年前的出行難、吃水難、看病難、閱讀難徹底成為了曆史。今年,“三優”富士蘋果開始挂果,明年即可進入旺果期,這些緻富樹、幸福果可以給村民帶來至少10年的穩定收入……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精準脫貧、穩定脫貧還有一段路要走。王東明還将與戰友們一道,揮灑汗水,追夢前行,一同為脫貧攻堅戰略增光添彩。(河北工人報記者 高會坡)
編輯:李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