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裡,美國采取對他國海外美元資産凍結的動作,并未引起廣泛關注。2019年,特朗普政府先後對委内瑞拉、伊朗采取了制裁,公開資料顯示,兩國涉及被凍結的資産分别為70億美元和1500億美元。
之所以不太引起國際警惕,是因為善良的人們會認為美國最終還是要解凍的。
2022年2月11日,美國對阿富汗央行70億美元資産解凍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才令很多人緩過神來,原來被美國凍結的資産,未必就能完全讨回來。美國的決定是這樣的,将35億美元留在美國,35億美元對阿富汗人民人道援助。
也就是說,70億美元資産,并非物歸原主,怎麼支配,由美國人說了算,這引起全球嘩然!
誰還敢繼續信賴海外的美元資産?
2月24日,借助烏克蘭危機,以對俄羅斯制裁為名,美國凍結了俄羅斯大型銀行1萬億美元資産,前有阿富汗典型案例,誰還敢繼續信賴當下的國際貨币體系?
所以,不難理解,曾經美國的盟友印度,在烏克蘭危機期間并未站台美國,恐怕也有對美元霸權的心存忌憚。
期間加速購買俄羅斯石油,僅僅是為了買到“便宜貨”的觀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恐怕這個時候很多國家都會在思考一個問題,倘若美國凍結我們的海外資産,該咋辦?
4月1日,俄羅斯宣布,俄印兩國已經實施盧布-盧比貿易支付機制,并将進一步加強這一支付系統。
維持美元霸權的核心元素“石油美元”再次被撕開了一個缺口,目前來看,印度能否扛得住美國的壓力,成了一個關鍵。
因制裁被排除在美元體系之外,委内瑞拉、伊朗等原油出口國,經濟遭遇了重創,而俄羅斯能否打破這一魔咒,成了全球關注的重點。
事實上,美元霸權與美國對原油出口國的制裁,已經成了零和遊戲,在過去多輪的制裁中,很顯然美元霸權勝利了。而這一次遇到了俄羅斯,幸運的天平,恐怕并不會永遠向美元霸權一方傾斜。
以此來看,美元霸權,已經搖搖欲墜。
從美國國家實力,以及時間窗口來看,國際貨币體系,的确到了變革前夜。
第一次世界大戰,令原來的國際貨币制度----金本位,遭遇到了嚴重削弱,在随之到來的“大蕭條”時期徹底瓦解,國際貨币體系一片混亂。而當前正是全球大流行,時間契機有點類似。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1944年,國際貨币制度重建,那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該體系下形成了兩個重要組織: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其主要職能是,一個是應對國際資金的短期供需,一個是長期資金的籌措。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核心是以美元為中心,美元與黃金挂鈎,成員國貨币與美元挂鈎,形成了相對固定彙率的格局。
1971年,美元放棄與黃金挂鈎,标志着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瓦解的原因是,盡管美國仍是全球頭号超級大國,這一格局下,美元無法承載全球貨币兌換的需求,外彙收支逆差不斷擴大,黃金外流,令美國不堪重負。
當然了,美國仍在為鞏固美元在全球貨币中的地位而不遺餘力,石油美元就因之而生。哈裡斯在2021年公開承認,過去多年,美國幾代人都在為石油而戰。而這個重要時間節點是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以來,既然美元無法與黃金挂鈎,全球購買石油用美元結算,無疑是鞏固了美元在世界貨币體系中的地位。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5年後,1976年,牙買加體系簽訂。
與前者不同之處在于,咱家認為,有兩點當下讨論非常有意義:其一、國際貨币儲備出現了多元化,而不是過去單一的美元。當然了,仍以美元為主導;其二、各國貨币之間采取的浮動彙率,代替了固定彙率。
浮動彙率有好處,當然也有壞處,在美元霸權的格局下,最近半個世紀以來,出現了世界貨币史上罕見的現象,那就是美國全世界“剪羊毛”事件層出不窮。
憑借着軍事威懾,美元霸權,進而造成的彙率大幅波動,在關鍵時刻對一些經濟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貨币戰,走向了前沿。
布雷頓森林體系持續了27年,牙買加體系持續了46年,目前來看,仍在延續。
尤其是2018年來,美國過度依賴制裁措施,顯然傷害了美元霸權與牙買加體系,世界各國對牙買加體系的信任,在美國對阿富汗、俄羅斯的資産凍結事件上,遭遇了嚴重破壞。
牙買加體系以何種方式瓦解,這背後就意味着美元霸權将會以什麼樣的形式終結,美國面臨一場怎樣的金融浩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