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天?《說文解字》:民,眾萌也從古文之象凡民之屬皆從民民,衆氓字形承襲古文的形象所有與民相關的字,都采用“民”作邊旁,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說文解字》:民,眾萌也。從古文之象。凡民之屬皆從民。民,衆氓。字形承襲古文的形象。所有與民相關的字,都采用“民”作邊旁。
民 (mín)會意。字從屍從氏。“屍”意為“身體不動彈”,引申為“不遷徙”。“氏”意為“國族”、“族”。“屍”與“氏”聯合起來表示“本地常住人口”、“土著”。
“民”字是個象形字。金文的上部是一個眼睛,其下是一把錐子刺進了眼睛。這表明在奴隸制社會裡,奴隸主用極其殘酷的手段把奴隸的一隻眼睛刺瞎,并強迫他們勞動。“民”的本義就是奴隸。遠在《書經•梓材》篇就有記載。從“奴隸”又可引申為被統治的人,如《谷梁傳•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在上古,《注》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農;巧心勞手成器物曰工;通财貨曰商。
《谷梁傳·成元年》。人與民是有明顯區别的:“人”是指統治者,“民”是指被統治者。可是到了後世,人與民就沒有什麼區别了,它們依照漢語由單音詞向雙音詞發展的規律,将“人”與“民”連結在一起,變成雙音詞“人民”了。“民天”一詞在古文中經常見到,它并不是指“老百姓的天下”,而是指“糧食”,正如《漢書》中所說:“民以食為天。”《説文》民部,民,萌也。象草芽之形。古代沒有教養文化的人為民,轉音加亡為氓。左傍亡為無字,當無地之民解。孔子說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民不僅為家内勞動,且去當兵,即負勞役地租的農奴,不是奴隸。
古代指有别于君主、群臣百官和士大夫以上各階層的庶民(多與“君”、“臣”、“人”相對)。現代指有别于軍人和政府工作人員的人民群衆。
談經論道: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曆史上,在人口衆多的基本國情中,民心的向背不僅關系到國家的安危,也制約着社會的全局,這樣,就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這就是儒家民本文化,儒家民本文化是一種以民為本的文化,認為萬民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治國應以安民、得民作為根本。
“以民為本”的思想誕生于春秋戰國時期。“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與“君”相對。“以民為本”,用孟子的話說,就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老子也主張君主要以民為本。百姓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所在,是達官貴族得以存在的根本;無民,則國家無政權可言,是以有“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除了對君主的要求,老子對常人也有一套人生修為哲學。他常勸人要知足,強調“不争”的好處。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他認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樣。水,澤被萬物而不與之争奪名利,停留在衆人不喜歡的地方,卻更接近“道”。所以,上善的人要像水那樣安于居下,不與萬物發生矛盾、沖突,隻有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
也正因為這樣,才有:“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正是因為它處在下遊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谷王。引申到統治者治理國家上,就是說:想要在上面治理百姓,就必須到百姓當中去;想要先于百姓享受,就必須身體力行先為百姓考慮。因為你不争搶,所以天下也就沒有什麼能和你争搶的。
在唐朝以前,隻有“以民為本”,沒有“以人為本"。 唐太宗李世民當了皇帝之後,為避皇帝的諱,"世"改稱"代","民"改稱"人”。于是,“以民為本”就成了“以人為本”。但在唐朝,意思并沒有變。“以民為本”針對的是君主,“以人為本”比較的是人和物。
以民為本,古代一些重要典籍早有記載,例如,在《晏子春秋·内問下》中講道:“以人為本”,在《管子·霸業》中講道:“以人為本”,在僞古文尚書《五子之歌》中講道:“民惟邦本,本固邦甯”,從此,這些概念、範疇一直被儒家沿用下來,并且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形成了系統的思想。儒家民本文化作為中國曆史上特有的文化現象,它不是某個思想家個别的思想文化,而且曆史上大多數儒家和政治家普遍關注并詳細闡發的思想文化,它不是中國曆史上某個曆史時期的思想文化,而是貫穿整個中國古代社會的曆史悠久的思想文化,儒家民本文化既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又有完善的倫理準則,同時也具有突出的核心價值。
一、儒家民本文化以天人之辨為理論基礎
在儒家民本文化中,有一個從哲學的高度立論的理論基礎,這就是中國傳統的天人之辨,通過闡發深刻的哲理來探究天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就是“究天人之際”,它的表現形式有天命觀、天道觀和天理觀,天命觀主要論述天命與人命之間的關系,天道觀是論述天道與人道之間的關系,天理觀則是論述天理與人理之間的關系,無論是天命與人命,還是天道與人道,以及天理為人理,都是在說明天與人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目的是說明人的重要地位,從而為重民奠定理論基礎。
總之,儒家天之人辨是從哲學的高度“究天人之際”,從原始形态天命觀道到天道觀,再到天理觀,是理論思維不斷深入的标志,旨在論證天與人之間的不可分割的關系,無論是人命源于天命,還是人道遵循天道,以及人理服從天理,都是從哲學的高度認識宇宙,為人世間立定準則,從而為重民奠定理論基礎。
二、儒家民本文化以義利之辨為倫理準則
儒家民本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利民、富民,但利民、富民不是無限制地滿足人們的利欲之心,而是要使民衆的利欲之心有所節制,使之規範在道義的準則中,隻有這樣,社會風尚才能良好,社會才能和諧、穩定而有序,隻有文化底蘊充實,民族素質才能提高。在生産力發展水平低下、物質不富足的古代社會,利民的第一要義是如何處理物質利益的問題,物質利益是社會生活的基礎,也是人的生活第一需要,是一個時時需要面對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得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個人與群體的關系,是保證群體和諧的根本,也是關系到社會穩定的大問題。
正如荀子所講:“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則從人之欲,則勢不能容,物不能贍也。故先王案為之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貴賤之等,長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後使悫祿多少厚薄之稱,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儒家義利之辨,就是講的如何處理義與利的關系,有的思想家主張重義輕利,以義為先,以義導利,有的思想家主張義利雙行,基本思想傾向則是義利統一。
儒家義利之辨,注重義利統一,義利統一思想作為确立道義與利益關系的原則,它引導人們在物質利益前面,以道義為重,物質利益是人的基本利益,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條件,對這一問題是否處理得當,不僅涉及到人際關系,也關系到民心的穩定、社會的安定,同時也關系到社會風氣的好轉,民族精神的發揚,抓住了這個問題,也就抓住了一個根本問題,難怪義利之辨在中國古代從無間斷,義利統一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很有價值的思想,它為儒家民本文化建立了完善的倫理準則。
三、儒家民本文化以勤政為民為核心價值
以民為本作為中國曆史上的文化現象,主要體現在為政者對待民的态度上,講的是為政者要仁愛民衆、理順民心,赢得民心,實際上就是講如何勤政為民的問題,勤政為民構成了儒家民本文化的核心價值。在中國古代社會,由人口衆多的基本國情所系,民心向背關系到社稷的安危,關系到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儒家民本文化的核心價值是勤政為民,曆代思想家都在緻力于闡發勤政為民這一思想。
在中國封建社會,講勤政為民,指的就是君、臣對民的态度,民為國之根基,民心的向背關系到封建統治權力的穩固,從維護封建統治的長治久安出發,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主張勤政為民,把協調和處理對民的關系、實現民心的穩定作為社會穩定的核心,勤政為民是核心價值。
儒家民本文化是中國基本國情下特有的文化現象,在中國古代社會幾千年的發展曆史上,逐步豐富和發展起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優秀的傳統應該在現代的曆史條件下大力弘揚。儒家民本文化的現代價值取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發:
第一,關于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以人為本作為治國理念,在現代的曆史條件下賦予了新的内涵,主要應關注為民用權、為民謀利、理順民心三個問題。為民用權是以人為本理念的基本出發點,國家治理的首要問題就是為民而行使權力,使權力的運作成為民意的體現;為民謀利是以人為本理念的根本宗旨,國家治理的根本宗旨就是為民謀利益;理順民心是以人為本理念的理想目标,國家治理的理想目标是順乎民心,赢得民心,民心的向背關系的社會的穩定、國家的安危,應該把理順民心作為治理國家的不懈的追求。
第二,關于為政之德的官德素質。在儒家民本文化中,很強調為政之德,這是一種可貴的官德素質。
第三,關于義利統一的施政準則。儒家民本文化注重利民、富民,把調整民衆的正當的物質利益放到重要地位,并引導民衆的利欲之心,使之納入道義的規範之中,幾千年來,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在緻力于探索這個問題,從而形成了義利統一的施政準則。在現代的曆史條件下,弘揚義利統一的施政準則具有重要的意義。
民無信不立是孔子說的話,意思是一個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引申出人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足之地的意思。從這句話,還可以看出誠信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在這個世界上得到人們的信賴與支持,就必須以誠待人,以信交友,否則縱使你有過人的天賦,也會寸步難行。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受到一些對自己學習也是對誠信的考驗。
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就不可以在世界上立足,在社會上立足,說明誠信的重要性。
仁政愛民 以民為本
仁政愛民,以民為本這句話是儒家亞聖孟子的思想學說。今天看來應有現實意義,儒家思想在中國曆史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曆史上的當權者不太喜歡孟子的仁政愛民的學說。因為孟子反對暴政,體恤百姓,他告訴我們人要修心、養性、正身。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又一個著名的思想家。他繼承了孔子思想,把它發揚光大,他的愛民思想尤為突出,孟子生活在群雄争霸的年代,看到因戰事屍橫遍野,殺人如麻恐怖景象,他提出令統治者膽戰心驚的至理名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孟子認為,“土地、民衆、政事”是國家的三寶,誰能保護她的子民,那他就一定能稱王。因為“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孟子·梁惠王上》)。如果殘害百姓,就是孤家寡人的一夫(無道)。這樣的人是不配得天下,及使得到天下,也應該被打倒。推翻這樣的天子,不是犯上作亂弑君行為,正如周武王“誅一夫纣”推翻殷纣王的統治一樣,是為民除害。
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孟子·離婁上》)得到天下的人,如果失去了民心,那就一定失去天下。反之沒有天下的人,隻要得到民心,那就一定能得到天下。“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孟子·盡心下》)。孟子認為,要為民所想,不要把民厭惡的東西強加給他們。“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而也”(《孟子·離婁上》)。
天子為了得到天下,保四海,就必須實行仁政,愛護民衆。“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孟子·離婁上》)。天子不能保民,施暴于民,天下之人就可以得而共誅之。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統治者必須實行仁政,以德服人,來達到社會和諧,讓百姓休養生息,民衆生活富裕,國家才能強大。财富藏于民間,才是社會發展根本。他說:“省刑罰,薄稅斂”(《孟子·梁惠王》)。讓民衆自由的生活,以減輕民衆的負擔,更好地發展經濟。揭示了國家、君、臣和民的辯證關系。
一些草莽式的人物,為了唯我獨尊欺壓百姓,總是拿孟子先開刀,删銷不利于獨裁者的統治名言,使《孟子》的全文時常變成了節選。更有甚者開展全國的大批判。朱元璋不經意間看了《孟子》時,對“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心腹;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以及“暴君”、“一夫”、“霸道”之類的話更覺得芒刺在背。一邊讀,氣得一邊罵道:“如此荒謬直言,哪裡是像臣子說的話?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當天就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廟的殿外,充分暴露市儈流氓的本色。有些人總覺得自己就是當今的聖人,批判孔孟之道來宣揚自己的偉大,好像救世主現身。
我們今天再看孟子的仁政愛民學說,還是有其曆史的強大生命力,什麼叫聖賢:就是别人還不知道的東西,把他提煉升華到理論層面上。是人類道德的典範,思想迷茫時的燈塔,他告訴人類做人的價值取舍。曆史走到今天,我們不能拿現在的眼光來看古時的聖人。他們必定生活在兩千多年前,受到那個時代的限制。他那“天降大任,舍我其誰也”的遠大抱負,激勵一代又一代國人為中華的崛起而擔當道義。孟子的“順天(民)者存,逆天(民)者亡”铿锵名言,讓統治者收斂許多。孟子讓我們懂得人生觀的精華就是一個人生活的快樂,就應該來至盡可能減少對外來事物的依賴。孟子又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我們修心正身的座右銘,激勵我們繼續向前的勇氣。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為本”,孟子認為,對一個國家來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在經濟上,孟子主張“民有恒産”,讓農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權,要減輕賦稅。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說“側隐之心,人皆有之。”體現了孟子2000年前就提出的治國理念與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君為輕的本質就是所謂的西方普世價值,也就是民主自由人權,原版産自中國而非西方。
如果一個理論是 普世價值,肯定是人類跨越國界所遵從的準則,而且無需聲嘶力竭的輿論導向傳播。這種價值觀中國幾千年前就有,如果我估計的不錯,埃及印度遠古文化發達時期應該也有類似理論,絕非中國獨有,西方的這種觀點也是獨立産生,不存在東方文化對西方文化滲透侵略的概念, 全世界不約而同就是超越國界的 普世價值的含義。
“民為貴”是說人民的地位與公民權力至高無上。
“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産,後來戰國時期社稷就成了國家的代名詞。
作為一個現代國家的制度或憲法,法律的基本倫理必須保證公民利益至高無上,絕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愛黨就是愛國。
“君為輕”說相對于民與社稷來說,君的地位并不那麼重要。君的地位與權力是民賦予的,沒有民就沒有君,君怎麼可以與民相提并論呢?社稷是一個國家存在的基礎,很難設想一個國家可以既沒有山川大地,又沒有五谷物産,也沒有憲法制度。一個國家的總統來回換,還是一個國家;若是沒有了社稷,國家也就不存在了。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原是魏征的話,唐太宗李世民常用此話告誡衆人,久之成了李世民的“名言”。
其實這句話出自《荀子·王制》: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孔子家語》:“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對于天下而言,黎民就好像是衆多水滴彙成的大海,天子就好似海上的一片舟。在水上,水可以載着舟行駛,同樣也可以讓舟覆滅。比喻在平時,一樣事物往往存在兩面性。
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淵退位,自己稱帝。即位後,居安思危,任用賢良,虛懷納谏,實行輕徭薄賦、疏緩刑罰的政策,并且進行了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終于促成了社會安定、生産發展的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是中國封建時代最著名的“治世”。
唐太宗看到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殘酷欺壓百姓,荒淫腐化,使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農民起義如同烈火一樣在全國蔓延開來,隋朝被推翻,隋炀帝被人活活勒死十分的可悲下場。他當了皇帝以後,盡力減輕百姓的負擔,不許官吏腐化,免得自己和自己的後代步後塵。
他認為自己來自民間,很了解百姓疾苦。當了皇帝以後,辦事總是小心謹慎。仍然常常出現差錯。太子自幼生活在皇宮中,每天吃喝玩樂,百姓的困苦,他一概不知,将來處理國家大事,很可能出錯。因此,他給幾個兒子選擇的老師都是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人。
唐太宗懂得國家要興望發達,長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認為教誡太子諸王是“當今日之急”。
有一天,太子在湖中劃船。正巧,唐太宗從湖邊走過,就停住了腳步。太子看到了父皇,就将船劃到岸邊,問:“父皇找我有事嗎?”唐太宗問:“你知道船是靠什麼行走嗎?”太子想了想,答:“靠水,才能行走。”唐太宗又問:“你知道隋朝是怎樣亡國的嗎?”太子想了想,說:“隋炀帝殘暴荒淫,大興土木,迫害百姓,百姓就造反了。您順應民心,乘勢滅了隋朝。”唐太宗聽了,點了點頭,說:“你說得不錯。可你知道嗎?江河裡的水比如是百姓,水上走的船好比是君王。水可以把船浮起來行走,也可以把船打翻,讓船沉下去。我的意思是說,百姓可以使君王取得天下,百姓也可以使君王失去天下。”太子說:“父皇說得很深刻。”唐太宗再次叮咛:“千萬千萬記住這個道理啊!”唐太宗的原話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到了晚年,唐太宗更加注重對太子的教育。他認為,培養治國的本領,不僅要懂得治國的道理,更重要的事還必須親自去實踐一番,使自己具有實際的治國能力,因此,他命令太子代他處理一部分政事,使太子在實際從政中學到經驗,增長才幹。
唐太宗還根據自己治國的經驗教訓,寫成了《帝範》一書,用來教育子孫。《帝範》共有十二篇:君體、建親、求賢、省官、納谏、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
主要内容有:君體第一:自身修養的學問。
1、執政須為民 2、志向遠大,内心公正 3、有德才能号召四方
建親第二:運用權力的學問。
1、權力須與人共享,事業須和民與共 2、共同的利益使事業得以久遠 3、用人不唯親,選才看能力 4、合理分權,相互制衡 5、了解百姓的心聲,為百姓做好事
求賢第三:使用人才的學問 。
1、賢德之才,是事業成功的保證 2、求才要不論出身,納才須锲而不舍 3、善用人才體現着領導者的能力和氣度
審官第四:選任官員的學問。
1、知人、安民,是為官者的基本責任 2、用人要盡其才,取其長 3、沒有不能用的人才,隻有不會用的官員 4、善集衆智,用人得當
納谏第五:聽取意見的學問。
1、廣開言路,虛心聽取群衆的呼聲 2、忠言逆耳,唯理是從
去讒第六:杜絕小人的學問。
1、幹大事必須遠小人 2、辨奸之道 3、親小人,遠賢臣,會緻事業受損 4、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誡盈第七:防止驕傲産生過失。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玩物喪志,驕奢擾民 3、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崇儉第八:防止侈靡導緻堕落。
1、聲色犬馬是自我堕落的始端 2、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3、施政更需儉,繁政亦為奢
賞罰第九:防止不公招緻亂政。
1、賞罰的基本法則 2、賞罰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推廣德行 3、賞罰必須公正,不避親,不仇仇
務農第十:關心"三農",以利社會穩定。
1、農事乃一國之大事 2、重視"三農",言語之外,更須力行
閱武第十一:軍備不怠,是長期和平的基石。
1、武備是和平的後盾 2、盛世更須修武
崇文第十二:教育民衆,更要教育自己。
1、文化是社會的經緯 2、通過教育,提升民智,提升領導力 3、領導者的道德修養
這些對為政者的個人修養,選任和統禦下屬的學問,乃至經濟民生、教育軍事等家國事務都做出了非常有見地的解答。展現出一代英主對人生和世界的體悟;也是一個馬上争天下、馬下治天下的開國君主一生經驗的總結。其充滿哲理性的語言,或一言中的,或一語道破天機。不但閃露着看問題的高瞻遠矚,也隐含着論理的深邃透徹。
名人名言
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宋.程頤
民者,萬世之本也(漢·賈誼)
為國者,以民為基(三國志)
英雄者,國之幹,庶民者,國之本〈三略〉
國以民為本,君以民為本,吏以民為本(漢·賈誼)
民惟邦本,本固邦甯〈尚書〉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孔子家語〉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于民之憂樂(清·黃宗羲)
國家之主人為誰?即一國之民是也(清·梁啟超)以民情驗天心(清·康有為)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韓非子〉
聖人治天下,體民之情,遂民之欲(清·戴震)
衆好之,必察焉;衆惡之,必察焉〈論語〉
夫與民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與民共有其憂者,人必拯其危----〈三國志〉
善治必達情,達情必近人(清·唐甄)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亂?失民心而已!(清·王韬)
王者所以得天下者,以得民也。得民者,以得其心也(宋·汪藻)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子〉
民心所歸,大事可成;民心所離,立見滅亡(清·陳天華)
自古天下離合之勢常系民心(宋·辛棄疾)
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宋·程頤)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
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荀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