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為什麼需要“溝通”以及溝通三模式人們本能的需要和熱愛溝通。因為若沒有出口,一個人将無法表達自己,更無法理解他人。具體的人性是固定的,抽象的語言和思想卻可以千變萬化。
溝通需要語言,以及思想。
心理學意義上的溝通,則更為複雜,因為它是人心理活動的呈現或露出。學者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就有一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溝通療法。
伯恩對它的定義是:“一種思想與感覺一緻的系統,藉由一套相對應的行為模式呈現于外在。”
在伯恩看來,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兒童自我”。這個自我本質上來講,是一套來自個人童年遺留下來的行為、想法、感覺。每一個成人自我,都是針對在此基礎上的,針對現實情況展開的自主性行為、想法、感覺的組合體;而父母,則是這種自我的模闆。
在日常溝通分析運用中,我們會簡單地稱呼人們的溝通狀态或是“在兒童自我狀态裡”或是“在父母自我狀态裡”,或是“在成人自我狀态裡”。
當我們把這三個自我狀态放在一起,就能夠得出溝通核心---一個人的溝通狀态,其實是自身三部分自我狀态組成的綜合人格模式。
溝通中的三種人格模式如前所說,個體的溝通狀态,其實是自身三部分自我狀态組成的一種綜合人格模式。這三種模式會因為溝通對象和場景的不同而自由切換。
(1)個體處于兒童自我狀态時的行為表現與心态
所謂兒童自我狀态,就是說當個體處于兒童自我狀态時,個體的行為傾向于表現得像個孩子一樣。
體現在行為上就是個體的思考、感受、觸覺、聽覺以及身體行為反應,都會像一個年齡隻有幾歲的孩子一樣。此時,個體的自我狀态是一種完全不設防的,充分體驗自身存在狀态的狀況。
而通常情況下,兒童自我狀态中包含個體所有的感受,如恐懼、愛、生氣、快樂、悲傷、羞愧等。并且,這些狀态會像兒童一樣表現得非常直接和明顯。也因此,兒童自我狀态經常被人們指責為生活中麻煩的來源。
當人們在某種場景下以兒童自我狀态應對外界時,有可能産生不被成人世界接納的後果。
(2)父母自我狀态
當個體呈現出父母自我狀态時,他們就會像一台錄音機。即,他/她的思考、感受及行為方式,就是他/她的父母或撫養自己長大的某些人的行為以及心态藍本。
在父母自我狀态下的成年人,做決定時往往不需要理由和思考,因為他們做出的隻是對情境的一種條件反射,他們内心根據父母的标準來判斷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人們該如何生活等問題。因此,處于這種狀況的成年人,彼此之間進行溝通時傾向于保守、有限開放等特征。
對知識、人格、品德、社會規範等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和指标。
(3)成人自我狀态
成人自我狀态是一個人最為本質的存在狀态。當個體處于成人自我狀态時,個體就像是一台人腦計算機,它将完全抛離兒童心态或父母經驗觀點,而隻會根據大腦邏輯程序,去處理收集以及存儲現實世界中的經驗和數據,并在充分分析之後對其加以應用,或據此做出決策。
在充分了解心理學意義上的溝通内核之後,我們再來看看當下流行的,所謂的“降維溝通”背後,意味着怎樣的心理變更和社會變化。
降維原本不是社會領域内的詞彙,而是學科專屬名詞。
降維原意,是指通過單幅圖像數據的高維化,對單幅圖像轉化為高維空間中的數據集合,進行的一種操作。
大衆熟知的“降維攻擊”,則出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Ⅲ·死神永生》篇章中的,從三維降至二維的攻擊。
那麼,既然存在“降低”這種動态變化,那麼“維度”究竟有多少層級,有哪些變化,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變化呢?要理解這一點,就必須溯本追源地去理解“維度”的基本内涵與外延。
維度背後所謂維度(Dimension),又被稱為維數,在數學中,它是獨立參數的數目。而在物理學和哲學的領域内,維度則是指獨立于時空坐标的數目。
讓我們從物理學角度詳細闡述維度:
· 0維就是一個無限小的點,沒有長度。
· 1維則是一條無限長的直線,且隻有長度。
· 2維變成了一個平面,由長度和寬度(或部分曲線)組成了面積。
· 3維則是在2維基礎上加了高度之後,組成的體積。
· 4維開始在2維基礎上分出了時間、空間。一般情況下,人們說的4維是指物體在時間線上的轉移。并且,4維準确來說有兩種:四維時空(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和四維空間(隻指四個維度的空間)。
· 5維則來自于四維運動,即四維運動産生五維。
廣義上講:維度體現的是事物之間“有所關聯”的抽象概念的數量。
這個“有所關聯”的抽象概念,既可能是多個抽象概念聯系而成的抽象概念,也可能與其中任何一個組成它的抽象概念都有聯系。而組成這些抽象概念的個數,就是變化的維度。維度成立的基礎,是一切事物都有相對聯系。
如果從哲學角度看,所有人觀察、思考與表述某事物,都有一種“思維角度”,在此可以簡稱為“維度”。
比如,當人們觀察與思考“月亮”這一事物時,人們會從月亮的“内容、時間、空間”這三個角度去思考或描述;也可能從月亮的“載體、能量、信息”這三個不同的思維角度去思考或描述。
因此,從以上我們對維度的解析來看,人的溝通,既受到自身心理發展狀态的影響和左右,又受到自身學識、思維深度等智慧方面的影響和制約。鑒于這兩者的作用力,人與人之間的日常溝通,往往會出現很大的差異。
我們會明顯感覺到與某人溝通時,信息傳遞效果不對等。
在這種情況下,高緯度的人會降低思考維度,以使低緯度的人能夠跟得上或理解自己的觀點。而在社會學層面上,降維溝通往往意味着“利用”或“打擊”,而非對等的溝通。
因為,當高緯度生物,發現低緯度生物處于比自己低的低段位狀态時,自然而然就會采取錯誤方式去故意誘導低段位生物,做出有利于高段位生物的舉動。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Carbery, J., & Buhrmester, D. (1998). Friendship and need fulfillment during three phases of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5(3), 393–409.
第一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