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跳海大院 ,作者院辦小龍
如果2020年有第一季度關鍵字評選的話,我想,會是這個字。
圖源網站:strokeorder
爺:形聲字,從父,耶聲,筆順編号:343452。“爺”這個字,越來越成為你我挂在嘴上的自稱,下面将開始展示相關的情境表達。
“爺”這個字,一般會在後面接上一個極具沖擊力的動詞“爬”,或者是“怒”字,但無外乎,這些都是會高頻地出現在一個相當氣憤的場合。
也可能存在于你和狗友一同追的一檔選秀節目,你對當下的結果宣判不滿意,跑去自己的秘密空間宣洩一下:
哪怕是個搶不到老麥半價桶的城市傷心青年,當達到一定惱火的程度,很大概率會選擇在網絡洋洋灑灑寫下一篇爺的悲情日記:
“比在雨天打翻搶到的半價桶更悲傷的事情是,我從未擁有白嫖金桶的機會,哪怕隻是短暫地愛一下下,爺怒了。”
像院辦最近因為發了工資,打算約狗友出來喝酒,結果因為咱們之前搞的Switch抽獎沒有抽中他,我們當天的對話僅止步于此:
拜托我也沒中啊!
除了上面最常用的“三字經”(給爺爬/爺怒了),即使是一些慣用的打招呼方式,其實人稱代詞也正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轉變,你可以理解為蠟筆小新不再對他媽媽美伢子說:“你回來了。”而是——爺來了,爺走了,給爺整笑了。
你試試這樣跟媽媽說話會不會被敲個爆栗
歡迎來到 “爺”的變種環節 除了上面如同小朋友學說話的基礎問候語與表達方式發生了人稱的轉化,院辦還發現當下“以爺自稱”的現象還從漢字“演化”到了象形文字。我在網絡汪洋中,多次看到了這個集合表形、表意、表音于一身的“爺”的替代品——The oldman emoji
就是你手機裡面的那個黃豆白豆老爺爺.emoji
圖源B站@JesseDominate--《爺的進化史》
BV1s7411e7PS
此刻的“爺”有了新的呈現方式,由文字→表情包→動态MV。
視頻來源B站@嗆了一口BV15p4y1C7XG讓我們和Lisa導師的版本來對比一下,有内味了:
建議改成:《爺 So gay——》
爺 從 哪 裡 來 ? 你會發現,你的周遭上到語言體系,下到表情包這種細枝末節,都被“爺”各種包辦,那麼為什麼會處于這樣的局面?院辦認為要從這場風暴中心眼開始追溯,提及到“爺”,其實怎麼都離不開抽象文化。
抽象工作室産生的金句可以稱為“抽象話”
而“抽象話”則是抽象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本身的存在是為了規避敏感詞的審查。于是慣用首字母縮寫(如:GKD搞快點)、emoji表情、川渝方言又或者是字符符号(如倒過來的問号¿=?)來代替漢字的含義,構成了一套新興的網絡語言形式。
初接觸時有點抽象難懂,像在看摩斯密碼,一旦接觸多了便會無法自拔的解碼編碼,處處都存在抽象話的影子。比如看看這一句常用的抽象話評論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