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康熙王朝最經典一段?1、當朝大學士,統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罷免四位;六部尚書,朕不得不罷免三位看看這七個人吧,哪個不是兩鬓班白,哪個不是朝廷的棟梁,哪個不是朕的兒女親家,他們爛了,朕心要碎了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裡,卻搞成了這個樣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于國家,愧對祖宗,愧對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罷免了自己...還有你們,雖然個個冠冕堂皇站在幹岸上,你們,就那麼幹淨嗎?朕知道,你們當中有些人,比這七個人,更腐敗朕勸你們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腸子翻出來,曬一曬,洗一洗,拾掇拾掇,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陳道明康熙王朝最經典一段?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1、當朝大學士,統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罷免四位;六部尚書,朕不得不罷免三位。看看這七個人吧,哪個不是兩鬓班白,哪個不是朝廷的棟梁,哪個不是朕的兒女親家,他們爛了,朕心要碎了!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裡,卻搞成了這個樣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于國家,愧對祖宗,愧對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罷免了自己...!還有你們,雖然個個冠冕堂皇站在幹岸上,你們,就那麼幹淨嗎?朕知道,你們當中有些人,比這七個人,更腐敗!朕勸你們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腸子翻出來,曬一曬,洗一洗,拾掇拾掇!
首先說明一下《康熙王朝》是根據二月河老師的小說改編的,和曆史上康熙皇帝的性格、處事方法有不小的區别。裡面的曆史細節問題,就不一一贅述,留待專門的曆史達人予以糾正。
我對于陳道明老師扮演的康熙,這些對白,還是有一定的不同意見的。
第一段中康熙提到了不得不罷免四位大學士、三位六部尚書,接着自己批評自己說恨不得罷免自己,然後話鋒一轉開始指責群臣,意思群臣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提醒他們也是有問題的,并要求群臣自律。
這段話,暴露出來劇中康熙的幾個缺點:
康熙用人不當;作為組織的最高領導人,手下的重臣出現問題,第一責任人是誰?隻能是選拔人才的康熙皇帝;
康熙用人方法錯誤;康熙說“哪個不是朕的兒女親家”,選拔人才,是要讓人才物盡其用,“公生明,廉生威”,天下九州雖然尊皇帝一人,卻非一人之天下,而用“兒女姻親”籠絡之,這是公器私用,妄圖用私情來籠絡朝廷的棟梁,家國混為一談,上行下效,皇帝可以用姻親來籠絡大臣,大臣難道不會用姻親來籠絡其他朝臣甚至地方大員?如此上下勾結,互為狼狽,怎能無私?
康熙自省不夠:“朕恨不得自己罷免了自己”這句話聽來動容,實則毫無意義,康熙會自己罷免自己嗎?不會,曆史上犯下大錯的皇帝,一般應該做什麼呢?漢武帝的《輪台罪己诏》就是正确的榜樣,而這樣貌似痛心疾首,實則不痛不癢的自我批評,實際上是給底下的大臣先定了調子“這事兒錯誤和我無關,這鍋别讓我背”,一個痛心反省的帝王、組織的領導者,應該拿出切實有效的整改方案,處置方案,而非用愧對祖宗、天地之類虛無缥缈的話來搪塞;
康熙禦下無能:在朝政已經糜爛如斯的當口,其正确的做法應該是亂世用重典,懲罰一批,挽救一批,教育一批,而非像這樣指責所有人都一樣的腐敗,指責所有人,這種無的放矢的行為,隻能是讓犯罪者慶幸,無辜者心寒的愚蠢之舉,而特别提出來“你們當中有些人,比這七個人,更腐敗!”意圖是什麼?是想告訴腐敗分子,即使更腐敗也不會有事?還是想說明皇帝也沒有辦法抓住這些更腐敗的人加以懲罰?說這些話除了暴露自己的無能,毫無用處。
綜上所述,編劇試圖營造一個被臣子背叛、傷害後氣憤、傷心、怒其不争的帝王形象,并試圖展現康熙的人格魅力,我認為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