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四力”
講好改革開放故事
中國記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中國記協舉辦這次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踐行‘四力’”為主題的采訪交流活動,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重要舉措。
來自中央和地方46家主流新聞媒體的55名編輯記者參加此次江蘇行采訪活動。
當天上午和下午,編輯記者們先後到紅豆集團和華西村采訪。在為期一周的時間裡,大家還将深入江蘇省無錫、蘇州等改革開放前沿地區,實地考察江陰徐霞客鎮、南豐永聯村等“蘇南模式”典型經驗,調研采訪海瀾集團、友達光電、華天科技、同程網等民營經濟發展成果,還将深入蘇州工業園區、蘇州生物醫藥産業園、昆山廣電産業園等改革開放創新試驗田親身感受我國改革開放40年特别是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新面貌新成就,通過積極踐行“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深入挖掘江蘇改革開放新精神新啟示,講好江蘇故事,講好改革開放故事。
紅豆集團
從20世紀50年代鄉鎮的小手工作坊,到如今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紅豆集團的發展是中國民營企業的一個縮影。從單一針織内衣産品到服裝系列化,到相對多元化,再到資本運營的轉型,如今産品已涉及紡織服裝、橡膠輪胎、紅豆杉大健康、園區開發商業地産四大領域,成為“新蘇南模式”的先行者。2017年,紅豆集團位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82位,擁有10萬員工、兩個産業園區、3家上市挂牌公司、3個馳名商标。
紅豆集團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創辦了11.13平方公裡的經濟特區。截至目前已有來自中國、歐美等國家及地區的130家企業在西港特區這個平台上實現了共贏發展,特區解決了當地2.1萬人的就業,成為“一帶一路”上的合作共贏樣闆。
參加踐行“四力”江蘇行的編輯記者,采訪紅豆集團。
華西村
“甯做小池裡的大魚,不做大池裡的小魚。華西村的傳統産業轉型,要通過技術改造生産差異化、特色化産品。”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介紹說,2013年以來,華西村用于治金化纖、棉紡、海運、海工等企業的技改資金,累計已達17.9億元。通過發展金融投資、倉儲物流、農産品批發市場及礦産資源等一批新興産業,換來了華西村穩步發展。
11月13日,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接受踐行“四力”江蘇行的編輯記者采訪。
參加踐行“四力”江蘇行的編輯記者,參觀采訪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的故居。
華西村的地标,74層328米的江陰龍希國際大酒店。
華西村風貌
雙腳走四方,兩眼觀天下
腦中有所思,揮筆力千鈞
做到了“四力”記者
一定是一個成功的好記者
請繼續關注日報哥同事發回的報道
來源|廣西日報記者 覃文武
編輯|覃燕燕
責編|唐莉莉
值班主任|黃俪
廣西日報新媒體出品
精彩推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