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 水=除霧劑,試過發現不對勁!”14日,市民祝先生反映稱,最近幾天有人在部分路段臨停車位兜售除霧粉,回家用後卻發現并沒多大的效果。冬季氣溫低,清晨車窗容易起霧影響駕駛,祝先生表示,霧氣沒清除,卻惹了一肚子的氣,噴後車内一股怪味。
“和朋友在潤輝廣場吃飯,車停在西峰路上。”祝先生稱,當天晚上他們出來,看到一中年女子站在車邊,問他們要不要除霧粉。
祝先生稱,一小玻璃管除霧粉30元,對方稱可以用5年,一個冬季隻要取一點溶于水,在車窗玻璃上噴勻,半個月噴一次,可以保障一個冬季不用為起霧犯愁。
“她還有噴霧器,一管融好的水劑。”祝先生說,在朋友的車内現場噴完,又往玻璃上噴霧,噴後仍很透明,覺得效果不錯,就和幾位朋友每人買了一管。
當天晚上回到家,祝先生稱,他按照對方說的取了一點溶于水,然後均勻噴在了車窗上,第二天早上發現,車窗仍然有霧氣,車内還有一股怪味。
“大家都是這樣,用了沒效果。”祝先生說,這時大家才意識到,買到了假的除霧粉。
調查——部分路段有人兜售“除霧粉”接到市民反映後,14日晚上,記者趕至潤輝廣場附近路段探訪,部分居民稱,有一女子在路邊兜售除霧粉。
“附近有加油站、購物廣場,邗江北路和西峰路上畫了臨停位,晚上停了不少車。”住在附近的居民張先生說,該女子多選擇在車邊等候車主,然後上前推銷。
張先生表示,冬季氣溫較低,車内玻璃起霧不僅耽誤時間,還容易影響駕駛,确實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該女子操作後效果明顯,一管能用5年。“賣了兩個晚上,就見不到她了。”
一小管所謂的白色除霧粉要30元,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祝先生稱,他将剩下的給同事和朋友看,大家猜測可能是漂白粉。
熱銷——網店中除霧産品熱賣一到冬季,車内起霧就成了不少車主的心煩事。“每天早上要早起10分鐘,就是擔心車内起霧。”市民李女士稱,她所住小區是地上停車位,冬季如果不早起發動車輛除霧,孩子到校的時間就會耽擱,霧不散去,不敢開。
李女士稱,冬季車外結霜倒不是什麼難事,隻要用刀鏟鏟一下就可以開走,但起霧不行,直接看不清外面的情況。車内玻璃之所以起霧,主要是車内外溫差較大,導緻車内的水蒸氣凝結在玻璃上形成霧氣。
“買過防霧産品,很多網店最便宜的十幾元。”李女士說,店家宣傳得很好,但實際用起來可能一周不到又起霧,到時又得噴,每次噴完玻璃上總有一種黏黏的感覺,後來就不買了。
記者發現,多個網購平台的防霧劑等産品熱銷,賣的多是液體,沒有發現有粉狀的産品。
支招——最靠譜的還是用暖風“市場上的防霧劑原理很簡單,就是在玻璃上形成一層膜,減少水蒸氣凝結。”市區從事汽車保養業内人士鮑迎軍表示,很多防霧劑産品效果持續的周期不長,一個冬季可能要噴塗多次,盡管便宜,還是有些麻煩,要塗抹均勻。
鮑迎軍表示,遇到兜售防霧産品、清潔産品的還是要留神,買到劣質産品還容易對車内造成污染,傷及車身。
“現場操作的可能是真的,賣的可能是假的。” 鮑迎軍提醒,購買防霧産品還是應選擇正規店家,若嫌麻煩,最靠譜的辦法就是用空調暖風,把空調出風口打到前檔,開AC模式,兩三分鐘效果就很明顯。
鮑迎軍表示,除了防霧劑,市場上還有各種玻璃保暖披,将前擋風玻璃罩起來減少溫差,也能起到防霧的效果。
記者 孟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