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玲子菲菲
01.
一段關系中,最好的狀态莫過于“兩情相悅”。
你來我往,你付出,我回饋;你幫助,我感恩……
令人困惑的是:我無止境的付出,習慣性的付出,在你眼裡成了理所當然。有一天,累了,倦了,想退出這段不平衡的關系,不僅不會得到感激,理解,反而還會招來無端的憎恨,疏離,冷落。
不禁感慨,什麼時候,我們的付出竟成了理所當然。
02.
一個朋友分享了這樣一則故事。
同部門的幾個同事漸漸熟絡,大家之間的關系已然超出工作範圍。
業餘,大家網上團購,一起雞娃,分享生活趣聞、八卦,分享美食、零食等等。
你來我往,你幫我助,漸漸地,大家親如一家人,相處和睦融洽。
小李和小敏無話不說,兩人投緣,彼此關系升溫,由普通同事關系,上升為生活好友,由生活好友再增進工作上的“好夥伴”關系。
每次,小李遇到工作難題,立即發信息給小敏。
小敏回複得又快又準。有時小李見小敏沒回複,就随時口頭或郵件提醒。
小敏擔心小李着急,又添上一層“親密熟人”關系,咬咬牙就回複了。
一年,兩年,過去了……兩人熟絡如初。
有一年,小敏産假歸來,孩子一歲前,她每天休一小時哺乳假。工作時間由以前的八小時縮短到七小時。再加上“一孕傻三年”,任務重,時間緊。
每天,小敏馬不停蹄趕工作進度,滿心念着早點回家喂孩子。
然而,小李一如既往地找小敏幫忙。每天遇到工作難題,或和小敏有交集的工作任務,習慣性地找小敏,希望憑借彼此的“熟絡”關系,給開綠燈,早些回複。
這讓小敏感到吃力,很為難。手頭上一堆事情還沒理清個頭緒呢。
有一次,小敏欲言又止,還是鼓足勇氣對小李說;“我可以晚點回複嗎?”
小李眼裡飄出一絲驚訝,很快,她裝作若無其事地說:“可以啊!”
小敏感到有些内疚,她把手中的活兒按輕重緩急的順序分類依次處理,小李的事情不算最緊要的事情,就“擅自”破例放在晚些時候處理。第一次拒絕小李,讓她還有些不習慣。
從那以後,小敏發現,小李對她的态度開始冷淡,疏遠。
有一次,倆人為一個事情還吵了幾句。小李說:“别人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别人。”她很受委屈,覺得自己的事情提交給小敏,小敏就應該第一時間處理。
而如今的小敏卻懈怠,拖延回複,就是沒把她放在眼裡。所以小李據此覺得是小敏變了。既然小敏對她不好,那她從此就可以對小李不好了。
打那以後,小李對小敏“客氣”了許多,兩人成為了普通的同事,昔日彼此的“熟絡”關聯不再。
而此刻的小敏,默默地,将這一切看在眼底,深深地籲了口氣,她終于,總算從這不段令人心疲且不平衡的關系中抽離出來。
03.
小敏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相信許多人都親曆過。
你習慣地付出,過度地付出,無止境地付出,有一天你的付出戛然而止,對方反而覺得就是你變了,變得不可理喻,因為你突然對他停止付出,給他帶來困擾和痛苦,讓他的生活陷于一團亂麻,令他感到無所适從。
所有的關系都如此,你習慣性的付出,長此以往,就成了“理所當然”。
你無止境地付出,另一方視而不見。
著作《心居》中,蘇望娣退休前後,對家務大包小攬,從無怨言。
做了奶奶後,既要忙家務,做飯,帶孫子,還要忙着裝修兒媳新房,而她丈夫和兒子竟沒有一個主動站出來搭把手。
有一次,她心力俱疲,希望誰能幫她分擔一下。結果,她男人飯後去陽台澆花,兒子癱坐在沙發上刷屏,空氣裡充斥着她無名的怒火和怨氣。她一面唠叨,一面洗碗,她的控訴如空氣,無人回應。
蘇望娣痛苦不堪的是家人對她的付出視而不見;生不如死的是家人對她的埋怨無動于衷。
你一味的付出,在對方眼裡一文不值,對方享受得“天經地義”,沒有理解,沒有心疼,沒有回饋。
04.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好的關系,都是相互愉悅的,是雙向奔赴的。
一方無止境地付出,對方一味地享受,換來的就是寒心,遠離,絕望。
小敏的故事,和“升米恩鬥米仇”相似,幫了這麼多年,突然不幫了,落得個被埋怨的罵名,還不如做一個“路人”角色偶爾提供一次幫忙還能換來一個禮節性的“謝謝”。
幫着幫着,恩人竟然弄成仇人。你的善良要有“度”,适度施善,好過濫施善意,别到最後,弄得自己遍體鱗傷,傷人傷己。
有些人 ,是無法用善意感化的,你的善良應該有選擇性,碰見“白眼狼”,及時抽身離去。
如果都像唐三藏那樣明知就算可能是妖精也要佛口慈心,西天取經的路上,若沒有幾個對善意小心使用的徒弟們替他降妖伏魔,怕是還沒取到真經,修成正果,早就魂飛魄散了。
蘇望娣之所以在痛苦中煎熬,丈夫和兒子都被她漸漸“慣寵”壞了。作為妻子,母親,祖母,放不下孫子,年邁的她不能離婚,但需要自救來換來自愛。
累了,不洗不擦,就讓丈夫和兒子一起享受一下淩亂的室内環境,不想做飯就不做了,讓他們體會一下餓肚子的感覺。
趁這個時候,好好愉悅一下身心。學會放手是蘇望娣的出路。
所以說,所有的關系中,切忌過度付出,換來失去自我。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愛的付出,需要愛的回報,方能長長久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