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森林自然重生,右滿舵小草破土而嫩綠,教育應轉向農業生産原理的模式
(圖片來自google)
叢林大火在澳大利亞各地燃燒,大火的規模和強度是前所未有的。這場大火始于2019年6月,截至2020年3月9日,大火燒毀了大約1,860萬公頃(2.8億畝;186,000 平方公裡),摧毀了5,900多棟建築物(包括2,779棟房屋),并造成至少34人死亡。據估計有十億隻動物喪命,一些瀕危物種可能被滅絕。
(以上數據來源于維基百科)
在澳大利亞,大自然開始自我修複
這件事大家都知道,因為無休止的叢林大火席卷澳大利亞,摧毀了巨量的林地。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片被摧毀的大地,開始自我修複了,讓所有人驚奇是:數百萬公頃的土地已經開始再次顯示出新的生命迹象,大自然開始在澳大利亞聚集。我們共睹了叢林毀滅,但是自然卻用它重生的力量回應災難。
(圖片來自Murray Lowe)
這組圖片是澳大利亞攝影師Murray Lowe拍攝的,拍攝的區域是影響最嚴重的火災區域:新南威爾士州。MurrayLowe說:“我看到大自然複活的方式讓我不知所措,大自然的美勝過所有毀滅性的大火。”你可以看到森林開始開花,是從被燒毀的樹木上發芽的花朵,生活和希望重返澳大利亞森林。
在右滿舵,大自然也悄然地生長
今年2月,我們在福州,也感受到這來自自然的力量。
在右滿舵辦公室有一個“荒廢”後花園,這荒廢後花園有一塊最陰冷潮濕的地方。有很多雜草和垃圾,夏天易滋生蚊蟲,連走過的人都沒幾個。四木長老在嘗試把後花園進行整體的荒地改造,卻對這塊地沒什麼想法。當這塊地進行了修正後(雜草除去,垃圾清理),四木長老發現那塊地方方正正,很漂亮,而且它雜草長得很旺,想着土地應該是有肥力的。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視頻,有人把草種子和一種膠狀基質混合在一起,噴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長草,從那以後四木長老查蔬菜種子的時候也會順便搜一下草種子,後面在網上找種子時,看到網上展示的草地,四木長老内心想着:如果躺在那塊草地曬太陽一定舒服極了,也是夏天避暑休閑的好地方,所以決定在方方又正正的區域種一塊草地。
2月27日這一天,我們在地上灑下了種子,品種是:美國四季青,種子說明書上寫着:7天-15天出苗。自然,我們對這草地的預期就被說明書給定義好了。前三天我們很興奮,時不時就想去瞧上一眼,但是這荒地除了被清理幹淨,真是沒什麼變化,慢慢地圍觀者的好奇心也減小了。
四木長老在第五天時,冷不丁的發張圖片,說了句“綠了”……淡定的辦公室炸開了鍋,一起圍觀這“綠不綠黃不黃”的小嫩芽,我們贊歎這破土而出的小草速度盡然如此之快,不是說好的15天嗎?雖然你的理智和小學知識已經告訴你“破土而出”的意思,但是當你看到滿地的“小土芽”時,這種生命的力量,這種自然的力量,還是會給你一劑生長的強心針。
(圖片來自右滿舵)
更有意思的是,在花園裡灑下草種子的同時,光影長老好奇不同的生長環境(室内室外,溫度濕度),小草的成長速度是否會有不一樣的呈現,所以在辦公室也做了一個培養皿,撒了同樣的草種,15天過去了,小草一天天長高,但是最另長老新奇的是:觀察到小草在辦公室的一個夜晚,因為缺水,渴的彎了腰,清早長老喂水後,腰蹭蹭蹭地直了起來,長老們贊歎小草這樣的堅韌有力!
(視頻來自右滿舵)
教育需要從基于工業化和制造業的模式,轉向到基于農業生産原理的模式
(視頻來自TED官網)
我們清晰的見證了澳大利亞的自然重生,它擁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們穿過燃燒的樹幹和受幹旱影響的土壤,開出了花。我們親眼的見證了右滿舵花園小草,在荒地中冒出充滿活力的新芽。孩子的生長就和自然界中的小草花朵一般,他們在“災難”中的毅力、複原力和抵禦力,超乎我們預期的想象,他們會以他們成長的方式“冒出芽開出花”,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創造條件。
我們必須從基于工業化和制造業的教育模式(這個模式是基于線性的,标準化的和批量生産的人們),轉向到一個基于農業生産原理的模式。我們必須認識到:人類的繁榮不是一個工業制造的過程,而是一個有機的過程。你不能預計人類發展的結果,你所能做的,就像一個農民,去創造條件,讓它們開始有蓬勃發展的基礎。(引用于 肯·羅賓遜的TED演講:推動學習的革命)
右滿舵這段時間從都市農業實踐中,看到自然的力量,而這變化的力量正是孩子成長的力量。教育應該個性化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