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訓結果與培訓目的相違背
培養教育碩士本為提高基層教師學曆層次和文化專業知識結構,使教師變得更為優秀,可是培養的教師絕大部分不再回原崗位服務,幾乎是為受教育者飛出農村、飛出落後地區、甚至飛出基礎教育戰線做了準備。
我縣是小縣,教師人數較少,攻讀教育碩士的人數相對也少,目前有6人已畢業,其中3人出了縣,2人換了校,1人外出轉了一圈因夫人工作難落實才回來。在讀15人,有部分在實習、而幾乎無一人回原崗位實習。其畢業後的動向也就昭然若揭。
二、政策本意與實際效果相違背
在我縣考取教育碩士的老師有兩大特點,一是年輕,二是骨幹。我縣由于學生數逐年下降,教師總量不再缺編,新招教師理由不很充分,即便如此,縣委政府還是克服諸多困難,為了解決教師隊伍年齡和學科的結構性缺編,每年招考部分教師。但招考人數抵不上自然減員人數,更無法遏制教師隊伍的老齡化趨勢。如果鼓勵老師報考教育碩士,有的學校不多的幾個年輕、專業水平較高、有發展前途的老師反而提前走了,學校正常開課,教育質量肯定會下滑。我們有一所農村中學,一次就有五人考取教育碩士,導緻學校無法排課。個别學科甚至沒有了教研的領頭人。
三、培訓内容與教學需求不一緻
首先教育碩士培訓是教育理論培訓,對教學有幫助,但意義不大,現在教師培訓需要的是教學能力 、觀念和方法的培訓,是學習習慣、思維習慣養成的培訓,這些問題更多的應依靠校本教研來解決。基礎教育第一線更需要的不是理論家而是實踐者。
其次,現實中更多的深受廣大基礎教育一線教師愛戴的教育家幾乎沒有一人是理論家。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隻有高中學曆,都是在教學實踐中邊教學邊探索邊總結,成為教育專家,成就了一番事業,如魏書生、任小艾等等。 因此,我以為目前教育碩士培養對農村基礎教育不是支持而是傷害。如果我們制定的教育政策會明顯傷害基礎教育,這個政策的正确性就要打個問号,實施價值也就要反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