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精講精練體現學科特點是什麼?課程标準是高三複習階段開展教學的基本依據,根據《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一核四層四翼”的要求,生物學學科的高考命題趨勢是以情境為載體,考查學生的學習及應用能力較之以前,更加注重對考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等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核在高三複習的最後階段,教師應立足學科特點,把準複習脈搏,避免刷題背書等簡單低效的複習手段,真正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後期複習備考應注意以下幾點:,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生物精講精練體現學科特點是什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課程标準是高三複習階段開展教學的基本依據,根據《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一核四層四翼”的要求,生物學學科的高考命題趨勢是以情境為載體,考查學生的學習及應用能力。較之以前,更加注重對考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等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核。在高三複習的最後階段,教師應立足學科特點,把準複習脈搏,避免刷題背書等簡單低效的複習手段,真正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後期複習備考應注意以下幾點:
回歸教材,構建知識體系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到了二輪複習的階段,學生的很大一部分問題,其實是因為基礎知識遺忘造成的。有的學生不注重學科内在特點和知識間的縱橫聯系,沒有從理解單一知識點遷移到理解整個知識結構框架上來而導緻其能力難以提升。很多教師也看到了這一點,告訴學生要多背書、做書中填空題,這種複習既單調枯燥又耗費了寶貴時間,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将各知識點連成線、結成網,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注重跨章節、跨教材的融合,以核心“大概念”構建知識體系。把簡單的知識獲取轉換到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上來。
課堂要留有時間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如在表述相關概念的内涵與外延、相關原理的應用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注重知識點的拓展與銜接,這樣學生複習過程中就需要深層思考,往往學習起來生動活潑且事半功倍。
創設新情境,構建微專題
微專題以“點”為突破口,基于學生的真實問題進行構建。以微專題進行複習在很好地幫助學生複習鞏固所學知識、及時彌補複習中所暴露問題的同時,還可以活化知識的運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以新材料及新的組織形式等靈活運用微專題引領學生複習,能讓學生深度參與,突出能力培養,促進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以“溶酶體”為微專題進行複習時,可将溶酶體酶及溶酶體的來源、溶酶體的功能(胞内消化及細胞自噬)、溶酶體pH值低的原因(物質運輸、H^ 泵)及抗原處理等知識點有機聯系起來,形成知識網絡。在進行“病毒”微專題複習時,以新冠病毒為例,将病毒的種類、結構、習性、危害、檢測方法、免疫,遺傳信息的傳遞與表達、基因探針及誘導劑等分散的知識充分地系統化,由點到面更好地構建知識網絡,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創設問題情境、構建微專題的複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根據問題情境,合理地調動利用相關知識做出科學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激發探究欲望,凸顯學科特質
在實驗專題的複習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課本實驗原理、方法理解的分析,即為什麼要這樣做?出現相應現象的原因是什麼?為何教材要安排這樣的實驗步驟?(例如,加另外的試劑檢測會出現什麼現象?)有時也可以對課本相應實驗進行深化拓展,例如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原本為驗證性實驗。在原有實驗的基礎上,學生提出以下實驗課題并進行探究。探究溫度對綠葉中色素含量的影響,探究不同畫線方法對層析的影響,探究綠葉中色素的功能等;并及時關注生成性問題的再探究,如為什麼點樣處有其他非綠色的色素帶?層析後出現5條色素帶,是發現了一種新的色素嗎?猕猴桃中葉黃素的含量較多,能用本實驗的方法提取出來嗎?除此之外還可對課本實驗進行再拓展。例如,将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拓展為離子跨膜運輸探究實驗。
生物學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支撐。簡單背記達不到真正的實驗複習目的。而培養學生開展探究性自主學習能力則是落實核心素養的關鍵,能反映出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所達到的層次。
精準命題,精講精練
在高三複習沖刺階段,時間非常寶貴。盲目刷題會浪費學生大量複習時間,有可能導緻學生不會的知識總是不會,會的考過無數遍,得不償失。因此教師應組織學生精準适度檢測。
教師如何精準命題呢?一是要深入研究課标、教材、高考題以及高考評價體系。二是要加強學情研究,如學生難以理解的核心問題有哪些?學生叙述不清楚的生理過程有哪些?學生需要繼續提升的能力有哪些?三是要研制命題“雙向細目表”,實行“一表多考”,全面把握“考什麼”和“怎麼考”的問題。師生做到心中有數,切忌貪多求全,避免題海戰術。嘗試多圍繞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科學實驗和科學探究情境及生命科學史情境來命題,将理解能力、實驗探究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等關鍵能力的考查作為考查内容的重心。
教師還要注意精講精練,講評時應指出試題的立意、命題的角度、常見誤區、典型思路及拓展類型等。要求學生認真分析試題丢分的原因,仔細體會,悟出新意,并且一定要主動追根溯源,回歸教材,達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同時做好題幹的圖文信息轉化工作,培養學生快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作者:嚴贻蘭 吳紅衛 單位系湖北省黃岡中學)
責任編輯:曹金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