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不能,不分手,親愛的别走。”
2009年,花兒樂隊告别演唱會上,染着彩色頭發,身穿各種亮色衣服,搖滾範十足的三位少年,忍着淚水哽咽地唱響了這首歌。
一曲終了,陪伴了一代人青春的花兒樂隊,正式成為了曆史。
如今,已經過去了13年。
可外界對于這支樂隊的讨論,卻并未因此停止。
站在輿論中心的樂隊主唱大張偉,一度成為了千夫所指的“惡人”,很長一段時間都未出現在大衆視線。
再次出現時,這個表面嘻嘻哈哈的少年,已經變成了“人間清醒”的段子手,在看似搞笑的言語中透露出他的處世态度。
“人間清醒”究竟是如何練成的,着實令人好奇。
1983年,大張偉出生在首都北京。
身為一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從小卻并沒有過過富裕的生活,所幸父母對他極盡寵愛。
隻是普通工薪階層的他們,白天上班晚上去夜市擺攤,這才終于使得家裡經濟條件有所改善。
而他們如此拼命賺來的錢,卻幾乎全都投到了兒子身上。
在勉強飽腹的情況下,眼都不眨地給他買碟片、VCD機,還從牙縫裡擠出錢來,幫他報各種合唱班,不遺餘力地支撐他的音樂夢想。
幸運的是,自小喜歡音樂的大張偉也極有天賦。
還在上小學時,他就在少年宮舉行的活動中,一舉摘得了北京市少年獨唱第一名的好成績。
在上四年級時,更是跟着少年宮遠赴俄羅斯,參加兒童聲樂比賽。最終,在這種“國際大賽”上,他不負衆望地捧回了二等獎的榮譽。
五年級時,大張偉考入中央電視台銀河少年藝術團,六年級時直接被北京市重點中學,列入音樂特長生的保送列表。
小時候的他,可謂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小孩”。
父母每次想到兒子的争氣,上班和擺攤的勞累都一掃而空。擡袖擦汗的瞬間,嘴角咧起的笑容久久不曾消失。
住在附近的鄰居,更是對這個争氣的孩子贊不絕口,争先恐後地将他當做自家孩子的榜樣。
但隻可惜,大張偉一路的順利,最終竟在小升初時戛然而止。
原本被保送重點的他,在六年級時,恰巧遇到了變聲期,這使得他在面試時落選,最終隻能進入一家并不出名的普通中學。
而大張偉的堅毅性格,在此時便開始體現。
面臨被重點抛棄,隻能進入普通中學的巨大差距,他并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自暴自棄。
剛剛升入初中的他,開始學起吉他,用以彌補自己嗓音的小小缺陷。
到了初三時,他更是直接和同學王文博、郭陽組建起樂隊,後來又加上石醒宇,“花兒樂隊”便有了最初的雛形。
幾個人折騰着,懷揣着對音樂的熱愛,經常跑去各種地方進行演出。
正式出道,邁入娛樂圈的機會,便在他們演出時悄然降臨。
1998年,在酒吧駐唱的大張偉,一番盡情演唱過後,正打算收拾東西收工下班,卻遇到一位自稱經紀人的陌生男子迎上前來。
經過一番談論,大張偉從疑惑到驚喜,他意識到,眼前這位名叫紅楓的男子,會成為他實現音樂夢想最大的助力。
于是,大張偉與另外兩位夥伴商量過之後,最終決定以“花兒樂隊”的名字簽下經紀公司,正式出道進入娛樂圈。
被譽為“中國第一支未成年樂隊”的組合,就此出現在大衆的視線。
不過,組合裡的三人雖然都是未成年,但他們展現出的力量,卻一度使得樂壇許多成年歌手黯淡無光。
花兒樂隊發布的首張專輯《幸福的旁邊》,就引起了巨大反響,甚至驚動了不少樂壇大佬。
毛阿敏、田震等一些成名已久的樂壇巨星,毫不吝啬地豎起大拇指。
莫文蔚、楊乃文等知名歌手,更是争先恐後地進行翻唱。
按他們的話說,“花兒樂隊的歌裡,有一股青春飛揚的感覺,聽起來都讓人熱血沸騰。”
“華語流行音樂”、“華語歌曲排行榜最受歡迎樂隊”等獎項和榮譽也接踵而至,對這三個孩子的歌曲表示了最高的認可。
直到那一首火遍大街小巷的經典被創造出來,他們一帆風順的星途,突然半路夭折。
成名之後,大張偉并沒有被各種稱贊和榮譽沖昏頭腦。
身為一位“辍學少年”的他,将自己在音樂一途的才華展現得淋漓盡緻,卻仍舊不停歇地在這條路上不停追尋。
2005年,《嘻唰唰》在大張偉筆下誕生,這是他對比了國内外搖滾樂與當時的流行機制後,創造出來的“升級作品”。
當時,拿給石醒宇看稿子時,大張偉就拍着胸脯保證:“這首歌一經發布,就能幫你實現開寶馬車的夢想。”
石醒宇當時還覺得大張偉是在吹牛,可現實很快就讓他瞠目結舌——這首歌火遍大江南北,他們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緻命的危機,也因為這首歌的發行而悄悄來到。
《嘻唰唰》一經發布,瞬間成為了大街小巷都在傳唱的爆款。
幾乎所有的人,都被大張偉的才華折服,在聽完這首歌之後,震驚又佩服地開口稱贊。
但很快,質疑和謾罵聲,混雜在稱贊聲中出現,而且越來越瘋狂地湧來,直至最終沖毀了大張偉的驕傲,将花兒樂隊完全淹沒。
原因是,他們認為這首歌抄襲日本歌曲《K2G奔向你》。
開了這個頭之後,花兒樂隊的其他三首歌《天下第一寵》《童話生死戀》《星球歌劇》,也都被打上了抄襲的标簽。
花兒樂隊的幾位成員,瞬間被罵聲淹沒。
尤其是身為主唱,又負責創作的大張偉,即便不甘心地及時站出來道歉澄清,最終卻也隻能被罵得體無完膚。
樂隊所在的經紀公司,甚至斥巨資買下原曲的版權,并做出賠償,也沒能挽回聲譽。
花兒樂隊掉下了神壇,成為了衆人眼中不堪的存在,大張偉的才華更是因此受到了質疑。
但是,他始終不肯屈服,并且創造出了《窮開心》,用來證明自己。
但可惜的是,這首歌确實很火,但卻并沒能逆轉大衆對花兒樂隊的态度和看法。
長久處于被謾罵和質疑的狀态中,花兒樂隊中的成員開始不可避免地出現其他想法,矛盾并由此産生。
有人拍到一副畫面,是大張偉和石醒宇在餐館大打出手的場景。
青春飛揚,從此被“沖動易怒”的标簽所替換,樂隊的正面形象消失殆盡。
再加上接連不斷的負面新聞,他們最終選擇了解散組合,各自單飛。
各自單飛之後,發展最好的,自然要屬最有才華的大張偉。
當初在組合時,他不僅負責主唱,還負責詞曲創作。
還有運營官方微博,上節目前策劃如何表現等雜活,也都是大張偉一手攬下。
毫不誇張地說,當初就是他一個人在帶着整個組合在走,當初花兒樂隊唱片公司的副總就因此打抱不平:“大張偉幹的活最多,明明應該拿大頭,每次拿到錢卻要跟其他幾個人平分。”
也正是在這種一人帶三個“拖油瓶”的磨練中,大張偉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因此,單飛這種事,對于他來說并沒有難度,但他還是沉寂了好幾年。
組合解散之後的幾年,大張偉仍舊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不僅發新歌,也在各種節目露面。
但是因為種種負面新聞纏身,他無法得到太好的資源,所以再沒能在大衆面前現身。
而組合中的其他成員,更是完全沒了消息。
離開了大張偉,他們的能力完全無法支撐自己立足樂壇。
直到2013年,花兒樂隊解散4年之後,大張偉出現在了《百變大咖秀》。
出口成梗的搞笑能力,加上超強的模仿力,使得碎嘴的大張偉迅速獲得了觀衆的喜歡和稱贊,他自此走上了“綜藝咖”的道路。
當然,他的音樂夢想也從未放棄過。
2014年央視春晚舞台上,他以一首《倍兒爽》引爆了整個舞台。
無論男女老少,都瞬間喜歡上了這首歌,甚至還将它當成了廣場舞神曲。
時隔9年,大張偉這位音樂才子的才華,終于再次得到了認可和欣賞。
但于此同時,與《嘻唰唰》爆火時的情景相同,大張偉好不容易有了翻身的資本,卻再次引來了罵聲。
有不少人扒出,他在春晚舞台“假唱”。
對此,大張偉大方承認,其他人也站出來幫他解釋,“在春晚這種現場直播的舞台上,為了确保節目演出時萬無一失,假唱這種事情很正常,所以真的怪不着大張偉。”
但很可惜,并沒有人聽勸,一波又一波的罵聲,将大張偉完全淹沒。
大概,他們妄圖像當初毀掉花兒樂隊那般,将他再次毀掉。可這次的結果,卻讓他們失望了。
經過幾年的沉寂,大張偉明顯變得更加成熟,也更加通透。
面對質疑和罵聲,他不再絞盡腦汁地想辦法解釋,而是雲淡風輕地點頭贊同:“既然你們說我抄襲了,好,那我就是抄了。不過,我抄的比原唱好聽,這你們得承認吧?”
這種自嘲式的回應,很快就引起了人們的稱贊——畢竟人家是綜藝咖,抄首歌怎麼了?不丢人。
甚至,他們還給大張偉冠上了“人間清醒”的稱号,對他口中頻出的金句極其喜歡。
大張偉憑着這種娛樂精神,在各種綜藝節目中混得風生水起。
與此同時,《陽光彩虹小白馬》、《我怎麼這麼好看》等各種作品從他手中出現,他的音樂風格也逐漸發揚光大。
大張偉的事業,從那之後便平穩發展,直到現在都沒有再出現緻命危機。
于是,大家理所當然地将視線轉移到了他的感情生活上。
1983年出生的大張偉,如今也40歲了,曾經嘻嘻哈哈的少年,成了舞台上的老小孩。
但是,他很少提到自己的感情問題,所以不少人都以為他是單身。
可實際上,大張偉早已低調結婚。
他的妻子,正是他當年的經紀人劉迎,雖然劉迎長得白白胖胖,不如娛樂圈的女明星光鮮,卻做過令大張偉十分感動的事。
當初,花兒樂隊解散時,大張偉陷入人生低谷。
身為他和井柏然經紀人的劉迎,毫不猶豫地跟着前途黑暗的大張偉轉身離開。
在那段時光裡,她不離不棄,耐心地陪伴着大張偉,拼盡全力幫他尋找資源,挽回他的事業和人生,幫他翻紅。
在黑暗之中,她堪稱是大張偉眼中唯一的星星了。
難怪大張偉對她情根深種,在明媚動人的黃小蕾主動表白時,毫不猶豫地搖頭拒絕。
那段時間,在綜藝節目談到自己的擇偶标準時,他毫不猶豫地開口說道:“白白胖胖的,像年畫娃娃一樣,最好比我大三歲。”
當初大家都以為他是在耍寶亂說。直到他和劉迎的關系公布,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大張偉當時所說,是在向劉迎表白。
如今的大張偉,事業感情皆順利,可以算終于混成了人生赢家的樣子。
可他當初的那些隊友們呢?
03、花兒樂隊隊友現狀,“拖油瓶”又變“吸血鬼”不置可否的是,在人生境遇和成就上,這幾個當初的“拖油瓶”,終于被他遠遠抛開。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他們竟像是“吸血鬼”一般,依舊在靠着大張偉賺錢。
2020年7月,花兒樂隊宣布重組,并且發布了新單曲《最近的距離》。
樂隊成員,并不包括大張偉,而是他當初的隊友王文博、郭陽,還加了一位名叫朱利傑的新成員組成。
在此之前,他們就已經開始用花兒樂隊的名号開始四處商演,一首又一首地唱着大張偉創作的歌,消費着聽衆的情懷。
這種做法,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
但是,正如王文博在節目上所說,“樂隊解散,離開了大張偉之後才發現,原來出去賺錢那麼難。”
由此可見,他們單飛之後過得并不順利,才會走到靠情懷撈金的地步。
這種處境,和大張偉如今“人生赢家”的身份相比,可謂是天差地别,令人唏噓。
而且,缺少了大張偉這位靈魂人物,重組後的花兒樂隊,至今也沒能翻起任何水花。
缺少才華和創造作品的能力,是他們永遠的硬傷。
不過,光是憑着走穴商演,像是“吸血鬼”一般消費大張偉,應該也足夠他們賺來比普通上班族多的錢了。
大張偉幫了他們那麼多年,這大概算是留給他們最後的“财産”了吧。
而當年與大張偉大打出手的石醒宇,在組合解散之後,有人爆料,他送起了外賣,閑暇時也做音樂創作。
他覺得這樣比較自由,最起碼比當初在樂隊時讓他覺得放松。
當初第一個離開樂隊,也是因為他不喜歡娛樂圈那種氛圍。
對此,隻能說,職業不分貴賤。人各有志,各安天命,大概便是樂隊這幾位成員的真實寫照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