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又叫耵聍,是外耳道皮膚耵聍腺分泌物積聚而成。有的人耳屎是油性,俗稱油耳。大部分的耳屎是幹燥成團的。
耳屎并不是沒有用處的,反而它對我們人體是有益處:耳屎可以潤滑和保濕耳道;阻擋灰塵、飛蟲和其他外來物;還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一般情況下,耳屎會在打哈欠、吃飯咀嚼等動作下從外耳道皮膚松動,然後在夜間翻身或者某個時候自然掉出耳朵。因此,正常情況下,我們是沒有必要去掏耳屎的;隻有在耳屎結塊太大堵塞耳朵,影響聽力或者引起耳朵脹痛,這個時候才需要清理出耳屎。
如果是成年人,配合好,可用清潔的棉簽等軟物把耳朵口的耳屎弄出來就行,千萬不要深入裡面掏。因為耳朵裡面的耳道空腔并不是筆直的一個通道空間,而是具有一個彎度,即使棉簽進入是很難掏出耳屎的,反而有可能捅傷裡面的鼓膜,導緻鼓膜穿孔,那就是一個不小的麻煩了。清理耳朵深處的耳屎硬塊,最好是去醫院耳鼻喉科就診,在明光直視下采取專業器械或者鹽水沖洗、滴耳液等溫和方式清理出來。嬰幼兒、兒童的耳屎堵塞,更是要去醫院采取安全溫和的方式清理。還需要提醒的是千萬不要往耳道裡滴入各種液體,如酒精、醋等試圖融化耳屎硬塊,這些非醫用的液體可能會引起鼓膜損傷、耳道感染等風險。
不正确掏耳屎可能引起鼓膜穿孔不建議自行掏耳屎,是擔心可能會導緻鼓膜穿孔。那什麼是鼓膜呢?耳朵裡深處的鼓膜是中耳的門戶屏障,是保護我們耳朵裡面的鼓室的重要結構。鼓膜裡面是含氣的鼓室,鼓膜非常薄,很容易破損。鼓膜穿孔後導緻聽力部分下降,長期可能引起中耳感染,導緻耳朵流膿,進而發生中耳炎。下面的兩張圖片顯示鼓膜穿孔大與小的兩種情況。萬一掏耳朵導緻了鼓膜穿孔,那怎麼辦呢?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保持耳朵裡面幹燥,洗澡洗頭發的時候不要進水,其次,就是到醫院就診,觀察鼓膜穿孔情況,如果是小小的穿孔,觀察數周可能會自行愈合;如果穿孔沒有愈合,則進行手術修補鼓膜穿孔。
非必要時不需掏耳屎我們正确認識耳朵耳屎的益處,非必要時候是不需要掏耳屎的。生活當中我們需要盡量保持耳朵裡面的幹燥環境,在耳朵進水後及時清理。如果出現耳朵的不适症狀,如耳朵瘙癢、耳朵堵塞感、耳鳴、聽力下降等,需及時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處理。愛耳日,關注耳健康,願大家都耳聰目明,身體健康!
鼓膜穿孔示意圖
鼓膜穿孔示意圖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耳鼻咽喉科--胡兵、健康宣教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