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嶺育神秀,滔滔渭河潤萬裡。
在廣袤的關中平原東部腹地,有一個神奇的地方,這裡波光蕩漾、蘆葦搖曳、百鳥翔集,水面遊艇點點,空中不時掠過飛機矯健的身姿。
這裡就是陝西渭南的鹵陽湖,一個以國家濕地公園和現代通用航空産業而聞名的地方。
鹵陽湖曾是一片曆史悠久的鹽堿灘地,素以“鹵泊灘”之名而為外界所熟知,“鹵泊灘,鹵泊灘,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隻長鹽蓬草,不長糧和棉......有女不嫁鹵泊灘,男兒有志快出灘。”
關中平原自古富庶,沃野千裡,有“糧倉”之稱,罕為人知的是,在平原東北部的渭南蒲城、富平交界一帶,竟數百年來被一片荒涼的不毛之地所覆蓋——鹵泊灘。
鹵泊灘占地面積廣闊,東起蒲城境内的平路廟鄉晉王村,西至富平縣劉集鎮東,東西長約30多公裡,南北最窄處1.5公裡,寬處可達7公裡,總面積約為12.24萬畝。
這裡遺址是平原上的一塊“瘡疤”,不長莊稼,隻生雜草,遍地白茫茫,到處是一堆一堆的堿土,缺少飲用水,沒有耕種地,空曠荒涼,唯一盛産的便是鹵鹽和硝。
鹵泊灘的前身是鹵陽湖,鹵陽湖原屬古三門湖的一部分,在數百萬年的地質演變中,由于地殼運動及黃河、渭河穿道而過,鹵陽湖逐漸被分離,獨立成内陸湖。
唐宋時期,湖面猶存數萬畝,自古相傳“鹵陽湖,岸口寬,一天一夜渡一船,南來北往多半天”,道出了一望無際、煙波浩渺的鹵陽湖昔日水深而廣的景象。
由于氣候演變,加之上世紀後期的大量圍湖造田,湖區濕地大面積消失,到本世紀初,鹵陽湖天然水域濕地僅剩千餘畝,曾經水草豐美的鹵陽湖淪為了荒涼的鹵泊灘。
華麗蛻變
曆史的今天,鹵陽湖現代産業開發區的成立,鹵陽湖終于迎來了命運的轉機和華麗的蛻變。
在鹵陽湖開發區内,坐落着鹵陽湖濕地景區。
鹵陽湖景區主要以濕地景觀為特色,以西漢曆史文化為主題,由闆橋古渡、楊爵拜水、百花島等景點組成,景區水波蕩漾,叢密林茂,已然是渭北的“江南水鄉”,以其旖旎的水鄉風景深深吸引着人們。
在濕地中央,天驕湖水碧藍澄清,微波蕩漾。随着水流的潤澤,湖岸、河川水草茂盛,樹木成蔭。魚類和鳥類也循迹而來,草魚、白鲢、鯉魚、螃蟹等時隐時現,黑鹳、大鸨、大天鵝、灰鶴、蒼鹭等珍稀鳥類蹁跹起舞,為湖泊濕地增添無限生機。
自然瑰麗之餘,更見人工巧思。
伫立天驕湖畔,隐約可見茫茫水面上有座島嶼,島上點點亭台樓閣,飛檐翹角,古香古色,隔水而望,宛如蓬萊仙境般引人入勝,那就是百花島,是用鹽堿灘挖出的泥土堆積而成的。
島上有一樓一閣一亭,樓為鴻雁樓,高43米,登臨樓上,鹵陽湖美景一覽無餘。
閣為天驕閣,重檐疊榭,古樸恢弘,是為紀念多次遊覽鹵陽湖的漢宣帝劉詢而建。
亭為淩波亭,置身亭中,可覽煙波浩渺,可供遊人小憩。
除百花島,無處不在的廊橋棧道、淩空架水的連孔拱橋、湖岸碼頭,遊艇小舟、景觀小品等都是這幅自然美景中絕佳的點綴。
遊人到了這裡,既可以漫步湖畔,也可以泛舟湖面,甚至可以稱作水上飛機俯瞰腳下片片濕地。
一起去旅行
人文曆史的氣息也在這裡得到保留。
在“鹵灘古韻”,再現了過去汲鹵水煮“鍋闆鹽”的畫面,讓人們得以了解“鹵泊灘”的曆史;
在“闆橋古渡”,始自西漢時期的古渡口棧橋得以複原,遊人可體驗古人棧橋登舟的生活場景。
遊人可體驗古人棧橋登舟的生活場景。
關中道情、楊爵拜水、漢代十八名人陣......
每一個景點背後都蘊含着悠久的曆史底蘊。
蝶變中的鹵陽湖漸漸成為渭北一顆光芒四射的生态濕地明珠、一個備受遊人青睐的休閑度假勝地。
鹵陽湖,從遙遠的地質變遷中走來,在日新月異的産業發展中煥發出别樣神采,成為一座嶄新的生态航天城,譜寫關中大地上的神奇篇章。
來鹵陽湖
暢遊湖泊濕地
感受時尚航空
開啟一場奇妙之旅吧
來源:渭南文旅
編輯:唐雙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