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集聚科技一流人才

集聚科技一流人才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1-30 08:05: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集聚科技一流人才(人才聚科技興産業強)1

易思維的研發實驗室。 易思維(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供圖

集聚科技一流人才(人才聚科技興産業強)2

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的科研人員進行新材料性能參數測試。 朱旭潔攝(人民視覺)

開欄的話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面對加速演進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持續蔓延的世紀疫情和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國家級高新區,創新态勢如何?在加快實現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支撐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新探索、新舉措?

經科技部火炬中心推薦,本報記者深入采訪了7家國家級高新區,陸續推出“創新驅動看高新”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來到錢塘江南岸的杭州高新區(濱江),但見綠樹蔥茏繁茂、樓宇錯落有緻。用“小而美”來形容這個區劃面積隻有72平方公裡的高新區,似不為過:它的面積占浙江全省土地面積不到1‰,2021年GDP突破2000億元,占全省的2.75%;今年上半年實現GDP 1056.2億元,同比增長4%;今年新增上市高新企業3家,總數增至66家,位居全省前列。

杭州高新區是如何實現“承壓前行、穩中有進”的?

“抓住創新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杭州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鄭迪說,“作為國務院批複的全國首批高新區之一,我們一直牢記‘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的初心使命,自覺遵循高科技産業發展的自身規律,在引才留才、科技研發和産業培育上不斷探索,形成了‘人才聚—科技興—産業強’的良性循環。”

人才為本

不斷完善服務體系,讓人才來了就不想走

“與杭州高新區打交道,我知道了什麼叫‘求賢若渴’。”易思維(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思維”)創始人兼CEO郭寅說。

那是2017年,當時易思維正在進行A輪融資,準備大幹一番。杭州高新區領導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刻帶隊北上,登門拜訪,誠邀易思維到杭州創業。

經過實地考察,郭寅很快拿定主意:把公司總部搬到這裡!促使他做出這一重大決定的,是高新區引才的氣魄。當時公司已有近百人,20多名研發骨幹已安家,總部搬遷困難不小:家庭要換房、愛人要換工作、孩子要換學校、辦公樓和廠房要重新建……結果,高新區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很快就把問題解決了。

“辦公場地和員工的困難都解決了,還有什麼好猶豫的?”郭寅很快就帶領創業團隊來到這裡。短短幾年過去,易思維已今非昔比:員工增加到400多人,研發的數十種工業視覺檢測成套裝備體系,在一汽大衆、上汽大衆等數十家汽車廠商的200多個整車廠大顯身手,讓汽車沖壓、焊接、塗裝、總裝四大工藝實現了規模化、系統化應用,還拿到了美國、德國等多個國家的訂單。

“我們感覺很幸福。”郭寅說,“這裡不僅是創業創新的熱土,也是讓人來了就不想再離開的心安之地。”

“發展高科技産業,科技人才是核心。”鄭迪告訴記者,“我們一直堅持‘以人為本’,在引才留才上下功夫,在完善人才服務體系上做文章。”

據當地人才辦負責人介紹,從2010年推出“5050計劃”以來,杭州高新區始終圍繞科技人才的特點和需求,在人才引育和人才評價上下功夫,在子女教育、人才安居、資源協同等方面不斷探索,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産城融合的人才高地。

在海康威視、大華、海創基地等産業園内開辦“嵌入式幼兒園”,讓年輕的爸爸媽媽“帶着孩子去上班”;年輕人聚集的人才公寓裡,室内健身場館、多功能會客廳、公共閱覽室、小型學術沙龍活動區應有盡有;在人才評價時留出一定比例,讓企業自主認定,使那些學曆不高但有絕活的一線員工也能享受到政策紅利;見縫插針建“口袋公園”、因地制宜修“最美跑道”,定制求學、通勤、就醫專線……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無不顯示出杭州高新區“讓人安心、把根留下”的良苦用心。

今年1至7月,杭州高新區新引進人才30537人,同比增長9.48%,其中碩士和博士6966人。學科齊全、中青年結合的人才大軍,為人才帶技術、技術變項目、項目融資本、實現産業化提供了源頭活水。

科技為先

企業研發投入越多,政府補貼越多

在人流湧動的杭州地鐵一号線樞紐站點,部署着大華超高精度人體熱成像測溫系統。支撐這套系統運轉的是國際領先的“黑科技”——它不僅可以将測溫誤差控制在±0.3攝氏度區間,還能夠實現最遠可達3米的精準非接觸測溫距離,遇到體溫異常的旅客時,系統就會自動報警。

“疫情暴發初期,我們僅用7天就研發出這一産品,背後離不開我們數十年如一日對研發的堅持,同時也得益于政府的持續激勵。”大華股份董事長兼總裁傅利泉說。

企業投入越多,政府補貼越多。2004年修訂實施的《杭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條例》,在全國率先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明确“每年從财政支出中安排不低于15%的比例設立産業扶持資金”,支持企業創新創業。

“我們把企業的技術研發作為支持的關鍵着力點,各項政策扶持體系的重要指标,都是瞄準企業的研發能力和投入,不斷強化科技研發類政策導向。”高新區科技局副局長朱小琴說。

政府、企業相向而行,創新之火越燒越旺。據介紹,杭州高新區每年90%的專利申請量都來自企業,研發投入占全區GDP的比重始終保持在10%左右。

此外,杭州高新區還以創新之力重塑經濟“穩”“進”基石,推進産業鍊與創新鍊“兩鍊”深度融合。近期,高新區出台了關于“兩鍊”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和若幹措施,今後每年安排3億元左右專項資金,鼓勵“鍊主型”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卡脖子”技術攻關。

在支持企業研發的同時,近年來高新區加快構建“1 2 6 N”創新平台體系。“1”是指高新區與北航合作建設的超高靈敏極弱磁場和慣性測量裝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是指白馬湖實驗室和智能感知技術創新中心,“6”是指北航杭研院、浙大杭研院等6個産業創新研究院,“N”是指56家省重點實驗室和重點企業研究院、600餘家省市研發中心。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杭州高新區共建的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幾個年輕人正在實驗室裡研究智能傳感材料與芯片在生活場景上的應用。“與在高校單純搞科研不同,我們這裡是一肩雙責,前沿科技研發與成果轉移轉化并重。”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院長鄧元告訴記者,自2018年成立至今,研究院已累計申請發明專利320件、申報PCT專利21件,與78家省内外企事業單位簽訂橫向項目合同108個。

“盡管高新區沒有給我們下任務、定指标,但我們自己壓力很大,大家都在加班加點,争取早日‘把科學變成技術、把技術變成産品’。”鄧元說。

“我們之所以全力構建‘1 2 6 N’創新平台體系,主要是為明天乃至後天的高水平科技供給打基礎。”鄭迪認為,“科技創新要把目光放長遠,慢不得也急不得,要鼓勵成功,也要寬容失敗。”

産業為要

提供全鍊條、一站式服務,把小樹苗培植成參天大樹

首個上市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系統,首個獲準在國内和歐洲開展臨床試驗的經導管人工肺動脈瓣膜系統……2009年落戶高新區的杭州啟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明醫療”),現已成長為國内領先的經導管心髒瓣膜醫療器械企業。

“與新藥研發一樣,醫療器械研發是長周期的。技術出來後先變成産品,之後還要申請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結束後還要審批上市……一個新産品誕生少說也得七八年。”回顧漫長的創新創業曆程,啟明醫療創始人兼CEO訾振軍說,“高新區提供的是全鍊條、一站式服務,自始至終陪企業一起成長。”

他清楚地記得,公司剛成立不久,高新區的各個部門就主動上門,幫助排憂解難。2014年,經政府主動聯系推薦,名不見經傳的啟明醫療先後參加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浙江賽區)和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生物醫藥行業總決賽,并雙雙榮獲第一名,在業界聲名鵲起。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系統研發出來後,得益于高新區和省市兩級藥品監管局制定的“企業成長服務計劃”,公司在注冊檢驗、臨床試驗審評等環節少走了很多彎路。

“現在的支持機制更加完善、更有針對性了。”除了啟明醫療之外,作為德諾醫療集團的創始合夥人,訾振軍手頭還有多個處于初創期的小微企業,它們都享受到了“企業創新積分制”的政策紅利。

據杭州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理生介紹,該區是首個啟動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的國家高新區。該試點通過政府與銀行、企業的對接,構建包含研發投入、知識産權、人才項目等24項指标的模型,将企業劃分為5個不同的成長階段,為企業精準畫像,針對不同的發展階段給予定向支持。

“小孩子穿雙大鞋子是要摔跤的。”企業界人士說,培育企業好比育人,隻有在不同的成長階段給予相适宜的政策扶持,它們才能茁壯成長。

“如果說産業是森林,企業就是森林中的樹,高新區則是育苗的園丁。”鄭迪告訴記者,“所以我們從不說‘我們擁有66家上市公司’,而是說‘我們培育出66家上市公司’。”

憑借這一理念,這片土地上走出了海康威視、新華三、中控技術等知名高科技企業,培育出數字經濟、先進制造等優勢産業。目前,杭州高新區正推進産業提檔,聚焦主導産業鍊,進一步強鍊延鍊補鍊,同時加快切入量子信息、元宇宙、下一代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柔性電子等未來産業新賽道,擴大暢通國内國際雙循環的競争優勢。《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05日 19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