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濟北開發區發展前景

濟北開發區發展前景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6 05:31:38

7月8日-8月7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在官網公示《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意見稿強調建設“一群兩心”:以濟南、青島為核心,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對濟南都市圈的新闡釋是:以濟南為中心,大力推動濟淄、濟泰、濟德同城化,聯動聊城、濱州、東營等周邊城市一體化發展,建設全國數字經濟高地、世界級産業基地、國際醫養中心和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打造有較強影響力和競争力的濟南都市圈。

濟北開發區發展前景(濟德同城化濟南和德州的新機遇)1

(《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公示圖)

這其中,“濟德同城化”是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的新課題。過去,濟南都市圈“同城化”,隻限于濟泰同城化、濟淄同城化,涉及德州,則僅僅提到“濟南齊河全面融合”;濟南和都市圈其他城市之間,通常強調的是“一體化”概念。

2018年2月,《山東省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的通知》中提出:提高要素資源配置效率,加快濟萊一體化、濟淄一體化、濟泰一體化等區域協作發展。2020年1月,《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印發,提出在引領濟南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路徑上,“率先在濟泰同城化、濟淄同城化和濟南齊河全面融合等方面實現突破”。2020年6月,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促進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等7市一體化發展。

“十四五”規劃中,“濟德同城化”浮出水面。今年1月12日,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書面印發的《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綱要(草案)》提出推動省會經濟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濟淄、濟泰、濟德同城化。”4月25日,山東正式發布《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第二十八章“推動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提到:“加快推進濟淄、濟泰、濟德同城化……推動齊河全面融入濟南發展”。

“同城化”和“一體化”在概念上有所區别,在都市圈建設中,同城化實際是一體化的“升級版”。一體化排除了城市之間流動要素的障礙、壁壘,實現了以道路為代表的互聯互通;相比一體化,同城化的層次更高、更深化,同城化是沿着一體化的路子步步深入的過程。比如,随着同城化的深入,未來兩地會按照一個城市的标準統一來作規劃,在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方面更加趨于一緻。

本次意見稿提出“大力推動濟淄、濟泰、濟德同城化,是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在空間規劃上體現岀“同城化”發展擴面。

一、“濟德同城化”,是因為德州和濟南近。

“濟德同城化”,有地理區位上的毗鄰、曆史人文相近等因素,也有現實交通做為基礎。現在濟南和德州之間雖然有黃河,但京台高速、京滬高鐵聯通緊密。現在從濟南坐高鐵到德州,慢則三四十分鐘,快則24分鐘、25分鐘;高速公路距離126公裡,車程一個小時40分鐘。因此,“濟德同城化”概念的提出,有曆史和現實的合理性。

二、德州在北方區域發展經濟中的地位上升,其“北向”和“南向”發展是由其區位決定的。

德州是山東的“北大門”,是對接京津冀和環渤海經濟圈的橋頭堡,獨特的地緣優勢,讓德州與京津冀緊密相連,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一部分。

2015年,中央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山東德州建設京津冀産業承接、科技成果轉化、優質農産品供應、勞動力輸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區”。德州作為山東全省唯一納入規劃的城市,“一區四基地”戰略地位正式确立。

2016年2月,《“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印發實施,這是全國第一個跨省市的區域“十三五”規劃,明确了京津冀地區之後五年的發展目标,規劃支持山東的聊城、德州、濱州、東營等周邊毗鄰地區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

德州在北京、天津産業輻射範圍内,具備承接京津産業轉移優勢,再加上“千年大計”雄安橫空出世,德州需要“向北看”;但德州和北京之間還隔着河北省滄州、衡水,這種區位決定了德州隻向北看是不足的,德州還需要“向南看”。

濟南和德州之間,有齊河、禹城、臨邑、平原、武城、陵城等區縣,而且都分布在京台高速和京滬高速之間。借助較好的區位優勢,這些縣區近些年發展不慢,比如在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榜單中,山東德州齊河縣、禹城市均名列其中,并實現了進位發展。但整體來說,這些縣區還需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發展檔次和水平。

向南,随着山東省強省會戰略實施,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逐漸形成,再加上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成為雄安之後全國第二個起步區,和齊河“一箭之遙”,德州向南看的條件已經具備,“濟德同城化”适應了這種發展趨向。

三、濟南“強省會”建設,需要和德州“同城化”。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十四五”要進一步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空間布局應根據新的變化進行調整。

近幾年,山東“強省會”建設矢志不移。2020年1月5日,濟南市委經濟工作暨“四個中心”建設推進大會召開,會上發布了《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指标體系》和《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2020年6月3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其核心意思有兩個:一是促進濟南與其他6市一體化發展;二是提升濟南輻射帶動能力,加快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

濟南和周邊城市是“圓心”和“圓圈”的關系。“圓心”和“圓圈”是相互成就的,有“圓圈”必有“圓心”,有“圓心”才有“圓圈”。在經濟社會發展上,中心城市和周邊城市也是相互成就的。“一個好漢三個幫”,濟南如果沒有周邊的城市配合和助力,就無法成其大;反過來,“雁飛千裡靠頭雁”,如果在一個城市群中沒有一個占主導地位的核心城市,這個城市群的發展就會失去前進方向和向上的動力。

在“圓心”和“圓圈”關系中,“同城化”無疑屬于“緊密圈層”。根據2017年1月省政府批複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濟南都市圈的緊密圈層以濟南中心城區為核心,包括濟陽、商河、平陰、萊蕪市區(現濟南市萊蕪區、鋼城區)、齊河、禹城、臨邑、肥城、鄒平、泰安市區等區域;輻射圈層包括淄博、德州、聊城等城市以及茌平、東阿等縣城。

“十四五”規劃和本次意見稿中,濟南都市圈建設新添加“濟德同城化”,意味着都市圈“緊密圈層”擴面。在原來的東向濟淄同城化、南向濟泰同城化之外,增加北向濟德同城化,這是濟南都市圈建設的一個新動向,濟南和德州的融合發展不再局限于齊河,這是發展視野的擴展,對濟南和德州都是一次新的發展機遇。

(大衆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 報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