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蘇滬同城最新消息

蘇滬同城最新消息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8 00:13:02

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這個春天,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一舉“牽手”蘇州下轄的昆山、太倉、相城、蘇州工業園區,備受矚目。這是繼滬蘇浙三地共同打造“綠色樣闆間”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又一重要國家戰略。 面對上海抛出的橄榄枝,蘇州人搶C位、謀合作,吳侬軟語間滬蘇關系再升溫。在滬蘇同城化新語境之下,蘇州有哪些新動作,值得關注。

蘇滬同城最新消息(深度頻繁串門)1

催化反應

最近一段時間,蘇州人密集拜訪“上海朋友圈”。 4月12日,蘇州市相城區黨政代表團赴滬。這匹蘇州新崛起的“黑馬”馬不停蹄,在嘉定看“智能車聯網”,在長甯看“長三角一體化”。 相城特地到這兩個區,謀求共識與合作意圖很明确。細心觀察,兩點很重要:一個是三地同在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向拓展帶”上,唇齒相依;其二,相城近年發力智能車聯網、工業互聯網,三地在産業布局上有諸多共通之處。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表示,相城将更加主動對接上海、融入上海。 3月25日,昆山市市長陳麗豔率領黨政代表團赴上海,深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中國商飛公司、中科院微系統所等考察學習,推進合作。4月7日,代表團時隔兩周後再赴上海,深入虹橋商務區、長三角生态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實地考察。 不可否認,蘇州人忙着到上海“串門”,尋找産業合作良機,是在“國字号”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催化劑作用之下。

蘇滬同城最新消息(深度頻繁串門)2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蘇州在虹橋樞紐中的存在感。2月18日,國家發改委批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又一個重大戰略任務正式落地。根據方案,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将從上海市域拓展延伸至江浙兩省,形成“一核兩帶”發展格局。其中,北向拓展帶包括虹橋—長甯—嘉定—昆山—太倉—相城—蘇州工業園區,蘇州下轄四大闆塊納入進來。 從最初上海的86平方公裡拓展至長三角的7000平方公裡、從原先上海一家建設虹橋商務區到如今三省一市共建“一核兩帶”的“大虹橋”區域,“大虹橋”将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承載地,真正做到連南通北、融合東西。 “大虹橋”布局已定,各闆塊紛紛拿出誠意和決心:昆山提出探求兩地對接的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相城要全力打造“大虹橋”最重要的戰略支點;蘇州工業園設想推動一批高質量、一體化的政策措施、功能平台、重大項目落地,成為“北向拓展帶”核心增長極…… 此時,毗鄰上海的太倉發出“東拓”信号。4月9日,醞釀已久的婁江新城規劃正式發布,新城将對标融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重要承載區的功能定位,高品質打造科教創新、高鐵商務、智能制造、臨滬國際社區等四大功能區。 在“大虹橋”建設中,蘇州有重要位置,也頗有基礎。相城、蘇州工業園區、昆山、太倉毗鄰虹橋商務區,處于對接上海的區位核心,在協同發展上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早在2018年4月,蘇州就與虹橋商務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虹橋—昆山—相城”合作機制被納入國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蘇州在虹橋商務區建設的“國際會客廳”、上海虹橋蘇州(相城)數字經濟創新産業園,已成為滬蘇兩地交流合作的前沿窗口、聯動發展的重要平台。 據了解,“大虹橋”目标成為長三角強勁活躍增長極的“極中極”、聯通國際國内市場的“彩虹橋”,蘇州早有部署: 圍繞“大交通”功能,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滬蘇湖、通蘇嘉甬等高鐵幹線,推動蘇州高鐵北站擴容提升,與虹橋協同打造成為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 圍繞“大會展”功能,優化資源要素銜接配套,建設虹橋—相城蘇滬合作商務會展區,提升進博會區域協同服務保障水平,對接虹橋先進政策完善人才、資金等要素高效流通機制,共同探索形成國際化、一體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圍繞“大商務”功能,激發産業協同發展勢能,對接虹橋航運、貿易、金融等領域,持續強化先進制造、現代物流等産業配套。 參與其中的人認為,随着與虹橋的深度融合,大家将有一個新的稱呼——“虹橋人”。而這背後,或許是上海、蘇州越走越近。

滬蘇同城

上海向西,蘇州向東。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滬蘇融合發展駛進“快車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蘇州面臨的最大曆史機遇,怎麼重視都不為過。”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反複強調要更加積極主動,不能坐等上海“輻射”。 自去年以來,滬蘇關系更近了一步。去年11月20日,長三角一體化蘇州赴上海對接說明會舉辦之後,“滬蘇同城化”這一理念對外發布。兩地主要領導座談上,一個談話重點就是“同城化”:長三角要一體化,滬蘇要“同城化”。 “瞭望君”注意到,許昆林在多個場合提到更大力度學習上海、對接上海、服務上海、融入上海。比如,他在調研昆山時提出“要充分發揮臨滬區位優勢,在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實現同城化,更大力度學習上海、對接上海、服務上海、融入上海”;在吳江調研時,要求“扛起一體化示範區擔當,帶頭做好對接上海文章”;在調研常熟時,強調“主動承接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溢出效應”。 最近,許昆林接受《解放日報》采訪時也表示,蘇州将全力承接上海發展“溢出效應”,上海需要什麼、我們就服務什麼,做更多“上海得益、滬蘇共赢”的事。談及如何在同城化中各樣所長時,他認為,蘇州既借上海長闆鍛造長闆,又積極貢獻自身長闆,與上海優勢互補、合理分工、錯位發展,共同構建長三角一體化内核。 蘇州不再滿足于接軌上海,而是謀求“滬蘇同城化”為主要内容的“長三角一體化”。有人說,“說白了,蘇州就是要全面融入上海”。 多年來,蘇州一直處在“學習上海”“接軌上海”的最前沿,是長三角中與上海聯系最為緊密的城市。 然而,除去地緣、人緣優勢,蘇州融入上海很有實力。蘇州是開放大市、制造業強市,是長三角乃至國内很多産業循環的發起點和聯結點,也是融入國際循環的重要通道,同時擁有1700萬服務人口,面向超大規模的國内市場。而今,蘇州正全面打造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最美窗口”,經濟極具活力,發展優勢突出,發展勢頭極為強勁。

蘇滬同城最新消息(深度頻繁串門)3

去年,蘇州經濟總量邁上2萬億元台階,排名全國第六,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躍居全國第四。更值得注意的是,蘇州制造業的家底更為雄厚,全年實現工業總産值3.48萬億元,與上海不相上下,比排第一的深圳相差2000多億元。蘇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納米技術、人工智能四大先導産業産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達25.0%,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 加之,四大國家級科創招牌最近落戶蘇州,風光一時無二。此外,蘇州在高端制造業、高科技産業大動作不斷:3月22日,公布“蘇州制造”品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宣布打造全球高端制造基地;4月19日,召開“一區兩中心”建設推進大會,計劃每年安排100億經費,用于推動重大載體、重大項目、重大平台建設和人才引進培養。 滬蘇間的通達性和粘性也很強。從區域層面看,長三角是全國高鐵網絡最發達完善的區域之一,其中滬蘇之間高鐵的“公交化”程度最高。與此同時,跨城通勤也加強兩地同城化程度。 再看蘇州下轄各闆塊:昆山處于“臨滬第一站”,是對接上海的“橋頭堡”;吳江既臨滬,又有長三角生态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加持;張家港制造業基礎雄厚,即将形成三條高鐵交彙樞紐格局,融入上海“半小時經濟圈”;相城已在虹橋布局“反向飛地”,實現了兩地直接聯系…… “對接上海”已成為蘇州新一輪發展的最熱詞之一。“主動對接上海‘五大中心’功能,加快推動滬蘇同城化。”“積極投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速推進滬蘇同城化,不斷增強市域統籌協調能力,全面提升區域中心城市能級。”“堅持對接上海、融入上海,探索滬蘇同城化發展新路徑。”在今年的蘇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滬蘇同城化”被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予以推進。 蘇州和上海,密不可分。

走得更近

改革開放以來,蘇州曆屆市委市政府一貫堅持學習上海、接軌上海、服務上海、融入上海,這是蘇州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 “我們一直高度關注上海最新動向。”許昆林表示,蘇州将全力承接上海發展“溢出效應”,上海需要什麼、我們就服務什麼,做更多“上海得益、滬蘇共赢”的事。 上海與蘇州一體化程度高、互補性強,與上海優勢互補、合理分工、錯位發展,是深度融合的關鍵。 目前,蘇州深化與上海高校、科研機構、企業間聯合創新,中科院矽酸鹽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物所蘇州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相繼建成投用,深入對接上海集成電路技術、産業促進中心,打造世界級汽車産業中心、航空制造業集群。

蘇滬同城最新消息(深度頻繁串門)4

在融入上海的過程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昆山聚焦重點産業和昆山優勢項目,與上海形成一體化戰略體系,避免“虹吸”效應和同質競争。例如半導體産業,昆山對接上海集成電路技術與産業促進中心,推動昆山成為台積電晶圓制造服務聯盟産業化基地。又如小核酸産業,昆山積極承載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優質資源溢出,協同其人才科創團隊推動昆山國際生物材料創新研究院等項目合作。 張家港主動融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兩地已打造上海張江·張家港創新中心、上海—張家港技術轉移協同發展中心、張家港上海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等平台,産生3000項産學研合作項目,100多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讓張家港嵌入全球創新網絡。 “滬太同港化”也取得新突破。去年11月以來,洋山港-太倉港實現“聯動接卸”,滬太通關一體化全面落地,太倉港和上港集團協議在資本合作、通關監管、貨物轉運等三個方面“親上加親”。今年,上海港、太倉港合作成立“太倉服務中心”,把上海港功能前移至太倉港,引導上海港航線資源向太倉港轉移。兩港深度合作,帶來豐碩成果。數據顯示,一季度,太倉港港口生産實現“開門紅”,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50.5萬标箱,同比增長46%,吞吐量破同期曆史記錄。

蘇滬同城最新消息(深度頻繁串門)5

數字經濟成為相城突破點。上海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的國際化大都市,各類金融要素市場高度集聚。今年初,相城定下目标,全力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區”,将數字經濟作為“一号工程”,打造數字金融“一号産業”,力度空前。4月18日,相城數字金融投資推介會在上海舉行,總投資約44.05億元的19個數字金融産業相關項目集中簽約,16個産業基金、金融科技、金融機構項目也簽約落戶相城。 蘇州和上海的同城化效應,不僅僅是資源之間的取長補短,更是一種更高目的的産業協同和城市功能互補。如今,滬蘇在交通、創新、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齊步走”成為一種常态。 那廂,上海人赴蘇絡繹不絕,“滬蘇同城”不斷升溫。3月30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本才率隊來蘇州簽訂“滬蘇同城”檢察協作備忘錄;嘉定區黨政代表團赴蘇州工業園區,考察園區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文化建設等情況;上海電氣集團與蘇州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快在蘇打造高端裝備制造産業基地和研發中心……見諸新聞的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上海金融法院院長趙紅赴蘇,上海建工集團董事長徐征等在蘇活動,議題都離不開進一步深化與蘇州合作。 雙城變同城,蘇州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接軌上海新格局正在形成。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倪芳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