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曆,去醫院了醫生建議查血常規,抽血檢查看到結果後一頭霧水。繁多的數據,不知所雲。有些數值高了,去問醫生,醫生說:這沒有臨床意義,不用擔心,有問題會告訴你的。那麼,到底該如何看血常規呢?今天我們把血常規中有意義的數據給大家科普一下。
白細胞
白細胞是人體的防禦衛士之
一,其主要功能是将侵入人體的病原微生物殺死、吞噬、分解,最後清除體外。臨床上,醫生通
常先根據白細胞的數量來判斷身體是否有感染發生,然後再根據白細胞分類來判斷是什麼類型的感染,應該使用什麼藥物治療。
白細胞數量:
參考值:
成 人(4~10)×109/L(升)
兒 童(5~12)×109/L
新生兒(15~20)×109/L
白細胞的生理性波動很大,安靜時較低,活動和進食後較高;早晨較低,下午較高;一天之間變化可相差1倍。白細胞計數結果在正常值的30%以内波動多無臨床意義,隻有定時、連續地觀察才有診斷價值。
病理性增多
見于急性感染、嚴重的組織損傷、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等。如成人白細胞總數增高(超過10×109/L)時,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時患者多有發熱症狀;如白細胞總數過高,在(30~50)×109/L以上,并伴有嚴重的貧血,需進一步做骨髓穿刺檢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
◇ 病理性減少
見于病毒性感染、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理化損傷(如電離輻射)、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硬化、脾功能亢進等。
白細胞分類計數
白細胞分為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5類。在判斷身體發生感染後,就可根據白細胞分類來判斷是什麼類型的感染,從而确定使用什麼類型的藥物。
中性粒細胞比率,占白細胞總數的50%~70%,它的增減可直接影響白細胞總數的變化,臨床意義也與白細胞計數增高或減少的意義基本一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