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了!前幾日在韓國網民中鬧得沸沸揚揚的“漢江水怪”露出了真面目,一部分網友稱“果然不出所料”,有一部分韓國網友卻堅信這不是“最終結果”。
漢江水怪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9月6日一段視頻在韓國社交網絡上瘋傳,視頻中一個10多米長、呈S型、身上帶有明顯紋路的不明物體漢江江面上快速遊動,動作靈活而且很有爆發力,很快這個不明物體被網友冠以了一個新名字“漢江水怪”。
“漢江水怪”究竟是什麼生物?引發了廣泛讨論,有專家稱這可能是海鳗,但海鳗常栖息在水深50-80米水底為沙泥或岩礁的海區,在淡水裡不能長時間生活,而且目前發現的最大的海鳗才6米多,與這個“漢江水怪”顯然不是一類東西。
更多的網友推測水怪是一條逃逸的緬甸蟒。首先緬甸蟒個頭大,平均身長超過7米、體重達90多公斤,《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收入的緬甸蟒最長紀錄為9.75米,不排除在漢江出現更大緬甸蟒。其次緬甸蟒是個遊泳高手,最長在水底潛伏半個多小時,在水面遊動更不在話下。
更重要的一點是,最近幾年在韓國年輕人中掀起了一股養殖寵物蛇的熱潮,而緬甸蟒是最受追捧的寵物蛇之一。問題是緬甸蟒體積大,不像其他小蛇那樣與主人待在一起,很多情況下需要單獨為緬甸蟒搭建個“住所”,那麼長大了的緬甸蟒就可能沖破護欄逃逸出來!
“漢江水怪”的視頻在國内網絡瘋傳後,土豆也認為它是一條緬甸蟒,不過卻打臉了。
真相大白了,為何不少韓國年輕人仍然認為漢江裡有水怪?
9月15日韓國Insight網站發表了一篇報道,很快就登上了熱搜,因為該報道宣傳前幾日的“漢江水怪”謎團破案了。
按照Insight網站的說法,“漢江水怪”事件後的第四天,即9月10日,一位博主在漢江岸邊近距離接觸到了“漢江水怪”,是漂浮在江面上的浮标漂,浮标漂是一塊塊連接在一起的,連接處恰似緬甸蟒身上的紋路。“漢江水怪”是在晚上拍攝的,光線很差;而且當時正刮着大風,浮漂随着水浪漂浮,很像緬甸蟒遊動,最終造成了一場“誤會”。
其實不止一條“漢江水怪”,博主在岸邊發現了另一條浮标漂,縮成了一大團,因為陽光照射,表面成了灰白色。
土豆從網絡看了一些韓國網友的評論,有的網友感歎“原來是虛驚一場”;有的網友稱雖然這次破案了,但他還是認為漢江裡有“水怪”;更有韓國網友堅稱:這不是最終答案,那條水怪早就藏匿起來了!
之所以有這樣的分歧,在土豆看來這再正常不過了,因為現在的漢江早就失去了原有的樣子。
漢江總長514公裡,是朝鮮半島上第四長河,在朝鮮半島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也被韓國人稱為“母親河”,轉折發生在最近幾十年,漢江的水質似乎一年不如一年,經常有驚人發現。
如2000年7月駐韓美軍瞞着韓國民衆,趁着晚上偷偷地向漢江傾倒了約100公斤甲醛,甲醛是一種有毒有害水污染物,而且是1類緻癌物。當此事被媒體曝光後,韓國環保組織這些甲醛可能導緻附近一帶的魚蝦大量死亡,威脅周圍人的健康的,但駐韓美軍先是矢口否認,接着是置之不理。
2006年韓國恐怖片《漢江怪物》上映,一舉拿下了韓國電影青龍獎3個獎項,而電影内容正是取材于漢江甲醛事件,甲醛注入漢江後引發了水中生物變異。或許電影的影響力太大,現在部分韓國年輕人仍認為漢江中存在變異動物。
除了漢江甲醛事件外,最近幾年曝光的漢江水質問題,更是加劇了韓國民衆的擔憂。
2021年5月《自然》雜志刊登了一篇有關漢江水質研究的文章,作者是韓國首爾大學環境工程學系金铉旭等人,文章中提及在漢江中發現了大量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PDE-5i)。
很多網友對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PDE-5i)不怎麼清楚,但告訴你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偉哥”的主要藥物成分,你是怎樣的感想?PDE-5i剛誕生時主要用于治療肺動脈高壓,後來廣泛地用在了治療勃起功能障礙(ED),多少有些滑稽。
漢江中PDE-5i的平均濃度達到了驚人的88ng/ℓ,這是什麼概念?按照韓國專家的說法,PDE-5i可導緻豚鼠體内毒性增加,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後可能引發誘變和遺傳。當然,漢江水中的魚蝦也會遭受PDE-5i的影響。
文章不願提及的一點是,漢江江南區水段中的PDE-5i濃度比江北區高31%,而江南區是韓國富豪的聚集地,這裡分布着豪華酒店、酒吧及夜總會等娛樂場所,用富麗堂皇、紙醉金迷形容一點也不過分。顯然,這才是PDE-5i的真正來源。
正是因為上述因素導緻漢江但凡出現異物,韓國網友就往水怪上聯想。2022年3月韓國媒體爆料,漁民在漢江捕獲了大量10~15厘米的像沙蠶一樣的水怪,裝在水桶裡像大個頭的蠕蟲一樣,看得人頭皮發麻。漁民透露這些生物是最近兩三年突然出現在漢江的,究竟是什麼東西,到現在也沒搞清楚。
寫在後面
漢江出現異物便引發水怪聯想,不能隻怪韓國民衆,土豆認為,還是要從根上找問題,很少聽說鬧市中水質優越的河流出現水怪,越髒、越差的河流才頻繁流傳着水怪。
原創:土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