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每年的4月4日、5日或6日,就是清明節。這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
在古代,每逢清明節,人們都要到先人墓前,整修墳墓,供奉祭品,進行各種祭祀活動,以表達對先人的哀思。祭品因為受寒食節icon的影響,大多是冷食。不過清明節這天,皇帝通常會讓臣子重新起火,以示恩寵。但即便如此,人們制作的食物仍多與祭祀有關。比如,在北方某些地區,人們會用面粉蒸制一種叫“子福”的大馍。馍裡夾着核桃、大棗、豆子,外形呈盤龍狀,龍身中還放了個雞蛋,借此表達團圓之意。這種“子福”,先用來祭祀,之後人們才能食用。在南方很多地區,清明則會制作青團icon。這是一種用青草汁與糯米粉制成的、裡面包豆沙或棗泥的食物,充滿春天的氣息,既是祭祀用品,也是時令美食。除此之外,在南方,人們還有喝桃花粥和吃刀魚的習俗,以此表達對先人以及對自然的感恩。
另外清明節這天,人們還戴柳插柳,這習俗與寒食節的“明眼”一脈相承,但後來又被賦予了新的内涵---希望借長長的柳條表達長壽的願望。
而且,清明節不僅是掃墓祭祖的肅穆的日子,也是人們享受春日的好時光。清明節,人們會相約踏青遊玩。清明節踏青的習俗,早在唐朝時就開始流行,到了宋代更是興盛。除了踏青,清明節這天,古人還會放風筝、蕩秋千、玩蹴鞠等,非常熱鬧。另外,拔河也是清明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據說這個活動在唐玄宗時期罪為流行,一到清明,拔河場地就人山人海,熱鬧至極。與花朝節一樣,清明節也是指植樹的好時節。彼時,萬物生機勃勃,栽種的樹苗很容易成活,所以清明節期間植樹的傳統從古時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