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6 16:52:47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民諺有雲:“白露秋風夜,雁南飛一行”。白露時節,暑氣漸消,秋高氣爽,鴻雁和燕子等候鳥開始南飛避寒,群鳥也紛紛儲食以備冬。

《詩經·蒹葭》所記是白露之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曆代書畫名迹中,既有白露蒹葭,煙水寒汀,更可見沙岸栖雁與鴻雁高飛。宋代崔白所作的《蘆雁圖軸》題跋有“白露蒼蒼已結霜,蒹葭深處獨徜徉。羽毛無損性情适,不羨高岡有鳳凰。”明代朱芾《蘆洲聚雁圖》用筆清淡曠逸,自題詩句中有:“湘浦冥鴻誰得似,碧天飛去又飛還。”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特整理故宮博物院與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與蘆雁相關的書畫名迹,以飨讀者。

宋 崔白 秋浦蓉賓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1

宋 崔白 秋浦蓉賓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繪荷葉枯黃,芙蓉展豔,一派秋光旖旎,花間鹡鸰騰躍,翡翠靜靜停留,兩鴻雁振翅淩空,意在千裡。無畫家款印,舊傳為崔氏之作。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2

宋 崔白 秋浦蓉賓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3

宋 崔白 秋浦蓉賓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4

宋 崔白 秋浦蓉賓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5

宋 崔白 秋浦蓉賓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6

宋 崔白 秋浦蓉賓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崔白(約公元十一世紀),濠梁(今安徽鳳陽)人,字子西。宋仁宗至神宗時為畫院畫家。精工畫花卉翎毛,尤以枯荷凫雁得名,但亦精于道釋、人物、鬼神。據說他作畫時從不起稿,畫長直堅挺的線條,無須使用直尺界畫,操筆立就。

宋 崔白 蘆雁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7

宋 崔白 蘆雁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水濱蘆叢下,有隻孤雁徘徊停留着。雁先以濃淡墨雙鈎成輪廓,然後用水墨漬染,再填以赭色和花青,表現出毛羽豐潤的光澤。絹地染上淡墨,使背景趨于明顯,并有寒氣籠罩的感覺。坡石上有“濠梁崔白”的款字。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8

宋 崔白 蘆雁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有孫承澤題跋:白露蒼蒼已結霜。蒹葭深處獨徜徉。羽毛無損性情适。不羨高岡有鳳凰。退谷八十一老人題。

(傳)宋 崔白 蘆汀宿雁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9

(傳)宋 崔白 蘆汀宿雁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10

(傳)宋 崔白 蘆汀宿雁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崔白以擅畫枯荷凫雁而得名,故後人常将此類題材之作品歸于其名下,本幅即是一例。構圖用筆均簡潔的坡岸、蘆雁,與崔白寫實的筆墨風格不相類,卻有着元代古拙樸質的感覺。

宋人 秋荷野凫圖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11

宋人 秋荷野凫圖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12

宋人 秋荷野凫圖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13

宋人 秋荷野凫圖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一隻野雁蹒跚走向水邊凸起的平石上,凝視着遠方,不知是在尋找什麼,還是在等待什麼,它的神情真摯,頗為動人。而雁足踏着紅蓼花,背後襯托殘荷敗葉和蓮篷,有着濃濃的秋意,更顯現出了孤雁那份蕭瑟的意味。畫雁用雙鈎填彩的方式,色澤以墨色為主,略加赭石和花青;其餘景物也多用此方式,僅畫草則較近于沒骨法,不但筆筆精謹,且情韻生動,雖畫面因年代久遠而有些沈暗,卻仍不減其所展現出的宋代繪畫韻味。

宋人 畫秋塘雙雁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14

宋人 畫秋塘雙雁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15

宋人 畫秋塘雙雁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16

宋人 畫秋塘雙雁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秋天甯靜的池塘一隅,黃蘆、紅蓼、枯荷與白鵝相映成趣。本幅雖畫雙鵝,然雁、鵝同科,古人更常雁、鵝不分,而通稱為雁,故名為《秋塘雙雁》。全作設色醇厚,以墨色點染其間,造型優雅寫實,神情生動逼真,顯現畫家深入觀察自然之寫實功力。 此幅為兩幅絹拼接而成之作品,從其空曠平遠的構景,具荒寒水景之意趣,皆可定為北宋徽宗朝(1102-1126)畫院之作,是現存北宋汀渚水鳥罕見的代表作品。

宋人 寒塘群雁圖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17

宋人 寒塘群雁圖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18

宋人 寒塘群雁圖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水塘一角,衰草枯葉點綴池畔,頗有寒意。野雁幾隻群聚着,一雁翔空而來,與伸頭昂首者相呼應,形成生動的畫面。

(傳)宋 黃居寀 蘆雁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19

(傳)宋 黃居寀 蘆雁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煙水寒汀,沙岸栖雁三隻,一縮項瞑目狀似憩息,二引首顧側,若守望警戒。岸旁惟見蘆葦三五,情景蕭瑟,撩人寒思。本幅中雁之造型、用筆及蘆雁之筆法,有明中葉著名的宮廷花鳥畫家呂紀(活動于1439─1505)之意。然皴石未見其常用之斧劈皴法,畫雁之筆平整,又蘆葦與石之線條較有起伏提頓,尤以水紋最為明顯,故或為後之仿呂氏者所作。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20

(傳)宋 黃居寀 蘆雁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21

(傳)宋 黃居寀 蘆雁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舊标為黃居寀之作。黃居寀(933─993年以後),四川成都人,字伯鸾。為黃筌(903─965)季子,能傳家學。始與父同事孟蜀(934─965),為翰林待诏,蜀亡入宋,得太宗睠遇,委以搜訪名畫,诠定品目之責。黃筌、居寀父子之畫遂成為宋初畫院較藝優劣之标準。

元 吳鎮 蘆花寒雁圖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22

元 吳鎮 蘆花寒雁圖 軸 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題:“點點青山照水光,飛飛寒雁背人忙。沖小浦,轉橫塘,蘆花兩岸一朝霜。”钤印“梅花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钤鑒藏印“怡親王寶”“黃氏仲明”“虛齋審定”等11方。

以平遠法繪秋日水濱景色,水面微波蕩漾,蒹葭蒼蒼,一雙蘆雁振翅飛起,漁父于舟頭仰首凝視。畫面空靈寒寂,形成了平淡清遠的境界。圖中以平行置景的手法表現空闊無際的水泊,以濃淡變化的水墨表現遠近層次,平中見奇。

《墨緣彙觀續錄》《虛齋名畫錄》着錄。

元 王淵 寒江蘆雁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23

元 王淵 寒江蘆雁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淵(約14世紀),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字若水,号淡軒。學畫時,曾獲趙孟頫的指導,學到許多古人的畫法。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24

元 王淵 寒江蘆雁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幀繪水濱雙雁,一延頸啄齧蘆根,一半合其目而休憩。毛羽豐潤,神态生動。蘆葦三兩莖襯托其後,複有殘荷幾葉,益增蕭瑟意境。

元人 畫百雁圖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25

元人 畫百雁圖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26

元人 畫百雁圖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27

元人 畫百雁圖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人 畫蘆雁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28

元人 畫蘆雁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29

元人 畫蘆雁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人 射雁圖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30

元人 射雁圖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群山環抱中,一列狩獵的隊伍,正沿着山路,緩緩行進着。騎隊裡,有人發現了天上飛翔的鴻雁,立刻搭弓上弦,蓄勢待發。其餘衆人,有的伫足仰望,神情專注,也有的操控獵鷹,随時預備接應。畫家顯然有意借助周邊景物的描寫,來烘托整件作品的肅殺氣氛。所以無論是皴山,或者畫樹,用筆均極精簡,很成功地營造出北方朔漠的地形特征。元代帝王喜好狩獵,曾屢次傳召畫家繪圖,以記錄當時的盛況。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31

元人 射雁圖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32

元人 射雁圖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33

元人 射雁圖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畫上,并無作者款印,由于畫中出獵的陣勢,與故宮典藏的劉貫道(13世紀後半)《元世祖出獵圖》相當近似,所以,作者應當也是宮廷裡的藝匠。幅中,首領人物的形象和須眉,極似元成宗鐵穆耳(1265-1307在位)中年以後的容貌。倘據此推測,此圖的成作年代,大約在十四世紀初期。

明 呂紀 秋渚水禽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34

明 呂紀 秋渚水禽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煙岚迷漫的秋夜裡,明月半懸,四隻豆雁栖息在半隐半現的木芙蓉和蘆葦叢間的坡地上,其中三隻已入眠,另一隻則正對着明月引頸長鳴。但作者所要呈現的應不隻是雁群在夜間栖息時,會由一雁警戒守夜的習性而已,還有一份對時、對景抒發情懷的心境,進而畫出了秋夜的凄清。幅中畫鳥畫花的筆墨,工整細緻而不刻闆,畫石則較寫意,這種結合工寫,又能掌握住情境氣氛的作品,正是呂紀所擅長的繪畫風格,并對後世畫家有極大的影響。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35

明 呂紀 秋渚水禽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呂紀(1439─1505),浙江鄞縣(今甯波)人。字廷振,号樂愚,一作樂漁。孝宗弘治(1488─1505)間值仁智殿,官至錦衣指揮。花鳥初學邊文進,後摹唐宋諸名家筆,結合工寫,益臻其妙。

(傳)明 呂紀 蘆汀來雁圖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36

(傳)明 呂紀 蘆汀來雁圖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呂紀畫風有工筆設色和水墨寫意二種。本幅畫雁,一飛降,一仰首迎接,四雁結組,頗有呼應。用墨層次,鮮明活潑,于水墨畫中是屬佳作,但以風格論,無呂紀用筆如風蔌蔌之意。本幅款系後加,右下钤二印,其一“字以善”,是林良字,或出其手,或出其徒,待考。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37

(傳)明 呂紀 蘆汀來雁圖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38

(傳)明 呂紀 蘆汀來雁圖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林良 蘆雁圖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39

明 林良 蘆雁圖 軸 故宮博物院藏

款署:“林良”。钤一印不辨。

此幅《蘆雁圖》畫一雙大雁飛降池塘,扇動的翅膀引得水面波紋蕩漾、蘆草搖曳。作者純用水墨,以塊面的筆觸塑造物象,筆墨簡練而形态準确,體現了畫家高度成熟的水墨寫意技法。

明代姜紹書着《無聲詩史》中稱林良“畫着色花果、翎毛極其精巧。取水墨為煙波出沒凫雁嚵唼容與之态頗見清遠。運筆猶上,有類草書,能令觀者動容。”

明 項聖谟 畫蘆雁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40

明 項聖谟 畫蘆雁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項聖谟(1597—1658)為元汴之孫。字孔彰,号易庵,又号胥樵。工書畫山水,初學文衡山,擴于宋而取韻于元,乃項氏家族數代以來畫名最高者。此幅寫叢汀蘆葦,群雁就宿,或低翔而下,或結陣遠來。于江天空曠之中,寫霜秋暮景,使人觀之,若有蕭瑟凜冽之氣,可謂善畫者以意勝也。鑒藏印記中有方“天籁閣中文孫”,足見其景仰祖父元汴之情。

明 朱芾 蘆洲聚雁圖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41

明 朱芾 蘆洲聚雁圖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蘆洲聚雁圖》有畫家朱芾隸書自題:夜牕剪燭聽雨,偶閱叔升錢君所畫古木寒鴉小景,不覺技癢,因寫蘆洲聚雁以配之。适友人黃德謙在座,曰似潇湘水雲景也,昔年過二妃廟,今複觀此圖,恍若重遊,但少苦竹翳深耳。餘遂添叢篠于其間,殊有天趣,并賦詩一絕雲:夜牕聽雨話巴山,又入潇湘水竹間。湘浦冥鴻誰得似,碧天飛去又飛還。甲寅(1374年)春三月修禊日。朱孟辨在西掖記。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42

明 朱芾 蘆洲聚雁圖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朱芾(活動于14世紀後期),江蘇華亭人,字孟辨,号滄洲生,洪武初,以翰林編修改中書舍人。其人才思飄逸,善畫蘆雁,集潇湘水雲之緻,兼善山水及白描人物。工詞章翰墨之學,真、草、隸、篆清潤遒勁,風度不凡。嘗以所書篆瘗之細林山中,題曰篆冢。朱芾為當時名士楊維祯之門生,甚受楊氏器重,曾贊芾能以仁義為脩,為其門之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43

明 朱芾 蘆洲聚雁圖 軸(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畫潦水沙洲,枯柳岩石,群雁聚息蘆叢情景,前人評為極得潇湘煙水之緻。又據自題稱,蘆洲聚雁先畫成,竹叢題跋系數年後所添加,是知亦為其自許之作品。

明 劉炤 蘆雁圖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44

明 劉炤 蘆雁圖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劉炤,生卒年不詳,字巢雲,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善畫翎毛、花卉,且喜吟詠,詩畫皆精妙絕倫。 明代畫水墨蘆雁的名家,當推活動于十五世紀後半,用筆豪放潇灑的林良。另一位是善畫工筆設色花鳥的呂紀(活動于十四至十五世紀間),偶亦有水墨之作,用筆雖不及林良粗犷,但也灑脫雅逸。畫史記載,劉炤擅長巨幅大畫。本幅描寫江邊野雁群聚,筆意雅秀,與呂紀一派風格較為接近。

明 郭甸 寒鴉宿雁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45

明 郭甸 寒鴉宿雁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郭甸,字海田,河南人,生卒年不詳。此幅畫宿雁群鴉,黑色秀潤有緻,木石尤佳,深得用水之妙。

清 朱耷 蘆雁圖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46

清 朱耷 蘆雁圖 軸 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6隻蘆雁在水際岸邊飛、鳴、行、止的瞬間。蘆雁的造型準确嚴謹,動、靜的體态表現得出神入化。其背部的羽毛是先以淡墨暈染,趁濕在淡墨上點以濃墨,濃淡墨交融處顯現出羽毛柔軟細密的質感和厚重的量感。圖中描繪山石的筆墨老辣娴熟,石上的青苔以卧筆橫鋒點染,縱橫随意中不失章法,其苔點與蘆雁身上的墨點在筆法上形成呼應,令全幅深得酣暢淋漓之趣。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47

清 朱耷 蘆雁圖 軸(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48

清 朱耷 蘆雁圖 軸(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款署:“八大山人寫。”钤“八大山人”白文印、“何園”朱文印、“真賞”朱文印。鑒藏印有“安次王氏慎修堂珍藏書畫印”朱文印。

清 黃慎 蘆花雙雁圖 軸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49

清 黃慎 蘆花雙雁圖 軸 故宮博物院藏

畫幅自題:“半山經雨帶斜晖,向水蘆花映客衣。雲外可知君到處,寄書須及雁南飛。”钤“黃慎”白文印、“瘿瓢”朱文印各一方。

“半山經雨帶斜晖,向水蘆花映客衣”,秋雨之後,江面上霧氣迷濛,帶着雨水的蘆葉在風中搖弋。兩隻大雁栖息在蘆葉下,眼睛緊閉,畏縮着身子,頭埋藏在羽毛中,透露出山雨過後的絲絲寒意。“雲外可知君到處,寄書須及雁南飛”,冬季降臨,大雁南飛,它們往來的身影往往會喚起人們相思離别的愁緒,盼望能傳去對遠方親友的問候。此畫借景抒情,通過蘆花秋雁寫出對遠方親友的思念。

寒山幽居國畫欣賞(故宮藏畫裡的蘆雁)50

清 黃慎 蘆花雙雁圖 軸(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從這件作品可以看出黃慎在文人畫家中的獨到之處,他善于發現大自然中感人的情景,寓情于景,再輔以詩文,從而點明畫外之意。在這方面,他與華嵒意趣相投,兩人的作品都具有雅俗共賞的特征,且彼此相互影響。此圖在畫法上,浩淼的江面以水墨暈染而出,愈遠愈淡。蘆葉融入草書狂放的筆意,用筆迅疾,個别枝葉用濃墨點醒,營造出風雨迷濛的意境。大雁造型準确,筆簡意足,着重神情的刻畫,體現出畫家深厚的寫實造型能力。

清 邊壽民 蘆雁圖 軸

清 邊壽民 蘆雁圖 軸 故宮博物院藏

自題:“壬子立冬後二日邊壽民寫于白沙旅館。”钤印“頤公”“壽民”。“壬子”為清雍正十年(1732年),作者時年48歲。

此圖生動地描繪了秋雁溫情互喚的小景。全幅為縱式構圖,作者巧妙地在近景處繪一株高大的蘆葦,以其縱向的造型加強了上下兩隻秋雁間的聯系,成為有機地連貫畫面物象的一條主線。蘆、雁以潑墨寫意繪成,準确而生動的筆墨顯現出作者較強的寫生能力。

清 邊壽民 蘆雁圖扇頁

清 邊壽民 蘆雁圖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扇頁有自題:“于陵于陸羽缤紛,豈逐菰蒲野鹜群。昨日秋風看矯翮,一行沖破碧天雲。并題為翼翁研長兄清品。葦間居士邊壽民。”钤“壽民”白文印、“頤公”朱文印。

此圖是作者送給友人的畫作。圖繪兩隻大雁在蘆塘邊,欲行又止的情景。邊壽民為了畫好雁,曾“結茅葦際”,與雁為伍,每日細緻觀察雁的行、卧、翔各種姿态,故其筆下的大雁,符合解剖學,具有造型生動寫實的特點。此圖不打圖稿,直接以墨或色加以繪制,顯示了一定的藝術水準。

圖繪沙渚蘆葦,水草點點,兩隻蘆雁一俯一仰,悠然閑憩其間。全圖運筆自由舒放,蘆葦枯筆墨色寫成,蒼勁爽利;蘆花秃筆點染,蓬松自然;蘆雁形體,則以潑墨法揮寫,僅在喙間及足部略施赭黃,既豐富了色彩的變化,又與蘆雁主體所用的濃淡有緻的墨色達到了和諧的統一。這種大寫意的潑墨蘆雁,是邊壽民獨特的創造。

清 缂絲蘆雁圖 軸

清 缂絲蘆雁圖 軸 故宮博物院藏

圖于本色地上彩缂蘆雁、坡陀和小草等紋樣。畫面基本以綠色、棕色、湖色、香色、墨綠等穩重的色絲搭配,構圖簡潔,造型寫實。作品采用平缂、缂鱗、構缂和搭缂等技法缂織,作者娴熟地處理線條的彎轉變化,将被風吹拂下的蘆葦的飄動和葉子翻折下的明暗變化生動地表現出來,頗富天然之趣。兩隻蘆雁神态安詳,怡然自得。畫面動靜結合,充滿和諧自然的逸趣。圖下钤“皇六子和碩恭親王”收藏印。

日本 狩野安信 蘆雁 軸

日本 狩野安信 蘆雁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狩野安信(1613—1685),日本“狩野派”巨匠。狩野孝信的第三子,号永真,牧心齋,靜閑子,了浮齋,四郎次郎。亦稱藤原安信。六歲時喪父,畫得探幽,尚信二位兄長教授,後随兄入江戶(今東京),狩野宗家七代的貞信故去後,由安信即之。并由于居住中橋,故此後狩野宗家亦稱中橋狩野家。叙法眼。筆下人物,山水,花鳥均精。

本幅收錄于大風堂遺贈名迹特展圖錄。

近現代 何懷碩 秋雁 軸

近現代 何懷碩 秋雁 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畫家行書自題: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一九七二年。何懷碩。

(本文整理自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