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佩戴佛珠手串有什麼含義講究

佩戴佛珠手串有什麼含義講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3:01:23

佩戴佛珠手串有什麼含義講究(手串的一些講究)1

念珠知多少?

白岩松在《你幸福了嗎》一書中說:“走在人群中,我習慣看一看周圍人的手腕,那裡似乎藏着一個屬于當代中國人的内心秘密,從不言說,卻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人,不分男女,會戴上一個手串,這其中,不乏有人僅僅是為了裝飾;更多的卻帶有祈福與安心的意味,這手串停留在裝飾與信仰之間,或左或右。這其中,是一種怎樣的相信或怎樣的一種撫慰?又或者,來自内心怎樣的一種焦慮或不安?”

如今大街小巷随處可見佩戴念珠的人。對于佛教徒來說,佩戴念珠是為攝心禅定念佛;而對于很多非佛教徒來說,念珠則更多的是一種飾品,不但美觀大方,還可取趨吉避兇的用意。

念珠梵名“缽塞莫”,漢譯為數珠,也叫“誦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随身法器。佩戴念珠的本義,是幫助修行者提起正念,斷除 煩惱,莊嚴威儀。有人形象地稱念珠為“拴馬索”,意指當人心如野馬、雜念紛飛的時候,手掐念珠便可以遏制妄念,增定力,生智慧。

雖然在多數情況下,佩戴念珠是佛教徒的一種标志,但是最初的念珠并非佛教所創用。追溯念珠的本源可以發現,它是由古代印度人用以纏身的璎珞蔓條演變而來。

佩戴佛珠手串有什麼含義講究(手串的一些講究)2

佛教念珠的由來

佛經對念珠的記載多出于後期的大乘經典。

一部《木槵子經》講述了念珠與佛教之間的淵源:

印度的毗琉璃王請釋迦牟尼佛開示消除煩惱的法門,佛陀便教他用木槵子樹(菩提樹的一種)的種子穿成珠串,随身攜帶,無論行、坐、卧,一邊念佛的名号,一邊撥動珠子,從一至百千萬,便可清淨自心,放下一切。佛教認為人的煩惱有一百零八種,謂之“百八煩惱”,即六根的六種煩惱乘以三世。

《木槵子經》說,可以用一百零八顆念珠,破“百八煩惱”。

佩戴佛珠手串有什麼含義講究(手串的一些講究)3

在我國,有關念珠的記載,始于佛教盛行的隋唐時代。

相傳那時淨土宗的道綽大師(562-645)在弘法的同時常勸人“念彌陀佛名,或用麻豆等物而為數量,每一稱名,便度一粒,如是率之,乃積數百萬斛者”,并教人把木槵子串在一起計算念佛的數目。

由此,佩戴念珠的習慣便在我國佛教界不斷傳承。

因為在佛陀時代所制的律儀中并無關于念珠的記載,念珠本身也不包括在頭陀十八物中,所以以律典為依據的南傳佛教僧徒較少持有念珠。

但是對于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而言,念珠卻是必備的重要法具,特别是淨土宗和密宗,其僧徒最常以念珠來念佛持咒。

佩戴佛珠手串有什麼含義講究(手串的一些講究)4

不同數珠的意義

珠串上珠子的數目是有一定要求的,不同的珠數代表了念珠的不同品級。

在許多佛經中都寫有對于珠數的規定,如《金剛頂瑜伽念誦經》載:“念珠,分别有四種:上品、最勝、及中、下。一千八十以為上,一百八珠為最勝,五十四珠以為中,二十七珠為下類。”《數珠功德經》也說:“其數珠者要當須滿一百八 顆,如其難得,或為五十四顆,或二十七,或十四顆,亦皆得用。”

在佛經規定的基礎上,為方便教化,對于不同珠數的念珠,曆代高僧又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如108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百八煩惱;54顆代表菩薩修行過程之五十四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42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之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27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21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14顆表示觀音之十四無畏;1080顆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故共成一千零八十;36顆和18顆的意義與108顆相同,隻為便于攜帶。

一些人認為使用念珠的材料不同,所獲得的功德也不等同,這樣的說法恐怕有欠妥之處。

佛教特别強調心念純淨和對三寶的誠心。不管材料是否尊貴,持珠誦念時誠心才是最重要的,若僅僅以材料而論功德,則不符合佛法的本義。

佛教指引人們去除貪瞋癡,念珠隻是幫助人們修行的工具,落實到根本,還是與心念相關。

任何人均可佩戴念珠,“出家人才能頸挂”的說法并無依據,佛教界人士認為,人人都可以用念珠,皆可獲無量福、滅無量罪。

圖文皆來源于網絡,由玉泉寺編校發布。内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佩戴佛珠手串有什麼含義講究(手串的一些講究)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