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的影響,最近一段時間,大家應該都沒少測體溫。在測量體溫的時候,有些人測出體溫隻有35度多,而有的人測量的體溫則有37度多,經常在37.1、37.2之間。那麼,體溫多少算正常?體溫稍微有些偏高該怎麼辦?
體溫多少算正常?不同測量方法,數值略有不同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水銀測溫計、紅外線體溫計、電子體溫計測量體溫。在外面測量體溫時,用的額溫槍或而耳溫計等都屬于紅外線體溫計,自己在家測量體溫時,大多數家庭用的還是傳統的水銀測溫計或電子體溫計測量的體溫。
測量體溫時,選取的部位不同,測量的結果會略有偏差。我們測量體溫,一般會選腋窩、口腔或肛門處進行測量。
正常情況下,成人腋窩處的體溫為36—37度;口腔内的體溫為36.3—37.2度;肛門處的體溫為36.3—37.5度。兒童的體溫會稍微比成為高一些,隻要不超過成人正常體溫的0.5度,一般都是正常的。
若測量出的腋窩的體溫超過了37.3度,口腔内的體溫超過了37.7度,肛溫超過了38度,體溫就屬于發燒了。
人的體溫是在不斷波動的,靜止時的體溫會低一些,運動後的體溫會高一些,吃飯前的體溫會略低一些,吃飯完體溫會稍微高一些。不同時段測量的體溫往往不同,隻要不超過标準就可以。
相信明眼人都發現了一個問題,正常腋窩的問題是37度之内,超過37.3度則是發熱,那測量出的體溫時37.1或者37.2度,有些稍微偏高一點點,但是又不算很高,這算發熱,還是正常?
測量出的體溫在37.1度或37.2度,是稍微有些偏高,但一般情況下,并不算發熱。每個人的基礎體溫都是不同的,有些人的基礎體溫本身就是比較高,特别孩子的,基礎體溫往往會比成人高出幾一點點。測量出的體溫超過了37,但不超過37.3度,隻要你的身體并沒有發熱的迹象,之後再次測量,還是這個溫度,或者是比這個溫度低的溫度,就是正常的,不用太擔心。
還有些人,體溫長年不超過36度,測量體溫總是三十五點多。若是這種情況,先要排除是不是體溫測量錯了,比如是你是不是沒有擺對體溫計的位置。如果是一切操作都是正确無誤,但體溫還是隻有三十五點多,且你的身體并沒有什麼異常感覺,這也是正常的,有些人的體溫确實會比正常人偏低一些,體溫高了反而會不舒服。
不同人體溫不同,有人略微低一些,有人略微高一些,在很多人心裡,可能會感覺體溫高不好。其實隻要不發燒,在正常的體溫範圍内,體溫越高越好。從現實情況下,在正常體溫範圍内,體溫越高的人,往往免疫力會越強一些,這可能是因為體溫越高,人體的免疫細胞就會越活躍一些,因此可以更好地消滅外來的細菌和微生物。不過當人體的體溫超過正常範圍,免疫細胞就會變得六親不認,既會殺外來的細菌和維生物,還會消滅人體内的好細胞,所以體溫越高越好,但不能高于标準的體溫,超過标準,就對健康不利了。
平常體溫略微偏低的人,可以通過運動,合理的膳食,泡腳等一些較為科學的養生方法來養護身體,這樣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基礎的體溫,對健康有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