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陝西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陝西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01 12:02:19

陝西有一種特産——Biang Biang面。這種面手工擀制,寬而厚,有人調侃說可以當褲腰帶,卻口感十足,有嚼勁,然後一勺油潑辣子,空氣中立刻飄着辣香味兒。而吃Biang Biang面的正确打開方式是蹲着吃,據說這樣才更有感覺。

陝西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陝西人一定認識這個字)1

不過這個Biang Biang面的“Biang”字不一定都會寫了,即使陝西人也不一定都會寫吧。這個字電腦是打不出來的,太複雜了,電腦的“腦子”也明顯不夠用了。

陝西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陝西人一定認識這個字)2

這個“Biang”筆畫極多,繁體有56劃,簡體有47劃(真沒看出簡體簡在哪裡了,依然筆畫很多嘛)。雖然筆畫很多,但聰明的陝西人發明了一個歌謠來寫這個字。

“一點戳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大張口,言官朝上走。你一扭,我一扭,一下扭了六點六。左一長,右一長,中間夾了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拴鈎搭挂麻糖。推着車車走鹹陽。”

說實話,不經過解釋的話,即使你背會了這個歌謠依然不會寫“Biang”字。其實歌謠比字難多了,好不好!

這個“Biang”字可謂的内涵可謂源遠流長,據說是秦漢時期勞動人民自創的字。更有學者說據考證,上面寫“Biang”字的歌謠其實是從秦國的軍歌中脫胎出來的。秦國的時候就有軍歌了?!這真的有點颠覆三觀了!

陝西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陝西人一定認識這個字)3

據說,關于“Biang”字的來曆有很多種,但有一種大嘴本人覺得比較靠譜。

“Biang”字應該是一個象聲字,是古代勞動婦女們在手工擀面時,擀面杖與案闆發出的聲音,就是BiangBiang的聲音。

也有說是吃面時發出的聲音Biang Biang,但我覺得吃面發出的聲音應該是哧溜哧溜的聲音吧……所以還是擀面杖與案闆發出的聲音比較靠譜。

而關于“BiangBiang面”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故事。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窮困潦倒的書生經過一家面館,聽到店裡不斷傳來biangbiang的聲音。書生好奇,便探頭一看,原來是在和面團,将面團甩在案闆上,就發出了biangbiang聲。

隻見被摔打成褲帶般寬長面條入鍋中,不一會兒撈出來配上各種臊子,最後澆上一勺油潑辣子,頓時香味四溢。看的書生直流口水。于是趕緊來一碗吧。

陝西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陝西人一定認識這個字)4

吃完之後書生才發現忘了帶錢,那時候又不難手機轉賬什麼的,頓時書生十分尴尬。店小二看出了書生的尴尬,便說本小店恕不賒帳啊。

書生隻得套近乎問:“小二,你這個面叫什麼名字?”

店小二說:“咱這個面叫Biang Biang面。”

“Biang字怎麼寫呢?”書生問。

店小二犯難了:“這字從來隻有音,沒聽說可以寫啊!”

書生頓生一計,說:“如果我能寫出這個Biang字,今天的面前就抵消了,可以不?”

店小二想,根本就沒這個字,看你怎麼寫出來!便同意了書生的這個提議。

于是書生提筆,一邊寫,一邊念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大張口,言字中間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一長我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一個小勾挂麻糖,坐個車子回鹹陽。

書生就這樣自己造了一個字。

你會發現,這個傳說中的歌謠和前面寫Biang字的歌謠基本一緻,略有不同而已。民間傳說就是這樣,大同小異,但又很難确定它的出處。不過這也說明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然而這還不是筆畫最多的漢字,筆畫最多的漢字是這個:四個龍字!

陝西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陝西人一定認識這個字)5

但這個字比“Biang”字好寫多了,它隻是筆畫多,卻并不複雜。

關注中外曆史、罕見老照片、逸聞秘史、探索神秘、奇異事件,大嘴侃曆史 微信号dazui10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