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國土資源局根據《深圳市城市規劃條例》的規定,編制并向公衆公開征求了深圳市最新地鐵規劃圖即《深圳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0)》,也就是說到2030年,深圳市軌道交通開通裡程可以達到約1142公裡,具體規劃圖如下:
通過規劃我們可以看到,未來深圳關内地鐵口随處可見。原關内即福田區、南山區、羅湖區地鐵密度大幅提高,特别是現有地鐵覆蓋較少的南山區,未來将成為地鐵覆蓋密度最大的行政區;而原關外地鐵網也不斷密集,以寶安區為主的西部地區,以及龍崗區為主的東部地鐵,形成較為密集的地鐵網并與市中心串聯。
南山區作為深圳新的市中心,未來地鐵密度将會是全市最高,擁有西麗、前海兩大超級樞紐,且擁有前海蛇口自貿區、後海總部基地及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發展潛力無限。
福田、羅湖兩區現有地鐵密度已經很高,未來會增加6号線、14号線、20号線、22号線幾大快線,因此地鐵網越來越密集,而福田高鐵站的存在,未來可以連通全國各大城市及香港,可見福田未來在全市的地位依然屹立。
寶安區屬于地鐵稀缺地區,但新的規劃,寶安區南北走向地鐵大幅增加,增強了沿線居民與南山區的聯動。寶安區占據珠三角地理中心區位,且未來擁有機場與高鐵站的空鐵搭配,T3/T4/機場東高鐵站3大交通樞紐的聯動,将會成為整個深圳市乃至珠三角最大的交通樞紐體系。
龍崗區、坪山區作為深圳東進戰略的橋頭堡,未來地鐵規劃日趨密集,擁有幾大快線與福田區聯動,且擁有深圳四大主火車站的坪山站,未來地鐵沿線發展潛力依然巨大。
關于深圳地鐵規劃的幾點結論:
A.2030年深圳地鐵每平方公裡土地将擁有近600米的地鐵,而原關内的南山區、福田區、羅湖區密度會更大。
B.因深圳近50%的土地為不可開發的森林綠道,考慮此原因,則深圳地鐵密度會提高到每平方公裡擁有1公裡長度的地鐵。
C.按照地鐵規劃來看,未來深圳的重心依然在以南山-前海-寶中及福田-羅湖為中心的西部。
D. 原關外地區地鐵開發潛力依然巨大,但那是下一個15年後的事情。
E.“地鐵一響,黃金萬兩”投資者依然可以跟着地鐵規劃,特别是城市快線。
F.從國内看3線換乘、4線換乘的物業依然是稀缺資源,目前深圳隻有車公廟一個4線換乘站。
G.未來深圳會形成車公廟、大劇院、前海灣、機場東、深圳北等四線換乘站,這些片區都将會是價值高地。
H.地鐵發展特别是快線的誕生,會模糊城市郊區與市中心的實際距離,比如做11号線從福田到機場,比自駕要方便且省時。
I.深圳地鐵未來會全面對接東莞,惠州,甚至廣佛,珠三角灣區城市群一體化不再是遙遠的夢,未來珠三角城市界限會更加模糊,投資者們一定要用宏觀角度看待城市發展。
備注:文章為本公衆号(言城)原創,圖片來自深圳市國土資源局官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