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做事情一定要反複思考,慎重的做出每一個決定,在權衡好一切利弊之後再去行動。這就叫做“三思而後行”。這句話我們都十分熟悉,但其中真正的涵義卻鮮有人知。這裡的“三思”具體又是指什麼?
三思而後行
在漢語詞典中,對于這句話的解釋是:凡事要經過反複思考考慮,然後再去做。這裡的三代表的是再三,多次的意思。這也是當初孔子在教育徒弟時說的話,告誡他們做事情一定要多考慮後果,不要盲目沖動,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出處
這句話出自《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前半句我們都明白,是在說季文子做事的時候會反複思考多次才行動。
這裡孔子的回複才是這句話的重點,他說“再,斯可矣”。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再借鑒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這裡的“再”在這句話中代表的是再次的意思。
季文子是春秋時期魯國的正卿,這在當時已經是很大的官了。掌握着一個國家的軍政大權。雖說手握魯國軍政大權,但季文子可是一個十分清廉低調的人。
他清廉的程度在整個古代史上都是數一數二的。自己的馬匹從不用栗米喂養,而是用青草。自己的妻妾從不穿絲綢的衣服,而是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穿着粗布衣服。
對此也有很多人勸說他,怎麼着也是個正卿,怎麼能這樣呢?會讓人笑話的。季文子淡淡的說道:“高尚的品德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無關官位職位,這才是我們國家最寶貴的榮譽。從沒聽說過靠自己的妻妾錦衣玉食來讓國家興盛的”。
也正是因為他這種清廉低調的做派,一心為國,深受魯國國君的喜愛,一連三任魯國國君都拜季文子為正卿,前前後後一共幹了33年。
不僅如此,季文子還是一個十分謹慎的人。他謹慎到了什麼程度?無論大事小事,哪怕就是芝麻大點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思考的事情面前,他都會反複思考,反複斟酌才會行動。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件事情,将正面想一遍,再将背面想一遍,然後再把這件事的結果推導一次,最終将此事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再複盤一次,直到确定不會出差錯的時候,再去實施。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在做官期間确實沒有出現過什麼大的差錯。所以,當時魯國上上下下的官員都紛紛效仿季文子的做法。這個時候也出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魯國的所有官員在說話辦事的時候,就像反射弧被拉長了一樣,要很長時間才能做出決定,給出回應。
這樣有好有壞,在緊急情況下,很容易會顯得磨磨唧唧,甚至會耽誤大事。所以,季文子這種無論大事小事都要“三思而後行”的性格,也讓孔子十分着急,便有了對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做法的評價:“再,斯可矣。”
對于孔子的這句評價,各種史料記載的解釋也各有不同:
第一種解釋就是我們上邊所說的,再借鑒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第二種解釋是隻需考慮兩次就足夠了;第三種解釋中認為“再”代表的就是要再多思考幾次才可以做出決定;第四種解釋稱這是孔子對季文子做事方法的一種不贊同。認為“三思”這種謹慎的态度是好的,但也要分大小事,若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這是一種浪費時間,浪費大家精力的行為,會降低辦事效率。
據相關資料顯示,孔子這句“再,斯可矣”的意思其實是第一種和第二種的結合。孔子認為季文子想的太多。做人做事當然以小心謹慎為好,但“三思”的确有些太多。在《邏輯學》中,相對總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統一,統一以後還是矛盾,所以這樣是永遠沒有結論的。
所以,孔子認為,在一件事情面前,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慮一下,很有可能會導緻猶豫不決而無法下定論,最終選擇放棄不做。所以,他認為大可不必三思而後行,思考兩次,再結合一些以往的經驗,就足矣讓人采取行動了。
“三思而後行”有道理嗎?
“三思而後行”其實這是一種做事的風格,所以它沒有對錯之分。不同的環境下可褒可貶。在《論語》中它其實是作為貶義詞出現的。是指孔子認為季文子的這種做事方法太拖沓,過分小心,也是一種為人做事小器的表現。
放在現在多用來贊頌某個人做事仔細謹慎,屬于褒義。也是在教育我們,要養成做事之前多思考的好習慣。尤其是在重大問題面前,要進行全方位的考慮,這不是瞻前顧後,而是一種穩重成熟的表現。
當然如果是一些很簡單的問題,就不必那麼謹慎小心,就像孔子所講,思考兩次就足以。實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也不要在那裡浪費時間自我博弈,可以找身邊人商量一起想辦法。
總之,在這樣一個快速多變的時代,很多人做事講究的是效率二字。很有可能你稍一猶豫,你的對手已經開始行動,機會就這樣錯失。所以,對于那些不必要的繁文缛節該省則省,而對于一些信息少,風險大的問題,就要三思而後行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