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2-23 06:01:58

12月5日,在2018年“未來教育大會”主論壇的現場,凱叔帶來了題為“科技給教育帶來了什麼?”的精彩演講和人生感悟。深度剖析了AI發展對未來教育産生的影響,幹貨滿滿,現場掌聲不斷。

随着AI的發展,很多人陷入了“人工智能引發失業”的焦慮之中,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更好地适應未來社會呢?跟着小編一起走進凱叔的演講現場,身臨其境地感受一下吧~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影響我們一生的是)1

AI越來越發達,凱叔會不會被替代?

非常開心來到未來教育大會,和大家一起聊天。聊什麼呢?聊一聊“科技與教育”吧。

我是做兒童内容的,認為在兒童領域内容和教育絕對不分家,中間沒有一牆之隔。

我是文科生,怎麼談科技?從哪兒開始談起?

這個事情我想了又想,我想從最近媒體經常問我的一個問題談起:“凱叔,現在AI越來越發達了。有了TTS技術,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模拟出凱叔的聲音,當機器人可以給孩子去講故事的時候,你自己會不會被替代?”。

我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開始是猛地一愣,後來我想起一個故事,英國工業革命的時候爆發了一場“盧德運動”。盧德是想象中的一個将軍,後來無法證實是否真有此人。這個人是幹什麼的呢?是為勞苦大衆伸張正義的領袖。因為有了織襪機,所以大量的織襪工人失業了。他們想:不能這樣,新的技術怎麼可以替代我們的工作呢?于是在盧德将軍帶領下砸機器,見一台,砸一台。

我認為往往新的技術帶來的并不是大量的人口失業,反而會創造更多的優質的崗位。而我們的工作也會因此變得有幸福感。重複的勞動、繁重的勞動慢慢都會被取代。現在我們覺得盧德運動可能過于愚蠢了,但是當我們看到AI越來越發達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擔心,可能大量的律師要失業,可能大量的放射科醫生要失業,大量的工作的崗位将會消失,未來人們怎麼辦?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影響我們一生的是)2

所以我的第一個觀點,科技其實不是用來怕的,而是用來用的。

AI是人類的奴隸。

大概面對AI的時候有兩種說法:一種,當過了奇點之後,AI會統治人類。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人永遠不可能提着自己的衣領讓自己飛起來”,相信自己不會被這樣的能力替代。AI是補充,是人的某一種能力的延伸,我們用它就好了。像我們公司和百度AI技術合作,利用TTS為孩子定制更好的服務。以前是一個人面對一群人,或者一群人面對一群人服務,現在是一群人為每一個孩子提供定制化服務,這個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影響我們一生的是)3

現在互聯網上會出現這樣的産品:機器人會寫詩了、會做畫了。可是機器人它是否明白詩、畫到底表達什麼意思?即使它會寫詩、會做畫,但是賦予這些詩和畫給意義的,依然是讀詩,看畫的人,所以大可不必為此擔心。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影響我們一生的是)4

科技到底會給教育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很多搞教育的人總會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一定要用功”、“教育是反人性的”、“學海無涯苦作舟”,但我覺得教育一定不是天生反人性的,隻不過原來我們沒有更多的技術手段和表達方式。而科技手段越來越多,不同科技的疊加就帶來了不同的表達方式。随着表達方式逐步提升人們會發現:教育将越來越順應人心。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影響我們一生的是)5

我的第二個觀點:天賦=熱愛。

有人會說,如果今後我們的教育過程變成無痛教育呢?人和人之間是否優秀這件事情,我們該如何去評判?這可能是另一個命題,在未來的社會學習體驗變成很好時,我們怎麼去選拔人才、怎麼去培養人才呢?

好像隻能靠天賦了。

天賦到底是什麼?我認為天賦就是熱愛。

熱愛的是什麼呢?是他做的這件事情,或者學的這件事情。

我特别喜歡一本書《異類》,它當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加拿大冰球國家隊運動員都很有天賦,但是在冰球之國的頂級優秀又鳳毛麟角的人,比别的運動員多出來的天賦是什麼呢?就是剛接觸冰球運動的時候,他比别人早出生了幾個月而已。

因為冰球運動在加拿大,在國家隊選拔的日期是在1月1号開始,所以省隊、市隊、校隊同樣也在1月1号開始選拔。當第一次來招募這些小孩成為培訓選手的時候,你會發現1月1号出生的人比12月份出生的人大了将近一年的時間。這個時候會發現孩子們從一開始就有一歲以内的年齡差,他們各個方面能力都會有天大的區别。所以在相同時刻大一點的孩子比小一點孩子能力強,于是他不斷的接受别人更多的激勵,在這個小團體他就會優秀,他會以此為樂,并更加熱愛它。優秀了之後升到了校隊,再因為同樣的原因升到了省隊,直至升到國家隊。所以國家隊中1月份到3月份出生的人占絕大多數。這是天賦嗎?這是機遇加因為機遇而帶來的激勵!這本書裡寫了很多案例,我認為每個家長都應該看看這本書。

因為講故事:人生被看見,生命被尊重。

說回我自己,“凱叔講故事”在中國互聯網上兒童内容這塊做的應該還算不錯。

你知道我怎麼喜歡上講故事這件事情的嗎?我做了20多年配音演員,甚至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是“故事大王”。

幼兒園的時候我特别淘,天天被老師打,那時候我所在幼兒園的老師沒有接受什麼專業教育。幼兒園老師有一個水舀子,它有兩個作用:一是用來舀水,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打王凱。後來老師發現我會講故事,小朋友都愛聽,而且他們聽的時候特别安靜,于是讓我天天給小朋友們講故事。

你知道天天被老師打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變成小老師是多爽的一件事情?人生被看見,生命被尊重,這個時候我遇到了極大的激勵。所以,人是喜歡講故事這件事情嗎?不對。這人是因為喜歡講故事帶來的被看見,被尊重的感覺。

你激勵的方向便是孩子未來的方向,我們面對孩子應該如何激勵?

其實所有的教育過程就應該是激勵過程。有的時候沒即使沒辦法激勵,也要想辦法激勵。

比如我女兒彈鋼琴,過了新鮮勁兒之後,有一天坐在鋼琴前砸琴鍵,不想彈。我苦想這樣還怎麼激勵?突然有一瞬間我看她站直了,那一瞬間我掏出手機說:“寶貝,别動,我拍個照片,你這個姿勢真優雅。”拍下來還誇了幾句話,這時候孩子下不來台了對不對?下不來了不能僵這兒,她就得彈,已經彈成這樣了,就好好彈呗。之後繼續找激勵,她就恢複了彈琴,這就是激勵的方式。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影響我們一生的是)6

世界上最好的激勵型産品是什麼?

我覺得不用辯論,一定是遊戲。遊戲提供的及時反饋和及時激勵,讓你每天跟着它把大量的時間耗費,這樣的心法和科技的手段我們是不是可以學習?其實教育的手法會越來越豐富,會越來越優化人的體驗,讓教育不反人性,甚至順應人性,盡管你所用的技術都未必是高科技。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影響我們一生的是)7

我給大家拆解一下,比如我們最近做了一個産品,是一個詩詞産品。如何用現有的藝術表現手法,加上科技手法打造一個産品?給大家拆解一下,這個産品叫《凱叔·詩詞來了》。當時做這個産品的時候,前半年基本沒幹活,就在問兩個終極問題

第一, 我們為什麼教孩子詩詞?

第二,為什麼幾千年來就這些詩詞傳下來了

被人遺忘的一定是大多數。我們是一個相信原理的公司,不把這些原理弄明白,這個産品是沒法兒做的。過了半年想清楚了,為什麼呢?因為情感!人這種生物,這幾千年來其實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進化。影響我們一生的都是“生老病死,愛恨情愁”這八個字。一輪明月挂在天上,當下到底有人陪沒人陪,心态完全不一樣。有的時候這些詩詞已經變成了某一場景的特定代言。比如說找女朋友找不着,找來找去找不着,突然發現身邊那同事不錯,不能說“你早幹嗎來着?”,一定是“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所以詩詞是什麼呢?是直接記錄感受,表達情感的最好的載體幾千年來,不可替代。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影響我們一生的是)8

所以它是150部戲劇。

戲劇是什麼?是讓孩子跟寫詩的人就同樣的話有相同心理感受,有了這樣的感受,才叫懂詩。

懂詩可不是說每個字明白什麼意思,“停車坐愛楓林晚”,“坐愛”是啥意思?不是讓他隻是明白這個,而是讓他感受到詩人此時的心情:我走不動了,我被美呆了。當他有這樣感受的時候,他叫懂詩。

當然詩人寫詩是不講理的,最好演繹的詩是什麼呢,就是詩本身是有故事的,比如說“早發白帝城”,這首詩人人都會背,它講的是什麼?

講的人生起起伏伏,如何面對人生的風浪。李白,官瘾,一輩子想當官沒有當上。到了60歲還沒當上,急“死”了。後來有人讓他當官,他不知道那人要造反,去了後沒多久就被貶到夜郎。名聲毀了,當然仕途也沒了,當時所有的大V都罵他,隻有一個小兄弟支持他,這個人是杜甫,但他不是大V,人生已經蓋棺定論了。押解途中在小船上,醒來聽見船夫說:“天下大赦”,于是李白心情急轉,掉轉船頭去江陵找人喝酒。寫出了“千裡江陵一日還”,老年人寫出了青年人的心态,但是他不知道三年之後他就死了。在這個戲劇裡,讓孩子見證他的感受,看他怎樣面對風浪。

當150首戲劇,用各種技術,各種藝術手段的疊加把它做出來之後,發現不滿意。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目的是讓孩子愛上這首詩,愛上這種感受,理解這種感受,甚至和詩人産生情感連接,但是孩子是否會背這首詩,起碼你沒有驗證。怎麼辦呢?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影響我們一生的是)9

又做了150首歌

每一部戲劇,每一首詩都做了一首歌。當你聽着聽着就會背的時候,這種體驗非常好。讓孩子不用用功了,欣賞就可以了。

其實任何一個産品都是有生命的。當做到這個時候依然不滿意,為什麼呢?因為在戲劇裡埋了大量的知識點,但是這些知識點孩子提煉不出來,因為是揉在情節裡面的。那怎麼辦呢?但是做一個課程又不是這個産品的調性。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影響我們一生的是)10

又做了150場詩詞脫口秀,一隻馬桶給孩子講爆笑的脫口秀、講詩詞知識。

白馬王子會給孩子講中國最牛的數字詩,不止“一去二三裡”這一首,講數字到底是什麼?這是一種語言,是解構這個世界,造就萬物的語言,甚至虛拟世界都是由它搭建的。講到為什麼阿拉伯數字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五分鐘搞定,孩子爆笑的同時,記住知識。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影響我們一生的是)11

150個闖關答題遊戲

還有一個環節,教育的閉環就出現了,就是考試,驗證孩子是否真的把這些内容學會了。不過考試肯定是反人性的,對不對?但是有一種順應人性的考試,它叫遊戲。當把這些内容都做完之後,你會發現用諸多的技術和藝術,最終它畫成一個閉環。

第三個觀點,一定得相信科技,但是會有更多的擔心。

好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我原來是學攝影出身的,我的第一個專業是攝影專業。在我學攝影的時候,我們的老師極其抵觸數碼産品,說一定要用手觸摸膠片,去沖洗膠片,一定要用手,用放大機自己通過光影的變換去重塑光影的變換。但事實是那時候的照片很多方面效果上沒有辦法跟現在數碼科技成像的作品比,請看現在還有多少仍在用膠片?

凱叔是從什麼演變而來的(影響我們一生的是)12

還有一個例子,誰能看出哪幅作品是電腦畫出來的,哪幅是手繪畫出來的嗎?其實全都是電腦畫的。我之前在演講中給大家看的那些畫面,是電腦還是手繪?全是手繪。現在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這一筆水彩下去,在電腦上我能計算出,讓它五秒幹還是三秒幹。五秒幹的時候,我下一筆落筆在同樣地方的時候,和三秒幹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意味着什麼,美術教育要發生重構了,我們今後的美術教育已經不用再訓練一個人的筆法技巧。

人的想象是在自己能力圈的範疇之内開發的,而科技提升了人的能力圈,讓人的想象邊界也就大大地提升了。而根據科技的變化,教育的概念、範疇也會發生變化。今後美術教育因此一定會發生重構。所以,所有的教育都值得重新解構一遍,當然不是革命,這種解構一定是漸進式的。

今後學校教育有可能也由“學”變成“習”。

現在的孩子日常接受的信息,是我們童年的幾百倍。如果他在電腦前,面對電腦就可以一對一的去學習,學英語學的很好、學數也學的很好。到了學校,學校的職能又是什麼呢?

學校就會由“學”向“習”的方向去轉化,把孩子們聚到一起,讓他們去練習,讓他們去讨論,讓他們去訓練,讓他們去提高。

這便是我對“科技給教育帶來的變化”的一點點想法。

謝謝大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