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芭蕾源于意大利、成長于法國、興盛于俄羅斯。中國芭蕾的發展與俄羅斯密不可分,早在1920年代就有俄羅斯僑民在上海傳授芭蕾藝術,1960年代上海成立專業舞蹈學校,最初邀請的外籍教師也來自于俄羅斯。雙方的緣分延續至今。
11月18日,上海戲劇學院和莫斯科國立舞蹈學院跨越國界,以在線形式舉行“中俄舞蹈藝術教育論壇”,主題為“現代世界-合作創新-共舞發展”。
莫斯科國立舞蹈學院曆史悠久,為俄羅斯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芭蕾人才,被譽為“舞蹈家搖籃”,久負盛名的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大部分舞者都來自該學院。
上海戲劇學院是中國著名綜合性藝術類高等學府,學科涵蓋戲劇、影視、舞蹈、戲曲、美術等門類,是中國高層次藝術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論壇期間,中俄舞蹈藝術專家學者各自從學生培養、創作、舞蹈教育發展沿革和學科建設等角度,開展了交流。
論壇期間,兩所藝術院校還簽署了校際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兩所藝術院校将在教學交流、學生培訓和學術互動等層面開展合作,未來的合作形式包括:互派教師、選派留學生、開設大師班和短期培訓、舉行學術論壇/專題研讨會等。
莫斯科國立舞蹈學院院長列奧諾娃∙瑪琳娜表示,“每年來自20多個國家的外國學生來我校留學,其中一些國際生有機會成為俄羅斯乃至國際級芭蕾大賽的獲獎者,甚至一部分學生畢業後進入俄羅斯歌舞劇院工作。我們多年來與外國院校合作成果豐碩,我們希望中俄兩國文化交流以及教育合作進一步擴大。”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表示:“莫斯科國立舞蹈學院和上海戲劇學院作為俄羅斯和中國知名藝術院校,各自在發展中為民族文化和全球文化藝術的多樣性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促成本次合作的,是芭蕾舞藝術家譚元元。
俄羅斯芭蕾對譚元元的成長有着不可替代的影響。孩提時代,正是在電視上看到了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她感受到了芭蕾的魅力,從此立志成為一位芭蕾舞者。
1992年,譚元元參加了法國巴黎第五屆國際芭蕾舞比賽,獲得金獎,并獲得最高獎“巴黎市勳章”。82歲的俄羅斯芭蕾大師烏蘭諾娃作為評委,給譚元元打了滿分,并且鼓勵她,“跳舞的時候,一定要入戲,要用心來跳。”這句話成了譚元元的座右銘,讓她終生受益。
後來,譚元元多次到俄羅斯演出,與多位俄羅斯芭蕾舞大師合作,如娜塔利娅·瑪卡洛娃、謝爾蓋·菲林、阿列克謝·拉特曼斯基、尤裡·波索霍夫等,真切感受到了俄羅斯學派的魅力。出書介紹世界九大芭蕾名團時,她還重點介紹了俄羅斯的兩大名團——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
譚元元表示,這次中俄舞蹈院校的交流合作是一個全新的嘗試,未來,她還将持續做大上海舞蹈的“朋友圈”,推動更多世界知名舞蹈院校院團與母校上戲建立戰略夥伴關系,參與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建設。
責任編輯:陳詩懷
校對:張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