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安徽各市人口流出地點

安徽各市人口流出地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5 23:29:42

安徽省,簡稱“皖”,省會合肥。清朝康熙年間,安徽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東鄰江蘇、浙江,西連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與山東接壤。作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安徽省擁有厚重的曆史文化底蘊。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下轄16個省轄市,7個縣級市,54個縣,44個市轄區。其中,就縣級天長市來說,人口超60萬,素有“安徽東大門”之稱。天長市除一面與安徽省來安縣接壤外,三面被江蘇高郵市、儀征市、六合區、金湖縣、盱眙縣五縣市區環抱。

安徽各市人口流出地點(安徽省一縣級市)1

首先,天長為安徽省縣級市,由滁州市代管。在地理位置上,縣級天長市位于安徽省東部,除一面與安徽省來安縣接壤外,三面被江蘇高郵市、儀征市、六合區、金湖縣、盱眙縣五縣市區環抱,是南京都市圈成員縣級城市,素有“安徽東大門”之稱。由此,就縣級天長市來說,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就縣級天長市的曆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吳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今安徽省天長市一帶先屬越國,後楚國消滅越國,該地區成為楚國的疆域。秦朝建立後,該地區為廣陵、東陽二縣地,屬九江郡。

安徽各市人口流出地點(安徽省一縣級市)2

兩漢時期,今滁州市天長市一帶為廣陵、高郵二縣之地,部分境域屬江都縣。廣陵、高郵先後隸屬于荊國、吳國、江都國、廣陵國、泗水國、廣陵郡。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縣級天長市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在三國時期,高郵、江都縣廢,該地區屬廣陵縣,仍隸廣陵郡。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高郵縣複立,今縣級天長市一帶仍為廣陵、高郵二縣地,隸廣陵郡。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公元461年),于石梁設立沛郡(即南沛郡)及沛縣。

安徽各市人口流出地點(安徽省一縣級市)3

到了北周時期,改沛郡為石梁郡,改沛縣為石梁縣。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石梁郡廢。隋炀帝大業年間,将石梁縣改為永福縣。永福縣廢後,其地歸六合。公元624年,唐朝在今天長市一帶設立石梁縣,屬方州。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石梁縣廢,其地入六合。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正式設立天長縣。由此,就天長縣這一建制,始于唐朝中期,距今已有接近1300年的曆史了。唐天複二年(公元902年),楊行密建立吳國,天長縣屬吳國範圍。北宋建立後,天長縣屬淮南路揚州。

安徽各市人口流出地點(安徽省一縣級市)4

最後,南宋時期,天長縣屬淮南東路。元朝建立後,天長縣先屬淮安路臨淮府,後屬臨濠府泗州。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天長縣屬鳳陽府泗州。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前,天長縣屬鳳陽府泗州,之後天長縣屬泗州直隸州。到了1914年,天長縣屬安徽省淮泗道。1928年,天長縣直屬于安徽省。1993年12月,撤銷天長縣,設立縣級天長市。如今,天長為安徽省縣級市,由滁州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縣級天長市總面積達1770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62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曆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