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這個崇明人和馬雲是好友

這個崇明人和馬雲是好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7:09:12

任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經理,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經理,瑞士聯盟銀行(UBS)上海代表處副代表、授權官員,霸菱亞洲投資公司執行董事,今日資本集團合夥人,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交易部總經理、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董事、資産管理總部總經理、證券投資部董事總經理、研究所所長……還是京東的第一個機構投資人,第一個為阿裡巴巴估價。對于這些頭銜和傳奇經曆,崇明人俞忠華風輕雲淡地說:自己隻不過是一個知足常樂的書呆子。

這個崇明人和馬雲是好友(這個崇明人和馬雲是好友)1

陰差陽錯轉讀經濟學

俞忠華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崇明人,1983年,14歲的他考入複旦附中文科班。在那個年代,一個鄉下孩子進城讀書,說沒有隔膜那是假的。俞忠華一口崇明話,同學和老師都聽不懂,他也同樣聽不懂别人講的上海話。于是,本就喜歡看書的俞忠華将更多的時間用于一個人靜靜地讀書。正當他似懂非懂地研讀清人劉熙載的《藝概》時,恰巧被班主任看到。班主任大為吃驚:這個鄉下來的小子居然會讀這麼深奧的書。随着俞忠華學業成績越來越出色,班主任更是對他青睐有加。

此後,俞忠華以第一名的成績轉入理科班,1985年,複旦大學辦少年班,俞忠華也有幸提前成為一名大學生,就讀原子核物理專業。而他選擇這個專業的原因竟是因為這個專業學生少,他可以安靜地讀書。多年以後,有朋友和他開玩笑說:“忠華啊,你這讀書都讀上瘾了。”

原本俞忠華的人生軌迹應該和同班的多數少年天才一樣,出國留學,然後成為大學教授或者實驗室裡的科學家。但命運卻和他開了個玩笑。

在即将出國留學前夕,俞忠華踢足球時,眼睛被踢傷,不得不住院做手術。大半年後他出院時,留學生項目已經結束了,原子核物理的專業知識他也忘得差不多了。俞忠華不得不聽從老師的建議從物理學轉讀經濟。複旦本科畢業後,他又轉到華東師範大學讀碩士研究生。在華師大,俞忠華就讀于國際經濟計量分析專業,當時研究生畢業需要修滿32個學分,但他一口氣卻修了69個學分,被冠以“學霸”稱号。

與互聯網巨頭的交集

1993年,俞忠華的職業生涯起步于上海萬國證券公司,此後先後擔任過瑞士聯合銀行授權官員、美國保德信證券副總裁兼上海首席代表,也做過霸菱亞洲投資公司的執行董事、今日資本集團創始合夥人、光大證券銷售交易部總經理、資産管理總部總經理、研究所所長等職。

這個崇明人和馬雲是好友(這個崇明人和馬雲是好友)2

每一次新的角色他都揮灑自如,如魚得水。俞忠華說:“如果一個人有九分的本事,做八分的工作,生活成本是七分,那就是天堂。幸運的是,我一直感覺自己生活在天堂裡。”

如今的兩大互聯網巨頭阿裡巴巴和京東都和俞忠華有着極深的淵源。在今日資本時,俞忠華想投資一個賣電子産品的網絡公司,創立沒多久的京東在候選名單之列。俞忠華問劉強東:“小劉,你給我講一下,電子産品是一種标準化的産品,你的優勢在哪裡?”劉強東想了想,舉了一個他當年在北京中關村賣投影儀的例子。劉強東隔壁也是一家賣投影儀的香港公司,為了擊潰競争對手,兩家都用很低的價格向市場推銷,香港公司賣得越多虧得越多,而劉強東則讓他的同學、親戚、朋友冒充顧客來買,買了後他們又把貨品送回劉強東的倉庫。最後,劉強東在這場價格戰中勝出。

這個崇明人和馬雲是好友(這個崇明人和馬雲是好友)3

俞忠華聽完這個故事,當即決定就投京東了。“用現在的眼光看,這屬于惡性競争,但劉強東能夠在殘酷的市場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确有他的過人之處。商場如戰場,如果我們投了别家公司,那競争對手裡就會有京東。”俞忠華說。于是,今日資本成了京東商城的第一個機構投資人。

俞忠華與馬雲也是多年的好友。在美國保德信證券工作時,有朋友向俞忠華提起,杭州有個叫阿裡巴巴的網站做得不錯,他自己上網一查,确實令他耳目一新。不久之後機緣巧合,俞忠華在杭州第一次見到了馬雲。兩人一見如故,聊了許久。俞忠華在投資界頗有盛名,馬雲就問他:阿裡巴巴這個公司到底值多少錢?他用50萬元創業,但不知道此時的公司值多少錢,問了幾個“風投”,人家也都含糊其辭。俞忠華思考片刻,斷然說:“要我看,值1500萬美金。”

此後馬雲以差不多的價格和第一輪風險投資者談成了投資協議。俞忠華坦言,說1500萬,就是拍腦袋想出來的。當然,這個拍腦袋是在自己領域裡做到足夠優秀,建立在對自己有充分信心基礎上的。後來幾年,馬雲每次來上海,經常會找俞忠華閑聊,他還在一次公開會議上說,俞忠華是第一個告訴他阿裡巴巴值多少錢的人。

經濟懸賞引發争議

工作之外,俞忠華的學術成果同樣豐富,也引起過不小的争議。2003年1月20日,俞忠華在人民網強國論壇的深入讨論區發了一個名為《向所有主張中國經濟應作全面市場化改革的朋友挑戰》的帖子。現代經濟學認為充分競争的市場體制可以為社會資源充分定價、最優化資源的配置、最大化社會的産出(即所謂的一般均衡理論),這一理論也是現代經濟學的基石。而俞忠華則以一組簡單的方程式證明了“即使市場無缺陷,也不能最優化社會資源的配置”。俞忠華懸賞一萬人民币,請人對他的觀點進行批評指正,随後獎金又一路提高到三萬元、五萬元甚至一萬元美金,可惜沒人領走獎金。

2005年,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俞忠華編著的《經濟學的挑戰》;2008年,上海财經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經濟學的懸賞》。俞忠華在《經濟學的懸賞》寫道:“這不是一部著作,而是一份邀請書。鑒于這個問題不僅僅關乎微觀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結論,而且也關乎國家的基本經濟發展戰略”,“如果您能證明我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是錯誤的,并且能夠第一個将有效的證明以跟帖的形式發布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學術動态欄目我的主帖下面,我将向您支付100萬元人民币的酬金。”

這個崇明人和馬雲是好友(這個崇明人和馬雲是好友)4

俞忠華的表态再次引起軒然大波,有人質疑他說:“小俞,學術争論怎麼可以這樣搞?”而俞忠華回答說:“如果我隻是在雜志上發一篇學術論文,大家看了後不久就忘記了。但是,我放100萬元在這裡,隻要這個獎金還沒有發出去,就有可能吸引到大家持續的關注。重要的不是錢本身,而是讓大家繼續探讨下去,直到得到最優的答案。”

始終受着家鄉和父親影響

盡管早已步入成功人士的行列,還是很多金融從業者膜拜的“大神”,但俞忠華卻風輕雲淡地說:“我隻不過是一個想為國家做點小事,知足常樂的書呆子。”時至今日,他依然保持了樸素的生活作風,對各種名牌和奢侈品并不感冒。每年添置一套新西裝足矣,每月2000生活費夠用。離開家鄉多年,但俞忠華身上依舊有着許多崇明人共有的特質,樸素、低調、内斂,不會說豪言壯語,隻會在真正有了成績之後才發聲。

這個崇明人和馬雲是好友(這個崇明人和馬雲是好友)5

俞忠華說,對他影響最大的人是在崇明當鄉村教師的父親。父親正直善良、品格高尚,從小就對俞忠華嚴格要求。小時候父親教育他,今日事,今日畢,這養成了俞忠華良好的工作态度。等俞忠華工作之後,父親卻又說,沒有一件事是不可以放到明天的。這就是父親超然處世的态度,也深深影響了俞忠華的人生取向。2014年,在父親的追悼會上,俞忠華在緻謝詞中寫道:回首世事,父親給我留下重要的遺産是他高尚的個人品格。傳承财産不如傳承本領,傳承本領不如傳承品格。感謝蒼天,給了我這樣一位聰明而高尚的父親。如今,俞忠華無論多忙,還會經常回崇明看望家中的老母親。

同時,他也時刻關注着家鄉發展的一舉一動。也許他下一個最終成功的投資,就和如火如荼的生态島建設有關。

記者:丁沈凱

實習編輯:俞梓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