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雲南具有得天獨厚的太陽能資源,是太陽能熱利用發展最早的省份之一,具有政府重視、科研基礎、市場環境、區位優勢和一定的産業基礎,在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雲南省太陽能熱利用産業應該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提升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為響應雲南省委提出的堅持生态美、環境美、城市美、鄉村美、山水美,把雲南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的号召貢獻力量。
關鍵詞:太陽能熱利用;轉型升級;技術創新;市場環境
一、雲南發展太陽能熱利用産業的優勢
1、自然資源優越。雲南地處高原,空氣稀薄、清新,大氣層密度小,陽光透過率高,太陽高角度大,日照射數長,太陽能資源僅次于西藏、内蒙、青海等省區,為中國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全省年太陽總輻射量3620-6682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射數960-2840小時,為太陽能熱利用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源。
2、科研教育基礎好。雲南是我國最早開發太陽能熱利用産業的省份之一,擁有國内較早開展太陽能利用研究的大學,科研機構,國家級太陽能熱利用檢測中心。多年以來,為全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培養了一批技術人才。
3、區位優勢獨特。雲南省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是亞洲的地理中心,曆史上是南方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實施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區位優勢獨特。長期以來,雲南太陽能熱利用企業一直保持着與緬甸、老撾、越南等國的業務往來。
4、市場基礎好。雲南社會各界對太陽能供熱認可程度高,家用太陽能熱水應用較為普遍,多年的推廣應用讓百姓收到實惠,有切身的體驗,更新換代需求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5、政府支持。國家《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确了“不斷拓展太陽能熱利用的應用領域和市場。鞏固擴大太陽能熱水市場,推動供暖和工農業熱水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拓展制冷、季節性儲熱等新興市場,形成多元化的市場格局”的指導方針。《雲南省能源發展規劃(2016-2020年)》也把“大力推廣太陽能熱水系統,重點發展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築結合工程,推進建設綠色節能建築。結合各州、市氣候情況、農産品收獲季節及幹燥需求量,有序發展太陽能幹燥,在滇東區域和滇西區域的特色農産品主産區規劃以空氣集熱器為主的太陽能幹燥項目。在昭通、迪慶等州、市的偏遠高寒山區有序發展太陽能采暖供熱,服務生态旅遊。積極扶持太陽能工業用熱,适度發展太陽能冷熱聯供,推廣集中式供熱、供冷,降低運行成本。”列為重點任務。連續5年将推廣家用太陽能熱水器列入退耕還林支持政策。為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雲南太陽能熱利用産業現狀
1、起步早但産業實力不強。雲南太陽能熱利用産業起步較早,在國家實施家電下鄉、節能惠民政策期間,曾經活躍在雲南市場上的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有300餘家,為雲南經濟社會綠色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高速增長過後,形成了低端産能的過剩。目前活躍在市場上的企業100家左右的企業,主要都圍繞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上競争,小規模企業居多,發展較為緩慢,在我國行業内處于跟跑位置,知名度和影響力較低。
2、轉型升級和多元化進程慢。《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也提出雲南産業優化升級要堅持開放型、創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的“兩型三化”發展方向。但雲南目前相當多數企業還沒有明确的轉型升級方向,也缺少自己的核心技術。在建築和工農業供熱新領域中的創新、示範、推廣都形成不了地方産業的優勢,産業轉型升級步伐與内地省份還存在較大差距。
3、企業基礎相對薄弱。除玉溪太标、興紅等幾家本土領軍企業外,多數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弱,質量管理水平較低,生産裝備水平低,與國内先進省份同行距離正在拉大。與《雲南省能源發展規劃》要求和賦予的任務不相稱,有些企業在當前國際國内經濟發展環境下生存艱難。雲南的太陽能産業已經走到了曆史進程中一個關鍵性的節點。
三、需要加大工作力度的方面
推動雲南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在新時期抓住綠色發展、多元化供熱、高質量發展機遇,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為雲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做出新的貢獻,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引導雲南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從單一的民用生活熱水向建築、工農業等領域供熱發展。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供熱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據REN21《2018可再生能源全球現狀報告》披露,全球2015年能源消費中,供熱制冷占48%,交通占32%,電力占20%。供熱制冷在社會能源終端消費比重最大,也是碳排放和環境污染主要來源。雲南處于加快工業再造步伐時期,産業結構升級面臨的環境壓力越來越大,能源變革的步伐需要跟上。處于城鎮化建設加快的時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建築供熱需求不斷擴大,特别是随着建築高層化的發展趨勢,需要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綠色發展中發揮作用,而太陽能熱利用正具備技術相對成熟,适宜分布式供熱,低碳環保等優勢。北京、湖北、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河北等省在建築熱水、工農業供熱都出台了一些政策,對推動太陽能熱利用産業轉型升級起到了積極作用。
2、為民營企業創新提供政策、人才以及制度等方面的支撐和保障。雲南太陽能熱利用企業基本上是民營企業,在實施創新戰略中,普遍存在資源、人才、産權、投入等難題和障礙,需要有關部門建立相關機制,提供相關的服務,才能發揮好産學研結合的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逐步實現産學研一體化的良性循環。才能切實激發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培養創新團隊,落實創新投入,保護創新積極性,使民營企業在創新中受益,在創新中成長。不少省圍繞創新機制建立,在基礎設施,發展資金,企業法務、稅務工商,人才培養和引進等方面有一系列政策支持,雲南這幾年也有相應的政策,但還需要進一步調研、總結和完善。
3、建設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保證産業高質量發展。由于雲南太陽能熱利用低端産能過剩,惡性低價競争現象也時有發生此外,調查發現,雲南部分企業質量管理薄弱,市場上部分低端産品在用材質量、工藝水平等方面存在低于國家标準要求的現象,而達到國内先進标準的産品因價格原因往往難以進入市場,這些現象對擴大太陽能熱利用有效供給,産業向高質量發展造成不利影響。需要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政府職能部門監管,行業自律,标準制定,消費者參與,輿論監督等共同努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更多内容請關注太陽能産業資訊雜志官微獲取。
來源:雲南玉溪市興紅太陽能設備有限公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