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鲸憑借動聽的歌喉給人們帶來聽覺享受,并獲得“地球上最大嗓門”之稱。說起藍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其碩大無比的體型。作為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鲸憑借它約30米的體長,近200噸的體重聞名遐迩。可是,藍鲸也會唱歌嗎?答案是肯定的。
衆人皆知海豚會唱歌,它們的歌聲有時是輕微的“咔嗒”聲,有時是尖銳“海豚音”。藍鲸與海豚在動物學分類中均屬鲸目動物。藍鲸與海豚一樣,依靠一系列獨特的歌聲進行相互交流和回聲定位,科學家将這種歌聲形象地稱為“鲸歌”。如果将藍鲸的歌聲加速播放10倍,使之适應人類的聽力範圍,則那種曲調聽起來會像是輪船或是火車的汽笛聲音,悠長而低沉。雖然人類目前還不能将鲸歌中的語句一一破解,但可以确定的是,藍鲸所吟唱的歌曲是有規律、有節奏的。藍鲸能夠通過改變鲸歌的音調和組合方式,傳達截然不同的信息。
發聲奧秘
藍鲸為何能夠唱出這種雄壯而多變的歌聲?它們的“大嗓門”難道僅僅是因為其龐大體型?還是因為它們擁有奇特的發聲器官?時至今日,人們仍然對藍鲸的發聲方法知之甚少。尤其令人難以想象的是,能發出如此巨大聲音的藍鲸,竟然是沒有聲帶的。
對于包括人類在内的絕大多數動物而言,聲帶是重要的發聲器官。肺部的空氣沖撞聲帶,使聲帶振動并開合運動,從而發出聲音,并可以控制高低不同音調。在自然界中,絕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是依靠聲帶發聲的。而奇妙的是,以藍鲸為代表的鲸目動物雖然也是哺乳動物,依靠肺髒呼吸空氣,但在它們的喉部卻沒有類似聲帶的生理構造。
為了解開鲸類歌聲的奧秘,我們需要依據它們不同的捕食方式将其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齒鲸,例如各種海豚、抹香鲸和虎鲸,它們依靠鋒利的牙齒捕食。齒鲸類的“鲸歌”一般頻率很高。它們運用高頻的“咔嗒”聲或超聲波進行回聲定位,用尖利的口哨聲相互交流。發聲時,齒鲸會将肺部的空氣擠壓進頭部一個像鼻腔一樣的狹窄構造中。這個構造被稱為“聲唇”,其中有可以閉合的薄膜,結構類似于人類的喉部。空氣在這裡振動産生聲音,并在頭部的其他組織内加工成不同的音調,最終形成齒鲸的“鲸歌”。
第二類是須鲸,例如藍鲸、長須鲸、布氏鲸,它們的嘴裡長着無數細長的鲸須,就像一把又厚又密的刷子,将磷蝦等生物從海水中過濾出來食用。須鲸類的“鲸歌”一般都是低頻率的,其發聲原理也和齒鲸不同。須鲸的頭部沒有“聲唇”的構造,咽喉也沒有聲帶。雖然它們的咽喉普遍很窄,但科研觀測結果顯示,須鲸在水中發聲時不會産生任何氣泡,這說明它們并不是依靠單純的空氣振動發聲的。
針對藍鲸發聲的謎題,許多科學家和鲸類愛好者展開了大膽的猜想。有些觀點認為,藍鲸是将空氣在整個體内循環,振蕩發聲,因此它的“大嗓門”才會與它巨大的體型成正比。也有些觀點認為,藍鲸頭蓋骨上有一個獨特的窦狀結構,這可能是它發聲的重要器官……總之,藍鲸的“大嗓門”究竟是如何煉成的?還有待未來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奧秘世界(ms1390)緻力為廣大奧秘愛好者提供一切奧秘的權威平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