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回鄂賞櫻的故事

回鄂賞櫻的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1 10:07:34

回鄂賞櫻的故事?作者:藍紫青灰(植物愛好者,已出版十多部長篇小說和散文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回鄂賞櫻的故事?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回鄂賞櫻的故事(賞櫻日本盛于唐)1

回鄂賞櫻的故事

作者:藍紫青灰(植物愛好者,已出版十多部長篇小說和散文集。)

中國栽培櫻花有兩千年曆史,隻不過,我們沒有像日本那樣推崇為國花,種滿整個國家;日本的早櫻還是從中國引種的。因百花齊放,中國古代并不看重櫻花,詩詞中的“櫻花”,常常說的是櫻桃花。

比如宋朝的趙師俠有《采桑子·櫻桃花》“梅花謝後櫻花綻,淺淺勻紅。試手天工。百卉千葩一信通。餘寒未許開舒妥,怨雨愁風。結子筠籠。萬顆勻圓訝許同。”詞裡雖然說的是“櫻花綻”,卻是無可置疑的櫻桃花。至于李商隐的“何處哀筝随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李煜的“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薰籠”,讀來就無法斷定寫的是櫻花還是櫻桃花了,但根據推測,仍以櫻桃花為多。

好在還是有人明明白白說我詠的就是櫻花的,這是元末明初的宋濂。“賞櫻日本盛于唐,如被牡丹兼海棠。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由這“雪吹香”三字,可知日本人敬慕贊歎的“櫻吹雪”确實源遠流長。

明初江南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也有詠櫻花詩《和日本僧省佐詠其國中源氏園白櫻花》:“剪雲雕雪下瑤空,綴向蒼柯翠葉中。晉代桃源何足問,蓬山異卉是仙風。”這兩首詩是個佐證:至少在明初的時候,日本人賞櫻之風已被中國人知曉了。

日本為了從二月早春起就有櫻花可賞,從中國引種了鐘花櫻(福建山櫻花/寒绯櫻/绯寒櫻)、高盆櫻(雲南櫻/冬櫻)、豆櫻等,培育出了許多新品種,如櫻桃和鐘花櫻雜交,變成了椿寒櫻,一名“初美人”;鐘花櫻和大島櫻自然雜交,出現了“河津櫻”和“修善寺寒寒櫻”;人工雜交,得到了“大漁櫻”和“大寒櫻”。日本觀賞櫻花裡的早櫻品種,有不少來自這兩個種。

中國台灣地區也是櫻花的主要産區之一。清人葉際唐有《全島聯吟大會開于嘉義書此以祝》詩,末句是:“最愛遙山撐阿裡,櫻花隐隐映吟壇。”日本櫻花的一個重要支系“江戶彼岸系”就是由江戶彼岸、越之彼岸和台灣的霧社櫻嫁接而來,其園藝品種的代表就是春天開遍日本像潮水一樣湧動的“染井吉野”。

雖然我國古人也曾在櫻花樹下流連過惆怅過,但到底不像日本民族那樣把櫻花奉為精神象征。近年來各地賞櫻的熱情,還是從東瀛傳來的。日本最老的一株櫻樹,有1800年之久;至于幾百年之老樹,随處多有;百十來年之樹,比比皆是。至春來開花,一樹之花何止上萬,開便齊開,謝便齊謝。花随流水名“櫻潮”,風過樹梢櫻吹雪,盛景一時,美不勝收。

作為一個櫻花之國,日本的文化中,櫻花的影子無處不在。單講吃,櫻花季節裡就有櫻餅、櫻茶等等。清朝人黃遵憲寫《日本國志》,關于櫻花有如下記載:“藉以槲葉有槲葉餅,綴以櫻花有櫻花餅,搗嫩艾葉和之有艾糕。”又在《日本雜事詩》中提到日本的櫻花馔:抟花作飯勝胡麻,嚼蕊流酥更點茶。費盡挼莎才結果,果然團子貴于花。自注雲:“有賣櫻飯者,以櫻和飯;有賣櫻餅者,團花為髓;或煎或蒸,諺有‘團子貴于花’之謠;賣櫻茶者,點櫻為湯,少下以鹽,人謂可以醒酒;花枝或插于帽,或裹于袖,或系于帶,遊客歸時,滿城皆花矣。”

書中所記之櫻飯、櫻餅、櫻茶,過了這一兩百年,至今沒變。櫻餅,一種和果子,以伊豆半島的松崎町所産最為著名。櫻花隻是裝飾,裡面是豆沙餡,外面是糯米粉,包裹着和果子的是鹽漬過的櫻葉。櫻花茶,也叫櫻湯,所用乃是鹽漬櫻花。文中說“點櫻為湯,少下以鹽”其實是不準确的,這櫻花本就是用鹽漬過的,可久存,以便在沒有櫻花的季節也能喝到櫻茶。

日本人試過諸多的櫻花品種後,幾經選擇,最終決定用重瓣的“關山櫻”。做好的鹽漬櫻花,最簡單的食用方法是泡一杯櫻花茶,吃時取出兩三朵,先用冷水洗去多餘鹽分,再放在茶盞中,加蜜少許,開水沖泡——但見盞内櫻花自開,像在枝頭般鮮活可愛。這種櫻花茶,是專為相親或婚禮準備的。在這樣重要的場合不用茶,是因為日語裡“お茶を濁す”有敷衍搪塞、蒙混過關之意。相親講究誠實,婚禮要的是喜慶,不吉利的詞都要回避。讨個口彩這種做法,各國人民的風俗是相通的。

【編輯:張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