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簡稱“巴”或“渝”,位于中國西南部,是四大直轄市之一。重慶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有3000餘年曆史,亦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又因宋淳熙十六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雙重喜慶”,由此得名。重慶市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其中,就涪陵區來說,人口超110萬,地處重慶市中部,位于長江、烏江交彙處。就涪陵區這一地名,名字很多人都讀錯了。對此,你能正确讀出來嗎?
一
首先,就涪陵區的“涪”字,名字可謂一讀就錯,這個字的正确讀音為(fú)。涪(fú)陵區隸屬于重慶市,在地理位置上,涪陵區地處重慶市中東部,位于東經106°56'-107°43'、北緯29°21'-30°01'之間。東鄰豐都縣,南接南川區、武隆區,西連巴南區,北靠長壽區、墊江縣。東西寬74.5公裡,南北長70.8公裡,幅員面積2941.46平方公裡。涪陵因烏江古稱涪水、巴國王陵多在此地而得名。就涪陵區的曆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巴國這一諸侯國的疆域。到了戰國中期,秦國消滅巴國,今重慶市涪陵區一帶成為秦國的疆域。
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涪陵區一帶屬巴郡枳縣這一建制。進入到西漢時期,該地區仍屬巴郡枳縣。東漢時期,分枳縣設立平都縣。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劉備攻占益州後,改巴東屬國為涪陵郡,治涪陵縣(重慶市彭水縣城),屬益州。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涪陵區一帶成為蜀漢的疆域。在三國時期,蜀漢增設漢平縣,隸涪陵郡。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在巴郡枳縣設立涪陵郡,治漢複城。北周時期,移涪陵郡的郡治至漢平縣。由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今涪陵區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
三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撤銷涪陵郡。開皇十三年(594年),移漢平縣治于涪陵鎮,改名涪陵縣,屬巴郡,今涪陵區一帶屬之。唐武德元年(618年),設涪州,屬江南西道以及夔州都督府(治今奉節)。天寶初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改為涪陵郡。乾元初年,複名為涪州。北宋建立後,改隆化縣為賓化縣,屬夔州路(治今奉節)。南宋時期,設立涪州,屬夔州路(治今奉節),轄涪陵縣、武隆縣,今涪陵區一帶屬之。元朝建立後,依然設立涪州,屬四川等處行中書省重慶路,轄武龍縣。
四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涪州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慶府,轄武龍縣(後改為武隆縣)。清朝取代明朝後,涪州屬四川省重慶府,不領縣。到了1913年,改涪州為涪陵縣,隸屬于四川省川東道。1928年,涪陵縣直屬于四川省。1983年,設立縣級涪陵市。1995年,設立地級涪陵市。1998年,正式撤銷地級涪陵市和枳城區、李渡區,設立重慶市涪陵區。截至2018年底,涪陵區總面積達2941.46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116萬人。對于涪陵區,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