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跟兒媳婦的故事? 孫樹林老漢有石匠、泥水匠兩門祖傳的好手藝,在沂蒙山區的孫家莊是一流的能人孫老漢的老伴張立群也是村裡能幹活、會理家的女強人夫妻倆能強結合,日子過得十分紅火可是,夫妻倆年輕的時候都受到舊社會“多子多福,光宗耀祖”陋習的嚴重影響,把國家提倡的計劃生育和計劃生育政策抛到了九霄雲外,妻子在十年内就像老母雞下蛋一樣“噼裡啪啦”一連生下了兩個女兒和三個兒子盡管多次受到嚴厲批評和罰款,夫妻倆仍然覺得很合算,賺了大便宜妻子生小兒子的當天晚上,丈夫一邊喝着高粱酒,一邊樂哈哈地誇贊妻子:“孩子他媽,感謝你為我們孫家争了光,耀了祖,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是最吉利和理想的搭配數字啊來,咱們好好慶賀慶賀,幹一杯”妻子張立群既高興又擔心地說:“孩子他爹呀,如今娶媳婦的價格不斷上漲,兄弟多的人家找媳婦的價格特别高,我真擔心咱們三個兒子中有的會打一輩子光棍哩”丈夫又一杯燒酒下肚後,笑哈哈地說:“孩子他媽,你千萬别擔心那根本就沒有影兒的事兒如今,娶媳婦的價格是不斷上漲,可是,如今改革開放了,我這兩隻會手藝的巧手能充分發揮作用啦,掙幾個娶兒媳婦的錢不難再說啦,你的名字叫立群,隻生一兩個孩子怎麼能成群呢?”妻子淡淡一笑,說:“孩子他爹,你經常外出幹活,我一個人照顧他們姐弟四個就累得我幾乎連火炕也上不去了呀,如今又來了一個小尾巴,還不得把我給累死啊”丈夫忙安慰說:“我知道你比我更辛苦常言道,不吃千般苦,哪來甜上甜,等我們把孩子撫養大了,為他們成家立業,到咱們年紀大了,就能享清福了”妻子想了想說:“你說的也有道理,你的名字叫樹林,如果隻生一個兒子,那隻能是一棵光杆樹,怎麼也成不了林不過,孩子他爹呀,我就怕三個兒子成家立業後,把咱們當皮球踢,到那時咱們老兩口就連吃飯的地方也沒有了”丈夫忙勸妻子:“孩子他媽,你别擔心咱們上了年紀沒有地方吃飯,咱們把兒女們拉扯大,他們怎麼會忘了爹媽的養育之恩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婆婆跟兒媳婦的故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孫樹林老漢有石匠、泥水匠兩門祖傳的好手藝,在沂蒙山區的孫家莊是一流的能人。孫老漢的老伴張立群也是村裡能幹活、會理家的女強人。夫妻倆能強結合,日子過得十分紅火。可是,夫妻倆年輕的時候都受到舊社會“多子多福,光宗耀祖”陋習的嚴重影響,把國家提倡的計劃生育和計劃生育政策抛到了九霄雲外,妻子在十年内就像老母雞下蛋一樣“噼裡啪啦”一連生下了兩個女兒和三個兒子。盡管多次受到嚴厲批評和罰款,夫妻倆仍然覺得很合算,賺了大便宜。妻子生小兒子的當天晚上,丈夫一邊喝着高粱酒,一邊樂哈哈地誇贊妻子:“孩子他媽,感謝你為我們孫家争了光,耀了祖,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是最吉利和理想的搭配數字啊!來,咱們好好慶賀慶賀,幹一杯!”妻子張立群既高興又擔心地說:“孩子他爹呀,如今娶媳婦的價格不斷上漲,兄弟多的人家找媳婦的價格特别高,我真擔心咱們三個兒子中有的會打一輩子光棍哩!”丈夫又一杯燒酒下肚後,笑哈哈地說:“孩子他媽,你千萬别擔心那根本就沒有影兒的事兒。如今,娶媳婦的價格是不斷上漲,可是,如今改革開放了,我這兩隻會手藝的巧手能充分發揮作用啦,掙幾個娶兒媳婦的錢不難!再說啦,你的名字叫立群,隻生一兩個孩子怎麼能成群呢?”妻子淡淡一笑,說:“孩子他爹,你經常外出幹活,我一個人照顧他們姐弟四個就累得我幾乎連火炕也上不去了呀,如今又來了一個小尾巴,還不得把我給累死啊!”丈夫忙安慰說:“我知道你比我更辛苦!常言道,不吃千般苦,哪來甜上甜,等我們把孩子撫養大了,為他們成家立業,到咱們年紀大了,就能享清福了。”妻子想了想說:“你說的也有道理,你的名字叫樹林,如果隻生一個兒子,那隻能是一棵光杆樹,怎麼也成不了林。不過,孩子他爹呀,我就怕三個兒子成家立業後,把咱們當皮球踢,到那時咱們老兩口就連吃飯的地方也沒有了!”丈夫忙勸妻子:“孩子他媽,你别擔心咱們上了年紀沒有地方吃飯,咱們把兒女們拉扯大,他們怎麼會忘了爹媽的養育之恩呢?”
夫妻倆起早貪黑幹活掙錢,辛辛苦苦把五個兒女養大成人。兩個女兒念到高小畢業後,就和媽一起在家務農,剛夠結婚年齡,就先後張開翅膀飛了。三個兒子先後念完初中後,結婚獨立門戶,就地取材,各辦了一個石料場。孫樹林和妻子張立群,剛到五十歲出頭,就累得滿頭白發,看上去像六七十歲的人。妻子成了“幼兒園園長兼保育員”,孫老漢成了給三個兒子拉車的老黃牛。老夫妻倆隻為給兒子們幹活,不料幹到後來,誰都連飯也不管。兩個女兒在一旁說風涼話:“我們是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沾不到爹媽的一丁點光,自然也沒有贍養爹媽的義務。”老兩口有苦無處說,隻好把苦水苦淚往肚子裡咽。老頭子長歎一口氣,說:“孩子他媽呀,早知現在何必當初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啊!”老太婆随聲應道:“樹挪死人挪活呀,沒有法子,咱們也隻好這麼做了。”在一個天寒地凍的臘月二十三日深夜,老夫妻倆冒着滿天飛雪悄悄離家出走了。
雪花飄飛了兩天兩夜,兒子和兒媳婦們沒有一個上爹媽門的。到了第三天中午,小兒媳婦金雯秀來到公婆的家,看見破舊的大門虛掩着,聽聽屋内一點動靜也沒有,她輕輕推開大門,走進院内,輕聲喊道:“爹——媽——”連着喊了幾聲也沒有人應聲。她急忙推開屋門一看,啊,兩位老人不知去哪兒了!她急急忙忙跑回家去告訴丈夫孫鐵蛋:“鐵蛋,不好了,咱們爹媽不見了!平常咱們對二位老人不孝順,他們會不會心裡生悶氣,想不開去尋短見了啊?!”小兒子孫鐵蛋一聽,也急了:“雯秀,咱們快去告訴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一起去找爹媽。”小夫妻倆急急忙忙找到大哥孫金蛋大嫂譚水萍、二哥孫銀蛋二嫂柯寶娟,眼含淚水說:“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不好了,咱們爹媽不見了!平常咱們對爹媽不孝順,他們很可能是生悶氣,到哪兒尋死了呀,咱們趕快分頭去找找吧!”大嫂譚水萍不慌不忙地說:“三弟三弟妹,你們放心吧,咱爹媽不會有啥意外的。我和你哥今日都沒有空。”二嫂柯寶娟輕聲一笑說:“三弟三弟妹,你們着啥急呀?二老丢不了。我們今天也有急事要辦,要不,你們先去打聽打聽,有啥消息回來告訴我們。”鐵蛋和雯秀外出找了好幾天,又登報紙又上電視,爹媽均杳無消息。夫妻倆很後悔平時沒有孝敬爹媽,才使爹媽傷心難過,在過小年的夜晚離家出走。鐵蛋流着淚埋怨妻子:“雯秀,如果你不學大嫂二嫂她們的壞樣子,對爹媽好一點,二老也許不會在大雪天離家出走,這讓我們有啥臉面見父老鄉親呀?!”雯秀見丈夫痛苦自責,忙勸道:“鐵蛋,都是我做得不對,傷透了二老的心,才造成了這樣的惡果。鐵蛋,也許二老不會想不開去尋短見,咱們再想辦法尋找爹媽吧。”鐵蛋冷冷地丢給雯秀一句:“我不怪你!我連生養自己的爹媽都不孝敬,真是白披了一張人皮啊!”雯秀眼含悔恨的淚水,猛撲進丈夫的懷裡,喃喃地說:“鐵蛋,都是我的錯,我不該學大嫂二嫂她們的壞樣對待爹媽,等咱們想辦法找到爹媽,我一定好好孝敬爹媽,将功補過。”鐵蛋和雯秀想了許多辦法找了幾年,也花了不少錢,始終也沒有找到爹媽。中國這麼大,到哪兒去找啊?
十年後的臘月二十三日早上,寒冷的東北風越刮越大,天空紛紛揚揚地飄起了雪花,就在這時,孫樹林和老伴張立群突然回到了家。他們原先住的三間舊屋更破舊了,屋内陰暗潮濕,冷冰冰的,雪花不時飛進屋内。三個兒子和三個兒媳婦及一群孫子孫女聞訊都來了,兒子和兒媳們看見爹媽穿着又破又髒的棉衣棉褲,凍得瑟瑟發抖,大兒子金蛋很難過地說:“爹媽,都怪我這當長子的不孝,叫爹媽受苦了。”說罷落下了眼淚。二兒子銀蛋抹着眼淚說:“爹媽,我是你們生養大的,我沒有孝順你們,真是連畜生也不如呀!”說着嗚嗚咽咽哭了起來。大兒媳婦譚水萍,二兒媳婦柯寶娟眼含淚珠求公婆原諒:“爹,媽,千不怪,萬不怪,隻怪我們年輕不懂事,沒有對爹媽盡孝心,請二老原諒。今後,我們一定待爹媽好,将功補過。”說罷也哭紅了眼。三兒子鐵蛋和媳婦雯秀非常高興地說:“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今日咱們爹媽能平安回來,是天大的喜事。從前,我們對不起爹媽的地方很多很多,我們先補過。爹媽這屋破得不能再住了,先住到我的家裡去吧。”小夫妻倆說罷就搬爹媽的行李,老兩口也沒有阻止。金蛋和水萍,銀蛋和寶娟笑哈哈地順水推舟,說:“爹,媽,三弟家剛蓋了新樓房,條件比我們家更好,請二老先到他們家住也好。”老兩口的行李太簡單了,隻有兩個破舊的行李卷和離家出走時帶的那個柳條筐。老兩口來到小兒子的新家,小兒媳婦将公公婆婆安排在樓上向陽的一間房内住,又找出好幾床新棉被,将床鋪得既厚實又松軟。外邊刺骨的寒風刮得嗚嗚叫,雪也下大了,老兩口都覺得渾身暖洋洋的,仔細一看,原來房内還安放着電暖氣片哩。雯秀給公公婆婆做了香噴噴的雞蛋面條,待公婆吃罷飯之後,她把新棉衣、新棉褲和新襯衣襯褲放在公婆的面前,笑嘻嘻地說:“爹,媽,洗個熱水澡吧,把衣服換下來,我拆洗拆洗。”老兩口高高興興地洗好澡一看,自己那又髒又破的棉衣棉褲被小兒媳丢到樓房外邊的雜物間裡了,便急忙撿了回來。小兒媳嘻笑着說:“爹,媽,如今的日子過得富裕了,誰還穿有補丁的衣服呀?爹,媽,把破舊的棉衣丢了吧!”公公慌忙勸阻:“别丢,别丢!雯秀,如今的日子過得是好了,可是,爹媽也不能忘了在外流浪十年的苦和難啊!”老伴接過老頭子的話:“雯秀,這十年來,爹媽在外邊吃盡了苦頭啊!我和你爹在城邊找個角落搭個窩棚住,吃也是饑一頓、飽一頓的,吃的苦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哪!雯秀,我和你爹想留着破舊棉衣作紀念呢。”說罷,老兩口忙把破舊棉衣裝進塑料袋裡,捆紮好,放在了床底下。
第二天,老兩口吩咐小兒子鐵蛋,把大兒子大兒媳、二兒子二兒媳和兩個閨女都叫到小兒子家裡。兩個閨女和大兒子大兒媳、二兒子二兒媳,看見爹媽都換上了新棉衣新棉褲,顯得精神了許多,非常高興,大誇了雯秀和鐵蛋一番。兒女們對爹媽都很親熱,問長問短,說了不少暖心窩子的好話。老兩口顯得挺高興,孫大娘樂哈哈地對兒女們說:“孩子們,常言道: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家的破窩,我和你們爹到外邊流浪了十年又回來啦。看見你們的日子都過得很好,我和你們爹很高興。如今,爹媽都上歲數了,晚年的日子怎麼過?聽聽你們的意見。”孫老漢長長地歎了口氣,很難過地說:“孩子們呀,剛才你們媽說了,我再補充幾句。十年前的臘月二十三日夜裡,爹媽本想跑到南方的大城市裡去闖蕩闖蕩,掙些錢回來養老,哎,隻可惜爹媽沒有本事,歲數又大了,沒有法子呀,隻好靠讨飯過日子哪。讨了一年多飯,結識了幾個拾荒的老鄉,我和你們媽也跟他們拾起荒來。啥叫拾荒呀?就是起早貪黑地到處撿破爛,一撿就是十年啊!眼看着撿破爛也走不動了,隻好回老家投奔你們兄弟姐妹來啦!”大兒媳譚水萍甜甜蜜蜜地說:“爸媽呀,如今我們的日子好了,叫金蛋和二弟三弟把爹媽住的舊屋修好,我們三家給爹媽送白面黃米和零花錢,我和二弟妹三弟妹輪流給爹媽做家務,讓爹媽淨享清福。”二兒媳柯寶娟笑嘻嘻地反對:“我不同意大嫂的意見,還是三家輪流照顧爹媽好,三兄弟每家照顧一個月,請大姐二姐當評委,哪家照顧得好,就表揚;哪家對爹媽照顧得不好,就批評,限期改正!”小兒媳雯秀沒有發言,公公問道:“雯秀,你的意見呢?”雯秀很認真地回答:“兒女都有贍養爹媽的義務。大姐二姐都有公公婆婆,照顧不過來,這照顧爹媽的義務,理應由我們三兄弟承擔。輪來輪去恐怕把爹媽輪暈了,我覺得由一家為主贍養爹媽更好。”孫老漢十分贊成小兒媳的意見:“雯秀說的話符合我和你們媽的心意!如今,做啥事情都得講法,依法辦事,我這裡寫了份兒子媳婦贍養爹媽的協議書,你們好好看看,誰願贍養我和你們媽,就在協議書上簽字。”兩個閨女說自己是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既無權也無力贍養爹媽。大兒子和大兒媳、二兒子和二兒媳看了協議書後,拐彎抹角地說怕沒有能力贍養好爹媽,反惹姐弟怪罪。雯秀和鐵蛋卻十分堅定誠懇地表示:“請大姐、二姐和大哥大嫂、二哥二嫂放心,我們保證贍養好爹媽,讓二老好好安度晚年!”
孫老漢和孫大娘非常高興地在贍養協議書上簽上了名字,小兒子孫鐵蛋和媳婦雯秀也鄭重地在贍養爹媽協議書上簽上了名字。孫大娘從貼身的口袋裡掏出一疊錢,笑哈哈地說:“孩子們,我和你們爹撿了十年破爛,省吃儉用節省下5000元錢。今後,我和你們爹的一切吃穿用都由小三家管了,這些錢用不着了,分給你們每家1000元,這是爹媽的一點心意,你們都收下吧!”兒女們都高高興興地收下了爹媽給的血汗錢。孫老漢打着哈哈說:“我和你們媽都是上了歲數的人,喜歡清靜,再也經不起像從前那樣‘拉黃牛,踢皮球’的日子了。從現在起,由小三一家管我和你們媽的吃穿住行用,我和你們媽身體好的時候,能幫小三家做點啥就做點啥,不許别人說三道四。”
從此,老兩口在小兒子家生活得很愉快,不知不覺過了正月十五。孫老漢把小兒子小兒媳叫到身邊說:“鐵蛋雯秀,我和你媽商量過幾次,對如何進一步發家緻富有了一個初步規劃,咱們開個家庭會,好好商量商量。”鐵蛋雯秀一聽,非常高興地說:“爹,媽,這太好了!我們正為進一步地發家緻富着急發愁呢,請爹媽就說一說發家緻富的規劃吧。”孫老漢說:“我到西山溝轉了幾次,看見那裡的山還是光秃秃的,山坡地都荒廢了,太可惜啦!咱們向村裡承包過來,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生産綠色農産品供應城市,一定會受到城裡人的歡迎。”孫大娘補充說:“雯秀,鐵蛋,我和你爹在大城市裡轉了十年,發現城市人可喜歡綠色環保農産品了,雖然價格貴了許多,他們還是争着買呢。”鐵蛋和雯秀聽了爹媽的發展規劃,既高興又為難!按照爹媽說的發展規劃,少說也得投入個五六十萬元資金,可是家裡的存款隻有15萬元,大頭的錢哪兒來呢?孫大娘看見兒子兒媳婦為難的樣子,就從床底下拿出那兩袋既破又髒的棉衣,拍打着說:“鐵蛋,雯秀,發展生産的資金在這裡邊呢,有現錢20萬元,還有兩張郵政儲蓄卡也有40萬元,我和你們爹算過,足夠了。”兒子兒媳婦一聽,頓時驚呆了:爹媽從哪兒來的這麼多錢呢?!
孫老漢看見兒子兒媳婦驚呆的樣子,輕聲笑着說:“雯秀,鐵蛋,你們别擔心,爹媽的錢很幹淨,一部分是爹媽撿破爛和開廢品收購店掙的,大部分是省政府和市政府獎勵的。”兒子兒媳婦一聽非常驚奇,忙問:“爸,媽,省政府和市政府怎麼會重獎你們呀?!”孫老漢笑答:“有一天,你媽到市政府外邊的垃圾箱内撿廢品,撿了個南瓜回來,好好的南瓜丢了多可惜呀,我就把南瓜洗幹淨,準備蒸蒸吃,誰知切開一看呀,南瓜内藏着一個金娃娃,金娃娃的脖子上還戴着一串金鍊哩!我和你媽馬上交給了市政府。結果呀,市政府的人順藤摸瓜,挖出了幾個賣地的大貪官。市政府、省政府各獎給我們15萬元。”孫大娘接着說:“還有一件大事呢,你爹發現到我們收購廢品來賣廢品的幾個人,賣的都是紅銅,就把那幾個人的長相、說話的口音等情況都記了下來,報告了市公安局。這條極重要的線索,幫助公安局破了好幾起盜割電力設施和電訊設施的大案,揪出了一大幫罪犯。市公安局獎給了我們10萬元。”小兒子、小兒媳聽了高興地誇贊道:“爹,媽,你們不愧是當今的英雄啊!我們做兒女的也感到光彩,我們要好好地向爹媽學習。”
資金有了,孫老漢和小兒子鐵蛋,很快和村裡簽了50年開發建設西山溝的承包協議,鄉政府很支持。鐵蛋和雯秀都是很能幹活的年輕人,孫老漢和小兒子小兒媳一起組織人力,在西山溝兩邊的山坡上栽上刺槐、泡桐、青楊等近千畝生态林、經濟林;修複了小水庫;複墾和改造了數百畝荒廢的山坡地;建起了長長的幾排兩層豬舍,樓下養豬,樓上養土雞。養豬養雞均用農家傳統飼料,除了用糧食喂雞之外,主要讓雞群滿山跑着覓食吃。小水庫裡養魚,小水庫邊上蓋了一排鴨舍、一排鵝舍,養鴨、鵝、雞、魚都不用混合飼料。積的農家肥用來種玉米、地瓜等農作物,收的玉米、地瓜等又用來喂豬和雞、鴨、鵝、兔,還建起了百餘畝櫻桃園,在生态林和櫻桃園中種了許多中藥材,孫老漢樂哈哈地把這稱作:“充分發揮土地潛能,為國為民多生産物資财富。”
孫老漢和老伴、小兒子、小兒媳齊心協力,艱苦創業,當年就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效益,除去一切開支,收回了三分之一多的投資。小兒子、小兒媳高興地說:“爸,媽,你們到大城市闖蕩了十年,真學到了不少好東西啊!”大兒子大兒媳、二兒子二兒媳看了既高興又後悔更眼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