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誇群”現象的本質不是什麼表揚,而是一種情緒宣洩。與“互罵群”相比,換了一個新的噱頭和形式,其實是殊途同歸。
全文2082字,閱讀約需4分鐘
▲誇誇群
近日,一種無論你說什麼都會被人圍起來誇獎一番的“誇誇群”火了。有人看中了裡面的“商機”,在網購平台推出按群成員人數收費的“誇誇群”服務,隻要付費入群,就是幾人到幾十人對你進行狂轟濫炸式的表揚——無論你說什麼,他們都能夠誇出花樣來。不過,三分鐘的誇贊時間一到,你立馬就被踢出“誇誇群”。
“誇誇群”并不是最近才出現的事物,早在2013年豆瓣上就出現了“相互表揚小組”。而去年6月份互聯網上也出現了“互罵群”的熱潮,形式與“誇誇群”大抵相似,隻不過内容從“互罵”變成“花樣表揚”。從“互罵群”到“誇誇群”的更叠,其背後隐藏的社會信息是什麼?
“誇誇群”與“互罵群”殊途同歸
“誇誇群”一開始隻是很小衆的現象,它在互聯網上引起關注,是因為一個網友的吐槽。
在婦女節當天,男友拉她進了上百人的“誇誇群”,被群成員誇了整整三分鐘。男友還解釋,自己是從某寶上買的定制“誇誇群”。該網友本是借此來吐槽“直男讨好女友的奇葩腦回路”。很快網友就發現了“誇誇群”中内含的趣味性,網購平台的商家也推出了誇獎服務,不少網友也自建“誇誇群”相互表揚——“誇誇群”因此衍變為一個典型的互聯網現象。
當“誇誇群”已經成為一種現象後,如果我們還隻是将“誇誇群”簡單理解為“相互表揚”,并大談特談表揚對于心理的正面效應,以及如何避免過度贊美的反效應雲雲,那其實隻是看到這一現象的最表層。
“誇誇群”現象的本質不是什麼表揚,而是一種情緒宣洩。隻不過以前是通過互罵來實現情緒的宣洩,這次換了一個新的噱頭和形式,其實是殊途同歸。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每個成年人都身處無所不在的壓力之中,可能來自學業,可能來自生活,也可能來自工作;而在文明和秩序的約束下,每個人對于壓力以及其産生的負面情緒,都是隐藏的姿态。
好在還有互聯網。互聯網的一個根本特征,就是匿名性。在一個陌生和弱聯系的空間裡,每個人都可以脫去重重僞裝,徹底地釋放情緒。“互罵群”就是最典型的體現,在互罵過程中,每個人說出的每一句髒話與其說是給陌生人聽,毋甯說是說給現實生活中那些我們逃脫不了的人和事聽的。
“誇誇群”是“互罵群”的一種變體,那短暫的幾分鐘狂轟濫炸的表揚湧來,也能暫時地沖散負面情緒。
有人操持道德大棒認為“互罵群”“誇誇群”污染網絡語境,其實真沒必要誇大其詞。它們隻是一種情緒宣洩,雖然無助于事情的解決,但至少纾解了情緒。并且“互罵群”“誇誇群”裡的成員是自願參與其中,一切言行都局限在群裡,傷害不會逸出。這可比互聯網上那些到處撒氣、到處蜇人的“杠精”文明多了。
互聯網旋生旋滅的狂歡
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90後、00後、10後這幾代人堪稱“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更新潮、更自我、更大膽、更具遊戲精神,他們才是互聯網中最具話語權和評價權的一群人,他們的趣向就是互聯網的趣向,他們的喜好才是潮流的方向。
互聯網原住民的風貌也決定了互聯網亞文化現象的特征。
一方面,它們都體現出某種狂歡氣質。按照巴赫金的“狂歡化理論”,在狂歡節期間,人們放棄那種教規常規下、十分嚴肅而緊蹙眉頭的生活,打破嚴格的等級秩序,同一切人随意不拘地交往,随心所欲地妝扮自己,狂放不羁地載歌載舞,自由自在地說說笑笑。狂歡化打破秩序和陳規陋習,人人都是自由的、歡樂的。
無論是“互罵群”還是“誇誇群”,都是衆生平等,可以嘲笑一切、戲谑一切、解構一切,新鮮、有趣、互動性強,年輕人樂于參與其中,輕易就成為全網熱點。
另一方面,互聯網現象的特征是速朽。速朽,是因為這些互聯網現象文化根基的薄弱,它們更多是遊戲、跟風和炒作的産物,甚至帶有那麼一點娛樂至死的氣質,盛極一時,轉瞬即敗。
如果追溯互聯網亞文化的更叠,我們不難發現,網絡上流行的東西總是一陣一陣的,去年的“互罵群”也是紅極一時,但旋生旋滅,倘若不是這回突然蹿出了“誇誇群”,人們估計忘記了“互罵群”的存在。同樣地,“誇誇群”的下場也可能是旋生旋滅。
這不,不少跟風購買了“誇誇群”服務的人發現,那些誇獎都像是複制粘貼的,沒有互動、趣味不足、略顯尴尬,三分鐘時間不到,他們就主動退群了。
文/從易 編輯 李冰冰 實習生 王洋 校對 郭利琴
值班編輯 花木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