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沙曆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順治皇帝23歲就死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孩子?1644年11月8日:清朝政府在北京正式舉行順治帝登基儀式,成為清朝入關以後的第一位皇帝。
這也不稀奇。
很多人以今天的觀念去看待古人,才會有這麼多的疑問。
古人大多早婚,男女十幾歲就會結婚,到了20多歲已經有多個子女。
為什麼會這樣?
主要是2個原因。
就國家層面來說,人口對于古代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源。中國之所以5000年能夠延續文明,還能成為世界一流強國,同國内衆多的人口是分不開的。
中國曆史上有過13次人口銳減,其中很多次人口減少50%以上。
就以東漢滅亡前後為例,三國時期全國人口下降71%。
由于人口為5000萬,剩下28%也有1000多萬。
東漢滅亡後的西晉的八王之亂和随後的五胡亂華,人口銳減了70%,但人口還有1000萬以上。
而漢族這個人口數量,比五胡的胡人數量要多很多倍。
其實五胡亂華時期,換成其他民族早就亡國滅種了,好在中國人口的基數大,才能保證國家民族繼續存在。
相反,周邊一些曾經很嚣張的民族,因為人口較少,很快消失在曆史中。
所以,中國曆朝曆代都鼓勵生育,也鼓勵早婚。
唐代規定男人15歲,女子13歲就可以結婚。明代稍微提高年齡,也不過是男人16歲,女子14歲就可以結婚。
中國很多朝代,還會對有條件結婚的大齡男女進行處罰。比如晉朝規定,女孩17歲不嫁人,地方官府就會幹涉,甚至主動為她說媒。
除了國家層面以外,還有個人層面。
古代的醫療差,兒童夭折率很高,光是一個天花就可能導緻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孩子死去。
這種情況下,普通家庭隻能無奈地提高生育數量,保證家裡還能有幾個孩子。提高孩子數量的方法,也就是早點結婚,早點生育。
古人年紀輕輕就有一大堆孩子,根本沒什麼稀奇的。
以順治為例,他是5歲登基,1651年17歲時候大婚,娶了皇後。
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順治17歲結婚太早了,在古代也是正常現象。
從順治17歲結婚到24歲去世,有整整7年時間。
男人在17歲是完全具有生育能力的,即便隻有皇後一個妻子,7年也足以生育多個子女了。
順治還很喜歡女人,有很多妻妾。
宗人府撰寫的愛新覺羅族譜中,記載順治的後妃就有19位。
而葬入孝東陵的格格就有17人,她們也都是順治的女人,同他有過夫妻之實。
一般認為,順治的女人至少有三四十人。
史料記載,共有11個女人為順治生育過14個孩子。
這個生育率也不算很高,三四十個妻子的懷孕率,還不到二分之一,平均每個女人隻生了1個孩子。
而且順治孩子的夭折率很高,隻有4個兒子和1個女兒沒有夭折,死亡率接近三分之二,高于民間的夭折率,這是很奇怪的事情。
簡而言之,順治結婚以後長達7年時間,同至少30多個女人有過性關系,最終生育14個孩子。
當時順治是個20歲左右的小夥子,身強力壯,也是男人一生性欲最強的階段,生育能力很強。
他平均每年讓30多個女人中的2個懷孕生子,壓根也沒什麼稀奇。
可惜,當時的醫療太差了,康熙明明排行第三,前面兩個哥哥卻全部夭折了,下面的四弟連名字都沒來得及取就挂了,僅僅活了2個月。
也就是因為兄弟們的死亡率太高,康熙這才能夠順利上位。
很多人不理解滿月和周歲的風俗,覺得似乎沒有這個必要。
古代兒童生下來以後,很多在十幾天甚至一二天内夭折。兒童能夠活過1個月,就是過了第一個鬼門關,值得慶祝。
至于兒童活到1周歲的時候,免疫力增強到大人的六成,存活下來的可能性就更高了,也值得慶祝一下。
其實,古代婦女才是真正絕望的一類人。
由于醫療差,婦女生育的孩子一般都要夭折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這對女人是很大的打擊。
另外,古代沒有避孕一說,婦女持續生育到絕經為止。
古代婦女單次生育死亡率為1.5%,似乎不是很高。但婦女一生往往生育十次八次,這個死亡率等于提高到12%到15%左右,也就是有八分之一的概率會死。這個概率就很吓人了。
忍不住想說一句中醫,最後還是忍住了!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