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濟慈,我覺得可以用個四字成語來形容,天妒英才。他在人世間才走了25個年頭, 很多人,這個年齡事業才剛起步呢,如烈火烹油,鮮花着錦的大好時光, 他卻就此畫了個句号。而且, 他始終生活在死亡的陰影下, 幼年父母早逝, 他的兄弟得了肺結核死去了, 他亦染上此病, 知道自己生命不會長久,他為自己寫下了墓志銘: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is written in water. “此地長眠者, 聲名水上書”。什麼意思, 從我個人的理解名字寫在水裡, 一方面可以随着水的流逝四散而來, 聲明可以遠播;這一點應該是有所佐證的,他對自己的成名充滿信心:‘我想我死後定能名居英國詩人之列。“ 但另一方面, 水又是洗刷一切的, 當我們把名字寫在水上時, 也就注定會很快地随水流逝, 而終至于了無痕迹了。讀起來是淡淡的憂傷, 一如他的大部分詩篇。
愛情還是悄悄來到了這位年輕人的心裡,雖然他終身困擾于疾病、貧窮。他的摯愛範尼小姐,也對他回應以熱烈的愛意, 但他理智地收起了這份情誼,将它埋藏心底。而是更多地将精力和情感投入到詩歌的創作中。1821年早春,他病逝于羅馬。被埋葬在奧特瑞安牆旁的新教公墓,不久雪萊也葬于此地。 濟慈的代表作有《夜莺頌》、《希臘古甕頌》、《秋頌》、《安迪密恩》《蝈蝈和蛐蛐》《無情的妖女》等。
畢其一生,濟慈的詩歌創作始終遵循着一個主題:求真、求善、求美。其詩意境美、遣詞美、韻律美, 思想美, 他的作品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
《蝈蝈和蛐蛐》這首詩分為兩部分, 每一部分都以一句“大地詩篇無盡窮”開始, 點明主題:自然具有周而複始, 永不休止的美。
第一段重點描述夏日驕陽下, 衆鳥倦啼時, 蝈蝈在竹籬間引亢高歌,為世界帶來生機和活力;芳草、竹籬、綠蔭、驕陽,所有這些都勾勒出一個蓬勃、茂盛的夏季景象。在此同時, 作者還使用了對比的手法, 将倦啼的小鳥和不畏炎熱引吭高歌的蝈蝈對照, 體現無論怎樣的環境下, 自然都是生機無限, 意趣盎然。
第二段則描述了萬物蕭疏的嚴冬, 在爐火旁,蛐蛐一展清亢歌喉,再次為人們帶來自然的美好和生機。慰藉冬日凄楚的心靈,帶希望給人世。這一段着重對比了氣候的惡劣以及帶給人們内心的抑郁和痛苦, 如孤獨、寂靜 嚴霜等和蛐蛐鳴叫帶給人們快樂和慰藉。最後一句将蛐蛐的鳴叫聯想到夏日蝈蝈的啼轉,兩幅畫面完美融合,再次驗證自然詩篇永不止息的主題。
詩歌内涵深刻, 想象豐富,動靜結合,意境優美,感情深厚。
大地詩篇無盡窮,
驕陽似火鳥厭鳴。
綠蔭樹下身悄藏。
新刈芳草竹籬繞,
籬間啼啭聲漸聞。
蝈蝈展㗋亮銀嗓,
聲冠衆蟲夏日芳。
喜悅洋溢意無終。
一朝歌罷吟鳴倦,
自在閑憩茂草中。
大地詩篇無盡窮。
凄清冬日夜漸濃,
霜冷霧重凝寂靜。
爐火漸旺身漸暖,
忽聞蟋蟀唱爐旁。
睡意沉沉如幻夢,
似有蝈蝈青山鳴。
On the Grasshopper and the Cricket John Keats (1795-1821)
The poetry of earth is never dead:
When all the birds are faint with the hot sun,
And hide in cooling trees, a voice will run
From hedge to hedge about the new-mown mead;
That is the Grasshopper's -- he takes the lead
In summer luxury -- he has never done
With his delights; for when tired out with fun
He rests at ease beneath some pleasant weed.
The poetry of earth is ceasing never:
On a lone winter evening, when the frost
Has wrought a silence, from the stove there shrills
The Cricket's song, in warmth increasing ever,
And seems to one in drowsiness half lost,
The Grasshopper's among some grassy hills.
蝈蝈和蛐蛐 濟慈 (飛白譯)
大地的詩啊永遠不會死:
當驕陽炎炎使百鳥昏暈,.
躲進了樹蔭,卻有個聲音
在草地邊、樹篙間飄蕩不止;
那是蝈蝈在領喝,在奢華的夏日
它的歡樂永遠消耗不盡,
因為如果它唱得疲倦過分,
就在草寸下享受片刻的閑适。
大地的詩啊永遠不會停:
在寂寞的冬夜裡,當霜雪
織出一片靜寂,爐邊的蛐蛐
尖聲吟唱,歌聲随着溫度上升,
使人在睡意朦胧中恍惚聽得,
綠草如茵的山坡上蝈蝈的歌曲。
蝈蝈與蛐蛐 濟慈
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當/所有的鳥兒/因驕陽而昏暈,
隐藏在/陰涼的林中,就有/一種聲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圍的樹籬上/飄蕩
那就是/蝈蝈的樂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華,它從未感到/
自己的喜悅消逝,一旦/唱得疲勞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
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當/嚴霜凝成/
一片甯靜,從/爐邊就彈起了/
蛐蛐的歌兒,在/逐漸升高的暖氣,
昏昏欲睡中,人們感到/那聲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鳴叫。
蝈蝈與蟋蟀 濟慈 孫梁
大地富詩意,綿綿無盡期:
日炎鳥倦鳴,林蔭且栖息。
竹籬繞綠茵,芳草新刈齊;
其中忽有聲,繞籬悠悠起—
原是蝈蝈歌,歡樂渠為首;
仲夏多繁茂,泛若不系舟,
享之不能盡,歌來不知愁;
偶然有倦意,野草叢中休。
大地富詩意,綿綿永不息:
冬夜洵凄清,霜天多岑寂,
此時有竈爐,火焰暖人心。
蟋蟀乘雅興,引吭吐妙音;
主人嗒然坐,似眠又似醒,
莫非蝈蝈歌,來自遠山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